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热播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狄仁杰和武则天为了争夺亢龙锏上演了一出出你死我活的大戏。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
前不久热播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狄仁杰和武则天为了争夺亢龙锏上演了一出出你死我活的大戏。
诚然电影很精彩,但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武后的关系,可跟电影里有一点不一样。
01
02
狄仁杰是李唐的臣子,武则天却是武周的帝王。两个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却都希望能够让国家兴旺,天下的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
因此,政见不同的两人,在朝堂中却一直都是通力合作,狄仁杰是武则天治国的好帮手,武则天是赏识狄仁杰才华的好老板。
凭借着武则天的信任,狄仁杰在官场里扶摇直上,一直做到宰相的高位。
和一些只靠领导提拔的关系户不同,狄仁杰不但聪慧过人,业务能力过硬,人品更是好的让人服气。
天授二年的一天,武则天对已经是宰相的狄仁杰说:“原先你在汝南当公务员的时候,有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朕知道坑你的人是谁,要不要朕告诉你呀?”
一般人都是厌恶告密的小人的,即使不去报复,也一定会记住告密者暗自提防。
可狄仁杰却对武则天说:“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
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
超高情商加完美人品让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好感度一路向着爆表冲冲冲。
02
或许是天有不测风云,即使聪慧如狄仁杰,也有被人陷害的时候。长寿元年,也就是公元692年,狄仁杰被来俊臣诬告谋反,很不幸的坐牢去了。
这个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任何人落到他的手上,都是凶多吉少了,当然也包括倒霉的狄仁杰。
可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狄仁杰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在不利的环境里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条件。
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于是狄仁杰一下狱,马上承认自己谋反了,既不用挨打,还可以免死,真是一举两得。
来俊臣看到狄仁杰承认了,也就放松了警惕。狄仁杰趁机写了一份陈述冤情的帛书,悄悄的藏在自己的棉衣里。
紧接着,狄仁杰对看守的人说“我的衣服穿了好久都穿脏了,我想把脏衣服送回家,再让家人送干净的过来。”
看守的人觉得送一件脏衣服出去很正常,甚至由于衣服实在太脏也不愿意仔细检查。
就这样,狄仁杰把帛书送回了家中。家人发现了帛书后,马上去找武则天鸣冤。
武则天是个好老板,她亲自过问了狄仁杰案。当她问到狄仁杰为什么要承认谋反时,狄仁杰说:“我要是不承认的话,早就死在牢里了。”
对于狄仁杰的才华,武则天是赏识的。对于狄仁杰的人品,武则天是信任的。
于是武则天赦免了狄仁杰的死罪,将他贬到外地去做官,避开京城里想抓他把柄害他的人。
此后不断有人请求武则天杀了狄仁杰,武则天都没有答应。果然有个信任赏识自己的上司很重要。
03
可狄仁杰毕竟的李唐的臣子,他忠心的永远是大唐而不是大周。虽然他一直在全心全意的辅助武则天,但那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有好日子过。
政治主张可以无限延后,却不会凭空消失。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狄仁杰临终之时,终于向武则天提出还政于李唐的主张。
当时武则天也步入晚年了。老年人多少都会考虑一下自己的身后事,武则天也不例外。
狄仁杰抓住武则天的心理,利用他此生最后一个机会对武则天说:“希望陛下可以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以后传位给他。”
当时武则天正在考虑要不要传位给武家的人,听狄仁杰这么说,她问狄仁杰为什么要传给李家。
狄仁杰说:“传给儿子,可以享受千秋万代的香火祭祀。如果传给武家的人,陛下是指望侄儿能来祭祀姑母吗?”
武则天听后,颇为动容。最终,武则天派使者秘密接回庐陵王,还政于李唐。
04
完成了还政李唐心愿的狄仁杰,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
细数狄公的一生,既忠于李唐成就大事,又辅助朝政不失小节。如果一定要形容狄仁杰,那么说他像甘草最为合适。
中药里的甘草,药性温和,调和百味。狄仁杰为官一生,正如甘草一般,调和朝堂内外,护佑着他的家国百姓。
难怪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大为悲痛的说“朝堂空了。”
此后每有难事,武则天都会感慨“如果有狄仁杰在就好了,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呀。”
如果九泉下的狄仁杰知道上司这么器重自己,想必也会很开心吧。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