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玉环,中国古代“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四大美女中的“羞花”。传说她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一棵奇异的草,草自惭形秽,羞得卷了起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
盛世牡丹初长成
杨玉环,中国古代“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四大美女中的“羞花”。传说她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一棵奇异的草,草自惭形秽,羞得卷了起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
杨玉环于公元719年出生在宦门世家,高祖父是隋朝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杨玉环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家,成了"洛阳漂"。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善弹琵琶。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盖章认证: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道袍藏娇乱棋局
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时,杨玉环也应邀参加,一曲《霓裳羽衣舞》惊艳东都,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琩对她一见钟情,唐玄宗在他母亲武惠妃的请求下,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两人住在洛阳积善坊的寿王府,十分恩爱。
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唐玄宗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人,没一人能替代武惠妃在唐玄宗心里的地位。
高力士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玉环召入后宫之中,五十六岁的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初见这位“肤如凝脂”的儿媳时,史书记载 “春寒赐浴华清池”,水雾氤氲中,帝王手中的玉簪跌落池底。这声脆响,敲碎了伦理桎梏,也撕开了盛唐最后的华美帷幕。
一段打破伦理藩篱的禁忌之恋彻底震动帝国,为掩人耳目,唐玄宗宣杨玉环入宫,命她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为母亲窦太后祈福。五年后正式还俗,册立为贵妃 ,当时后宫并没有册立后皇,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际上就相当于皇后。
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上贡曾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衣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衣娘”。
鹦鹉十分聪明,杨贵妃教它诗篇,几遍之后就能吟颂出来。
这鹦鹉还堪称大唐第一棋品监察官,每当唐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要输时,它就扑棱着翅膀掀翻棋盘,惹得贵妃笑骂:“这扁毛,倒比高将军更会揣度圣心!”
后来 “雪衣娘”被老鹰啄死,唐玄宗命人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物尚且如此珍惜,对杨贵妃的宠爱更不用说了。
三千宠爱化雷霆
唐玄宗是天子,当然也会召幸其他妃子,杨贵妃竟然吃醋大吵大闹。玄宗一气之下,下令“撵回去”。杨贵妃就这样被撵回了娘家。贵妃一走,唐玄宗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很快就后悔了。当天晚上,就派禁军趁着夜色将贵妃从杨家接了回来。
经过一番折腾,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不仅如此,玄宗还将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接到长安,封她们为一品夫人,杨贵妃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准许随意出入宫门。
杨贵妃的兄弟也都得到重用,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擅长计算,玄宗与杨贵妃姐妹们游戏赌博时,总要让他计算赌账。后来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从此狐假虎威操纵朝政。
杨家一族,还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唐玄宗还亲为杨家御撰和砌书家庙碑。杨家一时风光无两。
杨家知道唐玄宗没有杨贵妃会寝食难安,于是开始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最后导致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这次被撵可能是唐玄宗给杨家的一个下马威。
《新唐书》中记载:“出入宫掖,恩宠声焰震天下。每命妇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建平、信成二公主以与妃家忤,至追内封物,驸马都尉独孤明失官。”皇上的亲妹妹在三位夫人面前只能让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儿信成公主因为和杨家人有矛盾,竟沦落到追回内府封赠东西,如再不处理,恐怕整个江山都成了杨家的了。
杨贵妃这次被送回家,是杀鸡给猴看,就是要灭灭杨氏家族的威风。这一次唐玄宗并没有急着把贵妃接回去,而且送走之后就再没有了联系。杨家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面求情,杨贵妃更是终日以泪洗面。
虽然唐玄宗没有派人去接杨贵妃,但心中还是很想念的。一个叫吉温的人来游说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怀。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贵妃,还将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给她。杨贵妃见皇帝派人来看她了,感动地泪流满面,马上伏地认错,还剪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献给玄宗。唐玄宗看到贵妃的青丝后就坡下驴,派高力士将杨贵妃接回了宫。
宛转蛾眉马前死
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走到马嵬驿时,禁军哗变如野火燎原,士兵高喊:“国忠通胡,贵妃祸国!”禁军将领陈玄礼剑指鸾驾:“不诛妖妃,六军不发!”史载当时“日色昏黄,驿亭梨花尽染血色”。
此时,杨国忠已被乱刀砍死,头颅被长枪挑着游营。唐玄宗试图以“贵妃无罪”搪塞,却被将士冷笑反驳:“安禄山因她得宠掌兵,杨家奢靡耗尽国库,这叫无罪?”
高力士含泪劝谏:“陛下若舍贵妃,将士方肯效死。”唐玄宗为求自保,接受高力士赐死杨贵妃的劝言。佛堂梨树下,38岁的杨玉环以白绫终结一生,民间却传言“血溅游魂”,甚至杜牧写下“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传说杨贵妃临死前咬破手指,在佛堂墙上写下“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而正史只冷冰冰记着“缢杀于佛室”。更讽刺的是,一年后玄宗密令改葬,掘开土堆只见香囊依旧,玉骨无踪。
马嵬驿的梨树次年未再开花,安史之乱虽平,唐朝人口从5288万锐减至1692万,府兵制崩毁,藩镇割据始成痼疾。
杨贵妃,既是盛唐的祭品,也是乱世最后的诗行。当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女俑展出时,人们总在寻找那个脖颈微扬、裙裾飞扬的瞬间,那里凝结着整个民族对繁华易逝的集体记忆。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