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籍女演员李凯馨,在中国市场作妖翻了车,凭借星二代的光环和甜美人设,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因一段录音彻底凉凉了,从潜力新星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双面人!
新加坡籍女演员李凯馨,在中国市场作妖翻了车,凭借星二代的光环和甜美人设,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因一段录音彻底凉凉了,从潜力新星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双面人!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今年5月,一段自称是李凯馨前助理曝光了一份录音,录音里,李凯馨放飞了自我,毫不掩饰地说来中国拍戏只为了赚钱,还口出恶言,用带有侮辱性词汇来贬低中国的观众。
可回过头看,在几个月前,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各种秀,又是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是说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那副热爱中国的样子,真不愧是演员,演得那叫一个逼真。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更是把观众当猴耍。
事情曝光后,李凯馨工作室知道慌了,还发了声明否认,说录音是伪造的。
但是,这声明连公章都没盖,就算敷衍做戏也认真一点吧。
其本人也发文称一切都是假的,此时还在做着挣扎。
而且剧组早在4月就悄咪咪的删除了关于她的宣传,估计早就察觉不对劲了。
紧接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媒果断出手,删除《赴山海》相关内容,这态度,就是对这种两面人的行为零容忍!
这下好了,剧组也跟着一起遭殃,播出延期,如果要用AI换脸或者重拍,又要增加成本,其他的演员成毅、古力娜扎等主演也跟着受到牵连,一人作妖,全组遭殃。
其实李凯馨注定会凉不是偶然。
翻了她过往的黑历史,真的是双面人中的典型。
发文用“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来称呼,不用“春节”(Chinese New Year),这意图以淡化中国文化属性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且前助理还爆料了她平时对粉丝和工作人员态度很恶劣,一边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对中国观众一个劲的贬损,这种价值观错位的优越感和投机取巧的心态,不翻车才怪!
国家面前无偶像,饭碗面前要清醒!
并且有网友曝出李凯馨的母亲是新加坡的主持一姐,生父俞宏荣是导演,在影视圈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更绝的是,她14岁就拜了干爹李荣达,为表诚意还把姓氏从“俞”改成“李”,资源绑定的教程是属于“教科书级别”的了!
她的出道路也开了挂!首部作品就是许鞍华导演的微电影《老唱片》,这起点直接碾压多少新人?
后来和黎明搭档《莫语者》,无缝进军港娱,
这下再回头看《赴山海》,娜扎作为女主,戏份却只有李凯馨的三分之一,是不是细思极恐?
况且更别说她和霍建华、林心如等“台湾老干部”交情匪浅,人脉网遍布两岸三地!
但在娱乐圈这种风气不是一次两次了。
之前《青簪行》《南烟斋笔录》等剧,也是因为主演问题积压多年,就算用AI换脸,也难掩盖尴尬。
能看出资本只看重流量,用星二代或外籍光环来造人设,不管艺人的品行问题。
就算知道李凯馨之前就有校园霸凌、文化表达争议等问题,剧组还冒险启用,这不是“作死”吗?
最重要的就是部分外籍艺人思想中有一种作为“外籍特权”的幻觉,觉得自己有特殊身份,就能在中国市场无视价值观约束,大错特错!
前车之鉴如吴某凡、高某松。
剧组准备一部剧可能会投资好几亿,但因为一个人的问题全盘皆输,选角真不能只看流量,德行才是重中之重。
网友们自发抵制,品牌方迅速切割,都用实际行动证明抵制这种人。
官媒的态度更是起到了风向标作用,《人民日报》删除宣传,就是在向所有人传递:国家尊严不容试探!
再看看王嘉尔,在伦敦演唱会怒怼外媒,维护国家形象,这和李凯馨的行径一对比,高下立判!
中国市场的舞台,只留给真心尊重这片土地的人!
来源:半岛铁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