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宇文泰在建立西魏所依靠的“关陇集团”,就是鲜卑族的武川军事贵族和关陇汉族大族的联合统治集团。在组织这个集团过程中,宇文泰创立的府兵制起了一定的作用。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83,《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26(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宇文泰在建立西魏所依靠的“关陇集团”,就是鲜卑族的武川军事贵族和关陇汉族大族的联合统治集团。在组织这个集团过程中,宇文泰创立的府兵制起了一定的作用。
府兵作为通称,早已存在。魏晋以来,地方长官带军号统兵,开府置属官;属于军府的兵,即称府兵。这些兵又称府户、军户、营户、兵户、城民等。这时兵士地位是比较低的。
但西魏北周的府兵与上述不同,它是西魏开始创立,直到唐中期才消失的一种兵制。它有特殊的组织系统,不是边防军而是禁军,兵士地位是比较高的。当然,府兵制在前后期也是有变化的。
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宇文泰初建府兵制,其核心,一是入关中的六镇鲜卑军人,即贺拔岳的武川军团;二是宇文泰攻杀侯莫陈悦后,原贺拔岳部下李弼拥众来归的李弼军团;三是随孝武帝入关的北魏宿卫禁旅。
这三部分人合起来不过3万人左右,宇文泰命12个将军分别统领,称为十二军。
大统三年(537),东西魏发生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之战。高欢发兵10万,号称20万,宇文泰迎战,仅万余人。
高欢部将主张坚壁勿战,高欢不从,结果东魏军中西魏埋伏失败,损失甲士8万,失掉河南诸州。
此次胜利后,宇文泰不断补充军队。大统八年(542),宇文泰仿照周礼六军之制,把十二军改为六军。
大统九年(543),宇文泰与高欢在洛阳北部邙山会战,宇文泰失败,丧失军队6万多人,实力大伤。
为补充军队,宇文泰广泛召募关陇豪族的地方武装力量,充实府兵;同时委任这些拥有“乡兵”、“部曲”的豪族为“都督”、“帅都督”,这样就大大扩充了府兵制。
府兵组织系统中最高统帅称八柱国。这是从形式上模仿北魏早期鲜卑族部落兵制中的八部之制。宇文泰自己任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实际最高统帅,位在其他柱国之上。
府兵属于中央禁卫军性质。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府兵不承担赋役,但军中许多需用物品,如弓刀等,甚至牛驴、粮食都要自备。重要武器如甲、戈、弩等则由官家供给。
府兵在每一个月中,上半月守卫宫廷,昼夜巡查,下半月由军官教习作战,检阅队伍。他们的地位,比起北魏末年的府户来,有了很大的提高。
府兵的核心是入关的六镇鲜卑。但府兵制下的士兵已经补充了许多汉族和其他族农民。府兵中高级将领有鲜卑人也有汉人,中级军官则多是关陇豪强。
宇文泰出身于鲜卑宇文部,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很多是鲜卑拓跋部人。宇文泰为了抚慰这一部人,缓和宇文氏与拓跋氏的矛盾,在府兵中扩大鲜卑血缘关系,规定府兵的统军将领一律改成鲜卑姓。
大统十五年(549),下令鲜卑人在孝文帝改革中改姓的,要复旧。
恭帝元年(554)又下诏,有功将领继承鲜卑初年36国和99姓之后,所统军人也改从其姓。有的汉族将帅就赐以36个大部落中一个姓氏。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
直到杨坚做周相时,才又下令改姓的文武官都恢复原姓。
府兵制前后是有变化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府兵制之前期为鲜卑兵制,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酋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其后期为华夏兵制,为大体兵农合一制,为君主直辖制……"
这前后期的变化主要是在周武帝、隋文帝时代。
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府兵制度改革上,他在建德三年(574)把府兵改称为“侍官”,招募许多汉人参加府兵;因而在府兵中汉人几乎占了一半。
周武帝对府兵的改革主要有三点:
第一,加强了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府兵的指挥权,过去实际上属于相府。宇文泰当时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皇帝元宝矩不过是傀儡。六柱国类似六个部落,权力也不小。周武帝称帝后,夺取了相府的统兵权,使府兵直辖于君主。他改军士为侍官,侍官即君主侍卫,从而府兵成为皇帝直接控制以行使其至高无上权力的工具。
第二,改变了军队成分,扩大了兵源。府兵初建时,由于东西魏之间长期持续战争,府兵兵源往往缺乏。周武帝掌握府兵后,为了扩大兵源,不得不均田户中的六等户以上,家有三丁,选一人充当府兵。其优待是入军籍后,不编入地方户籍,免除赋役。这样,均田户中不少人参加了府兵,扩大了军事力量。这是宇文泰时召募关陇豪强乡兵的继续和发展。北周灭北齐时,府兵已发展到近20万人。
第三,周武帝招募平民为兵,在军队中进一步打破了鲜卑人和汉人的界限, 这是有利于促进鲜卑人的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府兵制在西魏北周的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宇文泰依靠府兵制等措施组成了关陇统治集团,对抗了比他强大的东魏。周武帝灭齐,府兵制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府兵制自西魏建立,到唐代天宝八年(749)折冲府无兵可交,府兵名存实亡,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年。它和均田制一样,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两晋南北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