摘要:在卡游之前,同属泛娱乐产业的泡泡玛特与布鲁可已相继成功上市。泡泡玛特掀起国内的盲盒风潮,是过去几年间中国最受瞩目的IP消费品公司之一。布鲁克相对名气更小,主要从2022年起凭借奥特曼玩具起势,目前在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域里已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
卡游本质上是拥有中小学校边店渠道壁垒的玩具商,旗下大部分都是非自持IP,且现阶段小马宝莉占营收比重过高,这使得卡游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
作者 | 王珊珊(北京)陆娜(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伴随近日再度启动上市进程,卡游公司以及卡牌赛道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时间都是「甩XX行业几条街」、「比泡泡玛特更暴利」的感叹。
在卡游之前,同属泛娱乐产业的泡泡玛特与布鲁可已相继成功上市。泡泡玛特掀起国内的盲盒风潮,是过去几年间中国最受瞩目的IP消费品公司之一。布鲁克相对名气更小,主要从2022年起凭借奥特曼玩具起势,目前在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域里已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
而卡游的核心产品则是主要面向小学生群体的IP卡牌,这种产品形态起源于美日,近两年在国内市场迅速兴起,单价2元、5元、10元一包,即能够带来盲盒抽卡的多巴胺成瘾感,同时也具有二级市场的交易属性。
实际上,早在2024年初首次冲击上市时,卡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卡牌带入大众视野,使这条赛道成为泛娱乐IP消费品产业中的增长亮点,也引发了更多资方及公司入局。正如新声Pro在影视综衍生品市场的报道中提及,收藏卡热从二次元蔓延到真人明星,从实体店到抽卡直播间,从小学生社交货币到成年人的上头消费。
泡泡玛特上市时曾依靠盈利能力名声大噪,毛利率达64.8%。而卡游的生产成本更低,2024年营收达100.57亿元,毛利率高达67.3%, 66.8%,经调整净利润为44.66亿元,高过泡泡玛特同年度的34亿元及毛利率66.8%。
卡游是如何在卡牌市场实现独霸性位置?它成立7年来的营收业绩有何变化?商业模式又有何危机?
我们研究了卡游过往数年的关键数据,发现卡游拥有极其强大的经销商网络,在过去几年间把卡牌卖进几乎全国所有中小学门口店、住宅社区周边店。这也意味着卡游能够在捕捉到商机信号后,在短时间内能把爆款销售狂推到现象级。
从产品构成上,卡游高度依赖单个头部IP的卡牌产品,规模化效益亦是对IP生命周期的加速消耗。2022年以前是奥特曼,2023年之后奥特曼IP热度减退,小马宝莉在直播间意外走红后,被迅速打造为续命的明星产品。
熟悉卡游的行业人士透露,小马宝莉2024年在卡游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70%,未来一旦出现热度下滑,对于卡游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实际上,从IP天然的生命周期来看,这种局面或早或晚都将发生。
因此,无论是关系到对赌协议的上市结果,还是爆款头部IP能否稳住局面,今年的成绩都将是决定卡游未来命运的关键一年。
1.「毛细血管」般的经销网络
「卡游真正厉害的还是渠道能力,知道在哪里下苦功夫,12岁以下市场直接垄断。」
「没人能复制卡游,卡游老板最初是卖大大泡泡糖在小学门口起家,销售兄弟都是当年跟他打江山的,真的是过命的交情,很难切进去。」
根据新声Pro从行业人士处获悉的信息,卡游的核心能力与老板李奇斌的创业路径及风格有关。
招股书显示,卡游是一家「夫妻店」,由李奇斌、齐燕夫妇实际掌控,二人合计持股83.5%,其中李奇斌通过Liqibin Holdings Limited持股82.0%。
根据新声Pro了解,这位70后企业家在90年代因大大泡泡糖附赠卡牌获得灵感,由此赚得第一桶金。此后,他以老家浙江衢州开化县为基地,先后涉足文具、玩具、印刷品等生意。在创立卡游前,他曾投资12.3亿元建设开化动漫乐园项目,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和诉讼纠纷宣告失败。
2018年成为转折点。李奇斌重整旗鼓,聚焦卡牌业务,注册成立浙江卡游文化传播公司,同年成功获得奥特曼正版IP授权。次年推出首个TCG卡牌系列英雄对决卡,正式开启「凭一己之力带动中国卡牌行业」的迅猛起势历程。
在业务拓展上,卡游采取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是尽可能地拿到国内外的动漫IP授权,另一方面是着力构建渠道壁垒。
凭借早期积累的经销商资源,卡游快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毛细血管」级别的销售网络。截至2024底,卡游拥有217个经销商,业务遍及全国31个省,产品渗透到中小学周边店铺、社区商店和连锁超市等终端。
随着抖音直播拆卡热潮兴起,卡游在2023年四季度及时调整策略,大力扶持线上经销商建设直播基地,吸纳主播加入分销体系。过去一年,主流电商平台「拆卡」关键词搜索指数同比增长390.68%,头部卖卡、拆卡主播粉丝规模可突破百万。
然而,从2024年至今,卡游的线下线上渠道都各自面临着一定的瓶颈与风险。
2024年,央视等多家主流媒体曝光未成年人「疯狂花钱抽卡」乱象,线上渠道持续面临着舆论压力与监管风险。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卡游官方线上抽卡渠道的未成年人退款、限制未成年消费等投诉,仅2025年前三个月就有近50起。
为此,卡游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已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提示:仅可向八岁及以上的消费者出售盲盒,八至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出售盲盒须经监护人同意或陪同。
而其线下终端拓展已接近饱和,几乎没有大幅度拓展的空间。
据熟悉卡游的行业人士透露,卡游2023年国内网点规模大概在40万个终端,2024年增长至50万个。而2023年全国普通小学的总数为14.35万所,相比之下,卡游的线下渠道已经覆盖了相当比例的潜在市场。
2.奥特曼腰斩,小马宝莉崛起
爆款IP的拉动是卡游保持增长的另一动能,但卡游过度依赖头部IP,容易快速消耗IP生命周期,也给公司带来了明显的经营风险。
截至去年年底,卡游的IP矩阵包含70个IP,但其前五大IP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分别占比同期总收入的98.4%、89.9%及86.1%,构成公司收入的绝对主体。和卡牌市场一样,呈现明显「一超多弱」格局。
奥特曼IP曾是卡游早期的营收主力。自2018年获得授权以来,卡游累计推出320个奥特曼系列卡牌,占比其全部集换式卡牌产品近六成。有行业人士估算,该IP在2022年和2023年一度贡献超50%的营收。
但好景不长,2023年奥特曼主题卡牌销量骤降,卡游年营收从40.65亿元腰斩至23.94亿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卡游为提振业绩复刻了2019年限量卡牌,此举虽在当年6月短暂拉动业绩,但严重打击了收藏者信心,引发二级市场抛售潮。这也说明卡牌产品具备金融属性,对市场高度敏感并有即时反馈即使机制。
另一方面,凭借文具市场的渠道优势,卡游能够高效覆盖小学生群体,其卡牌产品也因可交换性、炫耀属性和低客单价,成为小学生的社交货币。而一旦一个IP的热度减退,建立社交认同的背景消失,小学生群体就会迅速转向新宠。
这使得卡游的头部IP区别于二次元IP的渐进式成长,呈现出「速生速朽」的特征,一旦进入下滑周期,对公司营收的冲击极大。
积极的一面是,得益于这种渠道特性和受众特征,卡游能够在发现具有潜力的IP后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小马宝莉原本在卡游体系内是被忽略、权重靠后的IP,在直播抽卡拓宽了受众的性别与年龄层后脱颖而出。卡游迅速捕捉到商机,凭借线下强大的经销商资源,迅速扩产并强制配货,仅用一两周时间完成核心渠道铺设,直接带动2024年Q1-Q2小马宝莉爆火。
招股书中特别提到,来自小马宝莉、叶罗丽等IP主题产品的收入在2024年大幅增加,不仅填补了女性向卡牌市场空白,还带动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大关。
熟悉卡游的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小马宝莉已经取代奥特曼成为卡游的绝对营收主力。奥特曼2024年营收占比降至8%,小马宝莉占到70%,单一IP坠崖下滑的风险危机依然存在。
实际上,小马宝莉在2024年三四季度就因卡游面临上市、经销商大会福利政策等因素,导致小马宝莉产品通货膨胀、贬值加速、复购率降低,整体一度下滑15%。
今年春节档,卡游也押注了《哪吒2》这一全民爆款IP,达到进一步出圈拓客的目的。卡游几乎和电影同步上线首批投放的450万包卡牌,在一周内就宣告售罄。但由于哪吒IP非独家授权,卡游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第一季度未能实现35%的预期增长目标。
是否拿到独家授权,和版权方开放度以及授权签约费用等因素都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例如奥特曼IP虽然在招股书中也显示非独家授权,有从业者表示,但卡牌类产品基于生产习惯,有可能达成事实性独家。
此外,卡游的70个IP中除了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蛋仔派对等主要面向小学生群体的IP外,也引入了柯南、咒术回战、斗罗大陆、蓝色监狱等IP,试图提升客群年龄层。但整体而言,这些产品占营收比重非常有限。
为争取一些中小体量IP的独家版权,卡游给出了远高于市场价的授权条件,但在更高龄的二次元市场,它难以取得绝对优势。青少年的消费习惯与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他们不会局限于购买单一IP的卡牌,甚至可能觉得「卡游的都一样」,进而寻求日本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品。
另外,在价格方面,与小学生相比,青少年时期的零花钱差异更为明显,这也进一步使得他们能够有多元的消费选择。
3.卡游还能做些什么
卡牌现阶段更接近于拥有超强渠道壁垒的玩具商,旗下大部分都是非自持IP,这使得卡游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
2025年,卡游对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IP寄予希望,这些IP受众群体较广,男女皆有。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种期待更多是从线下消费者画像符合出发,而非实际销售热度,很难短期内出现很大变量。
头部IP的产出取决于上游的内容能力,而非卡游的签约价格或运营能力。如果上游产出不足,或版权方策略有变,下游公司获得优质IP的难度就会加剧。尤其是国产低龄动漫IP,例如喜羊羊,熊出没,都各自有母公司做运作。方特核心业务是乐园,不会轻易消耗熊出没IP,而奥飞的核心是玩具。
泡泡玛特的发展路径可以作为参考,从最初的潮流杂货店逐步转型成为更强调自主研发和IP孵化,从上市阶段的盲盒产品占比80%到多元产品线矩阵。
自2023年以来,卡游正在逐步加强对自有IP的开发。公司自主研发《卡游三国》原创IP,希望借助三国故事的载体,打入更广阔的成年男性市场。
不过截至目前,《卡游三国》等产品线占营收比重都没有大幅度增长。
出于为长远发展铺路的考虑,卡游通过举办地推活动、嘉年华和大小型赛事等方式,持续在做对小学生群体进行TCG的消费者教育。
但国内市场的主导类型目前是以收藏卡为主,全国TCG玩家仅约2万名左右,尚属于小众爱好。另一方面,在这个领域内,卡游本身缺乏高端专业卡牌的品牌认可度,面临着来自宝可梦等国际知名竞技卡牌品牌的激烈竞争。
另一条备受瞩目的路径是出海,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IP受欢迎程度与渠道情况都有很大差异,并且由于卡游IP非自持,版权方策略会带来很大影响,出海面临较高的不确定因素。
2024年10月,卡游曾高调宣布与孩之宝达成深度合作,取得小马宝莉系列的全球授权,但目前出海销售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眼下较为实际的,可能是其它产品线的进一步拓展。
借助谷子经济的快速崛起,卡游开始为旗下获得授权的IP拓展产品品类,包括玩具、文具、品牌潮流等,后续还要抢占拼搭积木市场,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招股书显示,卡游正在义乌建立一个玩具及文具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随着生产设施的扩张升级,将能够进一度从规模经济中受益。
此外,卡游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最核心的渠道能力,这也保证了它在中小学市场的优势位置,那么只要有新IP或者新产品的商机出现,卡游就有实力迅速抢占先机位置。
至于小马宝莉之后,下一个爆款到底是谁,现在谁都还无法给出答案。
来源:新声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