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再爆争议事件,新加坡籍艺人李凯馨被曝发表辱华言论,引发舆论哗然。据悉,李凯馨在成毅主演的新剧《赴山海》中饰演女二号,戏份甚至超越女主角古力娜扎,本被视为前途无量的“潜力股”,却因不当言论自毁前程。
娱乐圈再爆争议事件,新加坡籍艺人李凯馨被曝发表辱华言论,引发舆论哗然。据悉,李凯馨在成毅主演的新剧《赴山海》中饰演女二号,戏份甚至超越女主角古力娜扎,本被视为前途无量的“潜力股”,却因不当言论自毁前程。
有网友曝光录音内容显示,李凯馨不仅直言“来中国拍戏就是为了钱”,更公然辱骂“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傻X”。此举迅速点燃众怒:享受中国影视资源、赚取高额报酬的同时,却对中国观众和国家尊严毫无敬畏,被网友痛批“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典型“白眼狼”。
事件发酵后,剧方紧急回应,第一时间将李凯馨从演员表中除名,表明“零容忍”态度。网友纷纷点赞此举,并呼吁娱乐圈加强对艺人尤其是外籍艺人的审查,杜绝类似“双面人”现象。
事实上,这并非娱乐圈首次爆发“辱华争议”。此前,演员张哲瀚因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赵立新因公开质疑历史真相引发公愤,均遭到官方点名批评和行业封杀。这些案例折射出公众对“吃中国饭、砸中国碗”行为的强烈愤慨——任何挑战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情感的言行,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争议不仅出现在艺人层面。新疆棉事件中,部分国际品牌一边赚中国钱、一边恶意抵制新疆棉花,同样遭到全民抵制。杨幂等明星果断解约范思哲等品牌,而蔡徐坤后续签约涉事品牌的举动则引发争议,凸显“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舆论共识。
如今,李凯馨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公众人物的言行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承载着社会责任。尤其是外籍艺人,在中国市场获取红利的同时,必须尊重中国法律、历史和民族情感。正如网友所言:“想赚中国钱,先学尊重中国。”对于突破底线的行为,行业和观众的“封杀”,永远是最有力的回应。
来源:燊赑燚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