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带你领略淮安的前世今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0:40 1

摘要:今世缘旅游景区坐落在千年古镇、著名酒乡高沟镇,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唯一以 “酒文化、缘文化” 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包含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两大板块,占地广阔,自建成以来累计投资 5 亿元人民币,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旅游

今世缘旅游景区:沉醉美酒与缘分文化

今世缘旅游景区坐落在千年古镇、著名酒乡高沟镇,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唯一以 “酒文化、缘文化” 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包含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两大板块,占地广阔,自建成以来累计投资 5 亿元人民币,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踏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今世缘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广场依偎在如意湖畔,六个红色大字 “酿美酒,结善缘” 彰显着企业使命。“酒之缘” 雕塑借鉴古代天文计时器 “日晷” 造型,寓意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高达 9.5 米的 “国缘鼎” 与周边 8 个小鼎相互呼应,传达 “一言九鼎,诚信聚缘” 之意。99 米长的今世缘文化墙由 9999 块陶板浮雕组成,远看和国缘大鼎构成雄鹰展翅之态,象征 “追求卓越,缘结天下” 的企业精神。智能化酿酒游客参观通道则展现了现代化酿酒的科技魅力,游客可以透过玻璃,清晰看到酿酒生产线上先进的设备和严谨的酿造流程,感受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在高沟酒非遗保护区,游客可以开启一场探寻古老酒文化的奇妙之旅。酒缘广场中央,高 16.9 米的战国容酒器主题雕塑是景区地标,其原型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 出土于高沟东南三里墩西汉墓的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雕塑下涌出的水柱象征 “天泉”,为高沟酿酒提供圣洁之水,演绎着独特的酒文化传说。走进高沟酒文化馆,丰富的文物展品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高沟酒从起源到发展的漫长历史,让游客了解到高沟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酿造工艺、饮酒习俗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不可错过的还有自助酿酒体验区,这里可以满足游客亲手酿酒的愿望。在土生土长的酿酒师傅指导下,游客可以参与混蒸续馇、酒糟配料、老窖发酵、甑桶蒸馏等古法酿制全过程,亲身体验酿酒的乐趣与艰辛,感受传统酿酒工艺的魅力。当第一滴亲手酿造的美酒流出,那种成就感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游客还可以将自己酿造的美酒进行个性化包装,作为一份独特的纪念带回家,或是馈赠亲朋好友,传递这份独特的缘分与醇香。

今世缘旅游景区巧妙地将酒文化与缘文化深度融合,不仅展示了传统酿酒工艺的博大精深,还通过各种景观和活动,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美好情感 ,让游客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缘分的珍贵,留下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

淮安西游乐园:穿越神话奇境

淮安西游乐园,是世界首个西游主题的综合性主题乐园 ,为游客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神话冒险。踏入乐园,就像翻开了《西游记》这本鸿篇巨著,书中的场景与角色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处处弥漫着浓郁的神话氛围。

园区精心打造了 9 大主题乐园区,设计了 33 个游乐项目 ,每一处都巧妙融入了《西游记》的经典元素,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玩选择。在唐镇,传统唐代建筑与卡通风格完美融合,踏入其中,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街道两旁,猴王商店、状元面馆、黑熊绸庄、状元书院等店铺林立,古色古香又充满趣味。逢年过节,这里还会举办古风市集,身着古装的商贩和游客穿梭其中,让人仿若置身于古代繁华的市井生活之中。

追求刺激的游客绝不能错过 “佛法无边” 大型过山车和 “三界轮回” 大摆锤。“佛法无边” 过山车轨道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半空,高速行驶时带来的心跳加速和失重感,让人仿佛在与孙悟空一同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尽情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三界轮回” 大摆锤则以大幅度的摇摆,将游客高高抛起又迅速落下,让人在天旋地转中体验到极致的刺激,仿佛历经了三界的轮回变幻,充分满足了游客对惊险游乐项目的挑战欲望。

对于亲子家庭来说,火云洞区域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这里的丛林穿梭、竞逐海马、汽车小镇、碰碰车、绳网攀爬、超级救火队等游玩项目,集娱乐、益智于一体,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释放童真,在玩耍中锻炼勇气和智慧,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共享欢乐的亲子时光。

想要体验沉浸式的西游故事,“美猴王出世” 悬挂式黑暗骑乘和 “大闹天宫” 飞行影院不容错过。“美猴王出世” 通过高科技的光影效果和逼真的场景模拟,让游客跟随孙悟空一同感受从石猴诞生到学艺归来的奇妙历程,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大闹天宫” 飞行影院则利用先进的飞行模拟技术,让游客如同孙悟空一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天兵天将展开激烈战斗,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大闹天宫的震撼场面,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此外,乐园还精心策划了花车巡游、“寻梦西游” 水陆空间情景秀等精彩演出 。花车巡游队伍色彩斑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经典角色乘坐着精美的花车与游客互动,沿途派送小礼物,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寻梦西游” 水陆空间情景秀则将灯光、音乐、舞蹈与水幕特效完美结合,在夜幕降临时,为游客呈现出一场如梦如幻的视觉盛宴,演绎着《西游记》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游客沉浸在西游的奇幻世界中,流连忘返。

吴承恩故居:走进西游文学世界

吴承恩故居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打铜巷 12 号 ,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和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故居占地 1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徐培晨艺术馆、民间博物馆七个部分组成,是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 。

踏入故居,仿佛穿越回了明代,青瓦灰砖的建筑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故居本体是典型的江淮风格明代庭院式民居,三进十七间青砖瓦屋,处处彰显着江南园林的韵味。前院的吴承恩半身铜像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根据其头颅骨和明代人的装束复原,真实地展现了他的相貌。走进故居内部,书房 “射阳簃” 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地方,书桌上纸墨笔砚俱全,仿佛能看到他伏案创作的身影。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让人感受到他的博学多才。

吴承恩生平陈列厅则详细介绍了他坎坷的一生。吴承恩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幼聪明过人,“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至中年才补上 “岁贡生” ,出任长兴县丞,又因看不惯官场黑暗,愤而辞官。官场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顿,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在 “射阳簃” 中开启了 “天马行空” 的想象力,将唐僧西游的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以及淮安地方掌故,创作成了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西游记》。

值得一提的是,美猴王孙悟空的原型与淮安当地传说有着深厚渊源。相传大禹治淮水时,水怪 “巫支祁” 在淮河兴风作浪,它形如猿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有惊天神力。大禹召集群神经过几番打斗才擒获它,并将其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巫支祁” 的故事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灵感,他把 “巫支祁” 作为孙悟空的原型,将大禹治水的神柱比作孙悟空手中的 “金箍棒” ,创造出了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在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六小龄童家族四代人的猴戏生涯,馆内展出了大量与猴戏有关的艺术珍藏品,从精美的猴戏脸谱到珍贵的演出剧照,从逼真的孙悟空人偶到各类猴戏道具,让人目不暇接。六小龄童将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从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荧幕形象,让美猴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猴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让游客感受到了艺术创作与文学经典之间的紧密联系。

吴承恩故居不仅是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缅怀与纪念,更是一扇了解《西游记》创作背景和文学魅力的窗口,让游客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 ,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西游文学世界之中。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漫步千年运河风情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宛如一条璀璨的丝带,串联起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与风情 ,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它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东临翔宇大道,西靠京杭大运河,总长 15.6 公里 ,总占地面积 12.44 万平方米,包含世界文化遗产 —— 中国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年游客量达 400 万人次 ,已然成为淮安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

里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不仅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更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早在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连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其北端就位于淮安境内,自此淮安与运河相伴相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淮安更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储运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漕船制造中心,享有 “九省通衢”“天下粮仓” 等美誉 ,里运河见证了淮安漕运文化的兴衰,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记忆。

漫步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陶醉。河畔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古建筑和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沿岸的石牌坊、碑刻、船坞、水闸等古迹,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韵味,每一处都记录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见证着淮安作为 “运河之都” 曾经的辉煌。

朱红色的清江浦楼矗立在景区中洲岛上,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是里运河文化长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楼阁为仿古样式,与周围的景观完美融合,登楼远眺,整个景区的美景尽收眼底,还能观赏到运河远远近近的风光。楼内复原了乾隆南巡错题 “清江浦” 的有趣场景,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据说当年乾隆对清江浦楼牌匾上的字不太满意,便重写了三字,因刚喝过酒,“浦” 字的一点写错了位置,官员巧妙打圆场,称这一点意味着水再也不会没过堤坝,永不发洪水,乾隆帝顺势认可,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同样不容错过的还有国师塔,它是为纪念顺治皇帝的老师玉琳国师而建,始建于 1735 年,后毁于兵火,如今我们看到的国师塔为后来重建。重建后的国师塔九层八面,高 62 米,与玉琳国师享年相同。它屹立在里运河清江浦畔,背后是香火旺盛的慈云禅寺,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庄严。尤其是在夜色中,灯火通明的国师塔宛如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运河的夜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当夜幕降临,里运河文化长廊便迎来了它最为迷人的时刻。沿岸的古建筑被灯光勾勒出轮廓,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繁华街市。乘坐一艘画舫缓缓前行,五彩斑斓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一路上,经过中洲岛、清江浦楼、清江大闸、石马头桥、常盈桥等景点,每一座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都尽显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之中,亲身感受着千年大运河的文化底蕴和淮安这座城市独特的运河风情 。

除了欣赏美景,里运河文化长廊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验。在这里,你可以参观运河博物馆群,深入了解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走进淮安戏曲博物馆,欣赏精彩的戏曲表演,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清江浦 1415 历史文化街区,品尝地道的淮扬美食,购买精美的文创产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每逢节假日,景区还会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运河庙会、街头表演、非遗展示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更能领略到淮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河下古镇:品味千年古韵与美食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是一座拥有约 2500 年历史的古老城镇 ,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也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是淮安旅游不可错过的一站。

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时这里是重要的商业枢纽和盐运中心,被誉为 “小扬州” 。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街道两旁,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斗拱,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古色古香的店铺招牌随风摇曳,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湖嘴大街是古镇的主要街道,也是游客必去的打卡点。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石板路,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街道两侧,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老字号店铺琳琅满目。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古玩店等,每一家店铺都独具特色,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走进一家手工艺品店,店内摆满了精美的剪纸、刺绣、木雕等作品,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当地艺人的心血结晶,展现了淮安的传统文化魅力。

吴承恩故居也位于河下古镇打铜巷 12 号,这位《西游记》的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故居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徐培晨艺术馆、民间博物馆七个部分组成 。踏入故居,仿佛能看到吴承恩在书房 “射阳簃” 中挥毫泼墨,创作《西游记》的场景。故居内陈列着吴承恩的生平资料、著作手稿以及与《西游记》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让游客深入了解他的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

沈坤状元府同样是古镇的一大亮点。沈坤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也是一位抗倭英雄。状元府由状元楼、老宅区、习武区、向学区、园林区和纪念区六部分组成 。状元楼古朴典雅,彰显着主人的荣耀;老宅区尽显江南民居青砖黛瓦、雅素明净的特色

中国漕运博物馆:领略漕运历史文化

中国漕运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广场内漕运总督署遗址附近,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中国唯一展示漕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为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漕运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依托 2002 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 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而建,建筑采用明清时期江淮流域建筑的主流风格,典雅凝重、古朴大方,总建筑面积约 8680 平方米 。馆内设有文物厅、愿景厅、淮安厅、运河厅、历史厅、序厅六个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详实的史料记载以及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分门别类地讲述了漕运的兴衰史,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人完整展现了漕运古迹和历史 。

踏入序厅,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便扑面而来。180 度巨幅投影卷轴与艺术沙盘模型创意式组合,生动地呈现出漕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原貌,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古代漕运的繁华盛景。船型超级互动桌更是巧妙地将游客与历史紧密相连,它依照船的造型,排布了 10 大块漕运民俗方面的内容,包括漕神、海神、天后庙、开漕节等。游客只需选择触发点,桌上相应的内容就会随之变化,所有画面的变化还会从桌面任意触发位置贯穿至整个桌面,趣味性十足,充分激发了游客的探索欲和参与感。

在历史厅,一组清江造船厂彩绘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工人们制作漕船的场景,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铁钉连接、锔加固、拼接榫构、麻絮桐油砺灰捻缝、船底涂漆等工序,宛如一部真人演示版的漕船施工工艺图,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智慧。而文化厅里,一艘根据明清相关文献记载按比例缩小复原制作的漕舫,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艘漕舫船头是一个巨大的 “狮子” 头,波浪形的毛发如同涌动的运河水,充满动感;船尾则是寓意平安的良渚文化的图腾神徽,庄重而神秘。它为明末清初督运漕粮的一种官船,名为 “太平舟”,也叫 “飞虎舟”,从它精美的构造和独特的设计中,游客可以一窥当时漕运的规模与风貌 。

漕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方式,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和国家性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漕运活动,如鲁僖公十三年(前 647),秦穆公为赈济晋国饥荒,通过渭河、黄河、汾河运粮,开展了 “泛舟之役” 。随着历史的发展,漕运的规模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到了明清时期,漕运更是成为国家经济的大动脉,是交通运输、物资流通、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 。当时,国家管理漕运的最高机构 —— 漕运总督署就设在淮安,负责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等工作 。漕运总督权力显赫,公署机构庞大,文官武校及各种官兵约两万多人,下辖储仓库、造船厂等,可见漕运在当时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

漕运的发展不仅保障了京城的物资供给,满足了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等需求,还对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上,漕运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对于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方面,漕运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商路和市场,推动了运河区域市镇的崛起和繁荣 。大量客货集聚于沿河码头,商贾云集、舟车辐辏,使运河沿线的城市如北京、天津、临清、淮安、扬州、苏州、杭州等地成为商业繁华之地 。这些城市中形成了各种专业性市场,如粮食市、牲畜市、铁器市、棉花市、绸缎市等,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繁荣 。同时,漕运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造船业、运输业、商业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文化领域,漕运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大量漕运军丁、商人、官员、百姓沿运河往来,他们带来了各自地区的文化、风俗和技艺,使得运河沿线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语言、艺术、宗教等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

在淮安厅,河下古街的场景还原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繁华街市之中 。张记铜铺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在精心打造铜器;淮丰米行里五谷满仓,展示着当时粮食贸易的繁荣;淮宾楼美酒飘香,食客们欢声笑语,享受着美食与美酒;清溪馆的宴席上摆满了软兜长鱼、开洋蒲菜、平桥豆腐、钦工肉圆等淮扬名菜,两位士子觥筹交错、谈诗论文,尽显文人雅士的风流 。这些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漕运兴盛时期淮安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 。

文物厅里,集中陈列着古代漕运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漕运总督府内工作与生活用品,还有曾经担任漕运总督及其他漕运官员的信函、书札、墨迹及生活用品,以及历代有关漕粮流通的记录、证券、量具、代用品等 。其中,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双兽耳盖罐格外引人注目 。此罐通高 43.5 厘米,罐高 38.3 厘米,口径 16 厘米,腹围 106 厘米,底径 18.8 厘米 。它形体大而厚重,肩部对称贴塑一对狮面衔环耳,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发色浓艳,纹饰为元青花典型的多层装饰风格,达 12 层,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辅以菊、莲、卷草纹 。画面构图严谨,布局繁而不乱,画工流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展厅内还陈列着明代盐商王镇墓中出土的元、明时期的珍贵字画,唐代的铜佛首像,以及清代紫砂壶名家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紫砂壶等众多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让人不禁感叹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

中国漕运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逼真的场景复原和先进的展示技术,让游客深入了解了漕运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现象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领略到漕运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还能感受到它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 。

淮安方特东方欲晓:体验科技与历史交融

淮安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位于淮安市洪泽区方特大道 1 号 ,占地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 ,是一座将红色文化与高科技完美融合的主题乐园,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体验之旅。

踏入园区,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近现代中国的不同时期。香港街、上海街、北平街、黄花塘等主题街区,通过大量的仿古建筑、布景和年代美陈,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风情 。走在香港街上,街道两旁霓虹闪烁,招牌林立,充满了浓郁的港味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老香港的繁华街市之中;上海街则重现了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独特韵味,欧式建筑与旗袍店、咖啡馆相互映衬,尽显复古与时尚的交融;北平街古色古香,传统的四合院、老字号店铺错落有致,展现了老北京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游客可以换上复古服装,拍照留念,沉浸式感受历史的魅力 。

园区内的游乐项目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都将科技与历史文化巧妙结合,让游客在游玩中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历程 。大型室内有轨漂流项目《致远致远》是不容错过的体验之一 。游客乘船登上 “致远” 号,跟随它从英国船厂诞生,历经洋务兴起、海战爆发,直至甲午海战沉没,亲身体验中国海洋事业百年发展的波澜壮阔与艰辛不易 。在漂流过程中,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特效展示以及生动的音效,仿佛将游客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民族英雄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们浴血疆场的壮烈场景,感受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爱国精神 ,让人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

高科技沉浸式体验项目《铁道游击》同样精彩非凡 。游客化身为铁道游击队员,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跟随队员们一起夺火车、炸桥梁 。项目运用了先进的 VR、AR 技术以及动感轨道车,让游客在紧张刺激的冒险中,仿佛与游击队员们并肩作战 ,亲身感受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革命岁月 。随着列车的飞驰和枪炮声的轰鸣,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

对于追求刺激的游客来说,“鹰击长空” 弹射式过山车绝对能满足他们的挑战欲望 。这是国内唯一一款以航母为原型设计的弹射式过山车项目 ,最高时速可达 92 公里 。游客乘坐其中,仿佛化身为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在瞬间加速和 16 种高度模拟舰载机的翻滚动作中,体验到鹰击长空般的惊险刺激 ,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与激情 。过山车时而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时而在空中急速翻转,让游客在尖叫与欢笑中释放压力,尽情享受心跳加速的快感 。

此外,大型剧场表演项目《圆明园》以多台不同形态的超大 LED 巨幕、建筑投影与真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圆明园 “万园之园” 的盛景 ,让游客目睹圆明园百年恢弘的兴建历程,观览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品味巧夺天工的建筑奇迹,赏鉴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 。然而,随着画面的转换,“火烧圆明园” 的沉痛历史也呈现在眼前,强烈的对比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了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淮安方特东方欲晓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街区和精彩绝伦的游乐项目,将红色文化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游客 ,让人们在游玩中学习历史、感受文化 ,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欢乐与刺激的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使游客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

淮安府署:探寻明清官署风云

淮安府署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 38 号 ,是中国古代官署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现存建筑为明洪武三年(1370 年)所建 ,至今已有 650 多年的历史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府署规模宏大,占地约 5 万平方米 ,房屋 50 多幢、600 余间 ,分为东、中、西三路 ,布局严谨,彰显着古代官署的威严与庄重。中路是整个府署的核心区域,依次排列着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建筑 。大堂作为府署的中心建筑,是知府日常办公、审理重大案件以及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其建筑东西长二十六米,进深十八米,脊高十余米,面积近达 500 平方米 ,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是我国现存古代衙署大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大堂正中,知府的座椅背后屏风上绘有 “海水朝日图” ,寓意着知府要时刻警醒自己,清正廉洁,不欺百姓,莫负国家 。屏前的大堂案台上方高悬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 “忠爱” 匾额 ,时刻提醒着官员要忠于国家,爱护百姓 。大堂正中二梁上的巨匾 “镇淮堂” 三字 ,原为清康熙十年(1671 年)淮安知府曹德爵手书 ,后曾被掷入淮河,以寓意镇压淮水之患 ,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治理水患的期望与决心 。在仪门至大堂之间的甬道上 ,一座 “公生明” 牌坊格外引人注目 ,其源自《荀子・不苟》中的 “公生明,偏生暗” ,时刻警示着官员要公正廉洁,光明磊落 ,成为了官场的重要箴规 。

中路的东、西两侧分别分布着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对应着朝廷的六部 ,依据文上武下的规矩 ,大堂东侧为吏、户、礼三科 ,西侧为兵、刑、工三科 。这些科室是府署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部门 ,各有其明确的职责分工 。吏科负责考察全府官员的升迁、降职,调查登记在籍进士、举人、贡生等有功名人士 ,为朝廷选拔和推荐人才 ;户科掌管全府的人口、土地、赋税、赈灾等事务 ,关系着百姓的民生福祉 ;礼科主管全府的礼制、庆典、祭祀、科举等活动 ,维护着社会的文化秩序 ;兵科负责全府的征兵、训练、武考、城防等军事事务 ,保障着地方的安全稳定 ;刑科承担全府的刑狱事务 ,负责审理各类案件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工科则负责全府的营造、水利等工程建设 ,推动着地方的基础设施发展 。

二堂位于大堂之后 ,匾曰 “筹边堂” ,是知府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初审案件、商议裁定意见的地方 ,一些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在此进行 。这里的氛围相对大堂而言,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一些日常办公的气息 。堂内正中挂有 “复见青天” 的匾额 ,然而,想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的诸多冤案 ,这四个字不禁带上了一丝讽刺的意味 。房间内的摆设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 ,线条简洁明朗的家具、精美的青花瓷制品以及悬挂的书籍画作 ,从这些细节中 ,可以一窥当时官员们的审美品味和文化修养 。

东路为文官工作以及迎宾、游宴之所 ,设有古戏台、宝翰堂、藤花厅和集贤堂等建筑 。古戏台是祭祀、招待来宾时进行娱乐表演的地方 ,每逢重要节日或有贵客来访 ,这里便会上演精彩的戏曲节目 ,为庄重的府署增添了一抹轻松愉悦的氛围 。宝翰堂是知府与来宾交流诗、书、画的场所 ,体现了古代官员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藤花厅和集贤堂则是知府宴客的地方 ,在这里 ,知府会与宾客们举杯畅饮 ,共商要事 ,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

西路为武官工作之所 ,设有军捕厅、牢房等建筑 。军捕厅署全称是 “淮安府军粮监捕通判公署” ,主要负责审理淮安府署辖区州、县送审的各类疑难案件 ,同时还承担着钱、粮收缴以及公文、密令、军政机要传递等重要职责 。军捕厅署的布局较为复杂 ,房屋众多 ,包括皮场庙、腰斩台、仪门、待质所、熬审房、法鉴堂(大堂)、简房、招房、中国古代刑具展示室(二堂)等建筑 。其中 ,皮场庙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惩治贪官设立的场所 ,将贪官处死后剥皮 ,在其中塞满稻草 ,悬挂在公堂之侧 ,以震慑后任官员 ,体现了当时对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 。待质所则是私禁羁押未决人犯和干连证佐的地方 ,条件艰苦 ,让人感受到古代司法制度的严苛 。而牢房内阴暗潮湿 ,摆放着各种刑具 ,仿佛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痛苦与挣扎 ,让人对古代的刑罚制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

淮安府署不仅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 。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窦娥冤》的故事 。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以淮安府署为背景 ,创作了这部经典名剧 。剧中 ,窦娥蒙冤受屈 ,在刑场上发下 “血染白绫、暑降大雪、大旱三年” 的誓愿 ,其冤情感天动地 。窦娥的故事就发生在淮安府署附近 ,她曾居住在府署北边的一条巷子里 ,后人为了纪念她 ,将这条巷子改名为 “窦娥巷” 。此外 ,历史上的淮安府署还审理过与 “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 并称清代四大奇案的 “李毓昌奇案” ,电视剧《天下粮仓》便是由这个案件改编而来 。这些故事为淮安府署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也让人们对古代的司法制度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

如今 ,淮安府署已成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这里 ,游客可以漫步在古老的建筑之间 ,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可以参观各个展厅 ,了解古代官署的运作机制和历史文化 ;还可以参与景区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 ,如古装体验、剧本杀等 ,沉浸式体验古代的生活场景 。淮安府署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 ,向人们展示着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 ,让人们在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 ,也能领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龙宫海洋世界:探秘奇幻海洋之旅

龙宫海洋世界,这座充满奇幻色彩的海洋主题乐园,坐落于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马厂大道 99 号 ,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淮安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它将西游记中东海龙宫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游乐设施完美融合 ,为游客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海洋冒险之旅 。

踏入龙宫海洋世界,仿佛瞬间穿越到了神秘的海底龙宫 。入口大厅独具匠心地采用了龙宫主题特色设计 ,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东海龙宫 。在这里 ,随处可见充满巧思的设计细节 ,无论是墙壁上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壁画 ,还是头顶那仿若浩瀚星空的灯光装饰 ,都让人沉浸在浓郁的海洋氛围之中 。

极地海洋馆是龙宫海洋世界的核心区域之一 ,充分融入了西游记中东海龙宫的文化元素 。馆内生活着白鲸、北极狼、北极狐、鳐鱼、企鹅等 13 种极地海洋动物以及 2 万多尾鱼类 ,为游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极地海洋世界 。漫步在海底隧道 ,头顶和四周都是游弋的鱼儿 ,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海洋的一部分 。巨大的海龟慢悠悠地从头顶游过 ,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群在珊瑚丛中穿梭嬉戏 ,还有那神秘的鲨鱼 ,偶尔一闪而过的身影让人既紧张又兴奋 。

白鲸秀场的《白鲸之恋》表演绝对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两位经验丰富的女驯养师 ,身着绚丽的表演服装 ,与两只聪明可爱的大白鲸在清澈的水中翩翩起舞 。她们通过展现高难度的肢体动作 ,与大白鲸默契配合 ,共同完成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表演动作 。时而白鲸高高跃起 ,溅起晶莹的水花 ;时而驯养师与白鲸亲密相拥 ,在水中旋转、翻滚 ,呈现出一幅人与鲸和谐共舞的浪漫画面 ,让观众们不禁陶醉其中 ,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羁绊 。

鳐鱼秀展池也是备受游客喜爱的地方 。鳐鱼那扁平的身体和巨大的胸鳍 ,在水中游动时就像在天空中翱翔的飞鸟 ,姿态优美而独特 。当饲养员投喂食物时 ,鳐鱼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游来 ,它们巨大的身影在水中快速穿梭 ,掀起阵阵水流 。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鳐鱼的生活习性 ,感受它们的灵动与可爱 。

在企鹅王国 ,一群憨态可掬的巴布亚企鹅成为了这里的明星 。它们身穿黑白相间的 “礼服” ,一摇一摆地在冰面上行走 ,时而跳入水中 ,欢快地游来游去 ,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小朋友们更是被企鹅们的活泼可爱所吸引 ,纷纷围在展池边 ,兴奋地与它们打招呼 ,仿佛在与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 。

除了观赏海洋生物 ,龙宫海洋世界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 。在科普教育区 ,通过球幕影院等多媒体设施 ,全天候播放海洋多维影像 ,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海洋的奥秘 。同时 ,景区还开设了科普专栏、抖音视频号、科普图文展板等媒介 ,宣传海洋知识 ,并结合科普日、科普周进社区 ,开设 “白鲸课堂” ,创编 “果果老师线上小课堂”“公益直播”“云游龙宫” 等方式 ,进行线下专业讲解和志愿服务 ,多方位、多角度、常态化地宣传西游文化、科普海洋文化和海洋生物知识 ,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 ,也能学到丰富的海洋知识 。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 ,欢乐世界儿童主题乐园是他们的欢乐天堂 。这里将历史与海洋原创主题童话相结合 ,是家庭、亲子、互动的幻想探索乐园 。乐园由十个不同的 “大陆” 组成 ,包括金丝雀海湾、疯狂小镇、迷宫塔、冰雪王国、峡谷探秘、子弹头之家、高科英雄、海之星广场、花溪谷以及奇妙朋友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 ,体验各种有趣的游乐设施 。在魔鬼鱼飞翔项目中 ,孩子们仿佛化身为海洋纸飞机在空中飞翔 ,感受自由的风 ;在疯狂汽车小镇 ,他们可以尽情驾驶 ,享受驾驶的乐趣 ;还有海洋旋转木马 ,那精美的造型和欢快的音乐 ,让孩子们找回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

龙宫海洋世界不仅是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更是一个了解海洋文化、探索海洋奥秘的窗口 。在这里 ,游客们可以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 ,欣赏精彩绝伦的表演 ,参与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项目 ,度过一段欢乐而难忘的时光 ,无论是亲子家庭还是海洋爱好者 ,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

沈坤状元府:感受科举与武术文化

沈坤状元府,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里、国家 5A 级景区河下古镇的核心区 ,紧傍古运河畔 ,是河下古镇重要的人文景观 。它由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沈坤的老宅和寓园两部分组成 ,占地面积约 1.3 万平方米 ,园内占地面积约 5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 4500 平方米 ,景区内古色古香,布局精巧,处处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沈坤,这位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字伯生,号十州 ,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 ,对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等各类书籍无所不读 。嘉靖十年(1531 年),年仅 25 岁的沈坤二考中举 ,又过了十年 ,嘉靖二十年(1541 年),三十五岁的他在会试和廷试中脱颖而出 ,以 “郊庙之制” 为题 ,措辞周详典雅 ,被擢为状元 ,成为淮安科举史上的璀璨明星 。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后又担任右春坊右谕德、南京国子监祭酒等官职 。然而 ,沈坤为人耿直 ,不愿折腰事权贵 ,在那个奸佞当道的时代 ,致使他长期不被重用 。

沈坤状元府由状元楼、老宅区、习武区、向学区、园林区和纪念区六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都各具特色 ,相互映衬 ,共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状元楼古朴典雅 ,庄严肃穆 ,它是家乡人为表达对沈坤的感激与崇敬 ,在他平息地方倭寇后 ,自筹资金修建而成 ,上书 “倚马成文 ,上马杀贼 ;国子师表 ,天子门生” ,这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沈坤的才华与功绩 ,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

踏入老宅区 ,仿佛穿越回了明朝 ,江南民居青砖黛瓦、雅素明净的特色尽显眼前 。这里专门辟有明朝服饰展室 ,向游客展示了明朝普通人和官员在不同场合穿着的衣、帽、鞋、配饰等 ,让人对明朝的服饰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伴竹居的花窗雕刻精美细致 ,过目难忘 ,门上方挂有写着 “蛟腾壁沼” 的匾额 ,是对沈坤的生动评价 。书房面积不大 ,但宽阔的书桌占据 C 位 ,桌上纸墨笔砚俱全 ,一本旧时书籍摊开在桌面 ,仿佛书房主人刚刚还在这里读书著作 ,让人感受到沈坤当年刻苦攻读的情景 。敬寿堂是沈坤母亲的卧室 ,房间正中挂着 “孝友世家” 的匾额 ,沈坤不仅忠心爱国 ,对母亲也极为孝顺 。母亲病故后 ,他遵照封建礼制 ,在家中丁忧守制三年 ,而此时正是倭寇闹得最凶的时候 ,他毅然变卖家产 ,招练乡勇抗倭 ,被人们称为 “状元兵” ,沈母卧室内的陈设简单朴素 ,从中可以看出她对沈坤的言传身教 。

习武区则是沈坤练兵、排兵布阵的场所 ,再现了当年练武布阵的壮观场面 。这里有射圃、瞭敌楼、关帝庙、演武场、火器展厅等部分组成 。射圃是沈坤练习射箭的地方 ,瞭敌楼用于观察敌情 ,关帝庙供奉着关羽 ,体现了沈坤对忠义的尊崇 ,演武场是士兵们操练的场地 ,火器展厅展示了当时所用的各种兵器 ,包括冷兵器和火器 ,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 。最有趣的当属院子里用盾牌组成的迷宫 ,既充满了趣味性 ,又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争的紧张氛围 。揽秀楼古朴典雅 ,楼内可以看到当年倭患的缘起和沈坤抗倭故事短片 ,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 ,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向学区追溯科举文化之历史 ,在这里 ,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 ,完备于宋朝 ,延续至元、明、清 ,前后共 1300 年 ,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它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让士人可以自由报考 ,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 ,产生了文武举 ,出现了常科和制举等分别 ,考试科目丰富多样 ,考试形式也不断演变 。沈坤正是通过科举考试 ,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成为了状元 。景区内展示了科举考试的流程、试卷、考场模型等 ,让游客对科举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园林区是沈家的寓园 ,主打写意山水的格调 ,曲径通幽、花木繁盛 。阳光穿透花窗洒下斑驳的影子 ,营造出慵懒而舒适的氛围 。木香花攀爬在青砖墙上 ,垂下调皮的花朵 ,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水域中有两只大鹅在悠闲地戏水 ,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漫步在园林中 ,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之中 ,让人身心愉悦 。这里也是《西游记》中魔幻场景的原型 ,吴承恩与沈坤既是同窗好友又是儿女亲家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 ,借用了沈府中的景观进行魔幻场景的创作 ,游走在长廊亭阁中 ,或许能看到电视剧中熟悉的地方 。

纪念区为沈坤家祠 ,供奉有曾祖以下五服以内的祖先牌位 ,是沈氏家族追思祖先的地方 。家祠内庄严肃穆 ,展现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也体现了沈坤对家族的深厚情感 。

沈坤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抗倭英雄 。明代嘉靖年间 ,倭寇猖獗 ,劫掠中国沿海地区 ,淮安作为江北沿海城市和漕运中心 ,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 。当时 ,因制度败坏、军队缺乏训练以及指挥不力 ,抗倭战斗连战连败 ,官军见到倭寇来犯甚至直接关起城门畏缩不敢抵抗 ,淮安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沈坤虽在家丁忧 ,但他心怀国家和百姓 ,毅然将家产变卖 ,招募一千多名本地青壮 ,亲自组织训练 ,成立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抗倭乡兵 。在他的带领下 ,“状元兵” 纪律严明 ,英勇善战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沈坤率领 “状元兵” 配合淮扬巡抚李遂的官军 ,在倭寇来犯的必经之地布下口袋阵 ,一举歼灭敌人近六百人 ,至此 ,江北的倭患基本被平定 。然而 ,沈坤的功绩却引来了他人的嫉妒和诬陷 ,嘉靖三十九年 ,淮安太守范槚和给事中胡应嘉诬陷他 “私自团练乡勇 ,图谋背叛朝廷” ,嘉靖帝听信谗言 ,将沈坤逮捕下狱 ,沈坤入狱后悲愤交加 ,不久就重病一场 ,还没有等到冤情昭雪就死在狱中 ,终年 58 岁 ,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最终含冤而死 ,令人扼腕叹息 。

沈坤状元府不仅是一座建筑 ,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它承载着沈坤的传奇人生 ,也展现了科举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 ,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美 ,了解科举制度的奥秘 ,感受抗倭英雄的爱国情怀 ,是一次充满文化底蕴的旅游体验 。


来源:科学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