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要退学?过去一个月,费宇数不清被问了多少遍,答案能脱口而出:导师PUA,让师兄师姐一起孤立我。在他摊位前,附近大学生跑来拍社会实践作业,一对情侣想谈合作,从川大退休的女教授正运营自己账号,举着手机对准他,又把这个问题抛出来。
文、视频 |罗晓兰
剪辑 | 王婉霖
编辑 | 毛翊君
“复旦硕(退学)”
为什么要退学?过去一个月,费宇数不清被问了多少遍,答案能脱口而出:导师PUA,让师兄师姐一起孤立我。在他摊位前,附近大学生跑来拍社会实践作业,一对情侣想谈合作,从川大退休的女教授正运营自己账号,举着手机对准他,又把这个问题抛出来。
引发追问的前情,写在费宇社交账号简介里——华西本→复旦硕(退学),年级第一推免保送,雅思7分……这回卖土豆泥,选到本科母校川大华西校区门口,10天前出了预热帖:985保研后退学摆摊直播,求建议。朋友圈也同步,附上两个平台的账号二维码。
他最想打的标签是“四川大学百佳学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又觉得离普通人太遥远,换成自认为大家更能懂、含金量也高的“英语四六级600分”“本科发表一作SCI”。越细致,反差越强,他说。
开业前两天,在社交平台抽6个同学试吃,有人晒出评价。摊子果然获得校友支持——学校食堂难吃,附近也没有卖土豆泥的。正式营业后,有时还没出摊,原地排起几十人的队。一个戴眼镜、脸上长痘的男生说,“吃过科研的苦,有点惺惺相惜吧。”
华西人都刷到了他,川大护理学研二的女生这么形容。读研无聊,她每天实习写论文,想恋爱没对象。校门口出了网红,卷发、大眼睛,“有点小帅”,她为了近距离“吃瓜”,跑去找费宇,要帮忙备餐、出摊。
●4月初,费宇去摆摊,路过学校正门。罗晓兰摄
本地媒体很快来了,3月20日发出第一篇报道,聚焦“名校退学”,写他忽略世俗眼光,做想做的事。还拍了段视频,后续点赞迅速增加,费宇赶紧拜托粉丝,到社交平台的相关词条下多互动。最终,视频浏览量在抖音破千万,上了微博热搜。
几天之内,他涨粉10万。粉丝群聊从2个变成5个、10个。不同的群体涌来,活跃的是研究生,问怎么学英语,怎么保研,怎么选导师。有抱怨专业差、就业难的——985建筑学硕士在杭州月薪5000;公卫毕业日工资一百多;一个在读法学生问薪资,被劝转行。
学生们把这里当树洞,认为费宇是“平行世界另一个自己”。两个山东学生倾诉家长给的压力大,逼迫升学、考公考编。其中的女生全家存款不到20万,父母指望她养老,压力大到想自杀。“都是命”,他们羡慕费宇的家长支持他退学。
做这些决定,费宇只是“通知”了父母。工人家庭,大小事都提供不了指导,今年2月底,费宇就抓住了DeepSeek。申请博士时,他没钱找留学中介,改简历、写申请书全靠ChatGPT。这次,他给AI发去长长的5段话,交代自己作为公共卫生系学生保研、退学和留学失败的经历。
一年前从复旦退学后,他回川大担任科研助理,又花半年全职备考雅思,申请博士。美国全奖直博的offer收到了,但奖学金因新政被砍,家里没钱自费。“申请只是逃避现实”,他早已对科研失去兴趣,觉得辜负了周围人的期待,找个事做,可以躲开追问的目光。
预热贴一共发了3篇,费宇知道,这叫“养成系”。有的标题根据DeepSeek的回答润色,《当我从华西实验室卷到小吃摊》,写出一种“学术派小吃”风格,“历时8小时文献综述(×),刷了30个美食博主视频(√),终于完成《浇汁肉沫土豆泥对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学生味觉受体激活效应的预实验》”。预告开业日期,地址定位也加上了。
●费宇和DeepSeek的对话。罗晓兰摄
爆火后,费宇想要抓住流量。3月21日凌晨,他效仿“新闻当事人回应”,在社交平台发出两页文字。除了回答网友疑惑的点,退学原因是最重要的,但要设置悬念——“具体原因涉及到某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我不会公开,也希望大家不要再问”。结果,数据平平,无人在意。
还是要露脸,他想。隔天,他拍视频吐露退学原因,“比较复杂,不想回忆那段时光……”他对着镜头“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浏览量有了六七千万。他接着再发第二条回应视频,展开导师对他的施压,说咽不下这口气,要为其他退学的同门发声。结果视频被一个平台下架。
费宇相信,他可以端好互联网这碗饭。信心来自过往考学经历,一路通关打卡顺风顺水。小学、初中在乡下9年制义务学校,想考县一中,考了。高一结束想进重点班,进了。写在黑板上的理想是川大,上了。英语不好,狂学,高考143分,全县第一。
本科也在刷题,请教数学好的朋友,每天给他出题做,考试得了年级唯二的满分。想保研,在网上“疯狂”查保研政策,参加相关活动提高成绩,以综合第一的名额拿下,复旦大学的目标也如愿了。
●费宇大学时期的奖状证书。讲述者供图
“小镇做题家的本性”,他给自己标上另一个人设,讲了篇故事——“我的学习生涯结束了”。重点提到每一段经历都踩中时代的点,比如大学遇上疫情,公卫专业爆火,他没抓住时机就业,退学后申请直博遇上美国新政。帖子最终获赞2000,当时他的粉丝数刚过千。
摆摊的规划,包括产品选择、定价和开业活动都是他自己想的。DeepSeek分析了一番可行性,细化后让他再做做市场调研,保持与顾客的互动。费宇追问摊位名称,46秒后获得5个标题。他大赞了其中的“食研室”,谐音“实验室”,有脱下白大褂的反差。
DeepSeek建议他打造一个“内卷成功又反卷”的人设,记录摆摊者真实生存状态,如《凌晨三点,我和煎饼摊老板算GMV》。“商品交易总额”的缩写,在标题里变成一种网感。从复旦退学,除了被打压得失眠,恶心呕吐,他算过,忍耐3年也换不回高工资。
爸爸是煤矿工人,协议工,月薪两三千,妈妈打零工。童年里,爸爸一喝酒就打牌,输上几百上千,半个月工资没了。妈妈每次跟他吵,两人动手摔东西,离过婚。“我想躺平。”他现在觉得,也许只有做博主,才能实现财富自由,彻底离开四川的煤矿小镇。
大学后,他用满足物欲来填补自卑。奖学金用来买苹果全家桶,鞋要贵的,有时七八百一双。参加社团,和同学聚餐、旅游,给学弟学妹做保研宣讲,给人留下自信阳光的形象。被评价家境殷实、教育良好的“那种小孩”,是他最开心的事。
“人设是个中性词”,他说。DeepSeek指导在不同社交平台添加不同的人设标签,B站是深度故事+学术梗,抖音则短平快反转+摆摊日常,小红书推高颜值包装+知识科普。那时他沉浸B站,关注些旅行和文化博主,先扒了土豆泥教程,觉得抖音比较下沉。
爆火后,粉丝最多的反倒是抖音。不少生意人循着流量,发出合作邀请。美业风口,联合创始人/运营总监,全力干月入10万;高考志愿规划,比肩张雪峰,赚几亿——费宇和联系他的大哥约饭细聊,发现团队就他一个人,还没经历过一次高考。
一位44岁的新疆姐姐写了上千字,邀请费宇做“中国合伙人”—— 把拉条子和土豆泥结合起来。话术很多,夸他是诸葛亮值得三请,又说自己年纪大可以帮忙规避风险,后来说她独自养孩子,照顾80多岁半瘫老母亲。
投射而来的,还有焦虑与希望。有家长请费宇做有偿高考前辅导,另一个学霸孩子由于情感障碍退学。直肠癌晚期的女生,发长文请求费宇转发水滴筹链接。还有上来就要费宇当女婿的,“你多大了,看得起我女吗?”一个IP在广东的女孩凌晨4点私信,说“勇敢一回——想问下你有木有对象?你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
粉丝近半是中老年人,这让他惊讶。成功者用过来人的口吻教育他回学校;发来长私信的,都是想学土豆泥。其中有两三成是宝妈。一个湖南的两孩宝妈,患有严重肾病。4个孩子的重庆全职妈妈,一家全靠丈夫的工资,家里有个“破旧的二手车”,申请不上低保。贵州的阿姨说丈夫瘫痪6年多,30多万治疗费靠贷款,她想摆摊挣钱。
费宇没空一一回复,拍下了土豆泥教程,剪辑成3分钟视频更新在首页。每天仍有“99+”的网友,上来就问怎么做,他觉得难以沟通。
爆火后的10天,他忙着直播,有时一天好几次。没有主题,读评论,偶尔唱歌,一看直播间粉丝跌破1000,赶紧不唱了。骂人的也有,他不理会。得知打pk会获得平台推荐,他连线一个百万粉丝的擦边女主播,看谁获得打赏多,最后对方大哥冲榜,他被罚了20个蹲起。
流量不上不下,找来的推广很杂。像厨房的清洁剂,跟高知人设不符,他不想接。犹豫着上架了一些,赚到200块,又撤了。
回到线下世界,他也要下沉。清明节后,费宇出摊时架起手机直播。摊位后的五金店老板骂骂咧咧,把支架端走,“有什么好拍的?”他不接话,将支架移到另一边。隔壁卖炒粉炒面的大哥凑过来,看直播间有一百多人,脸上很快有了笑。见费宇垃圾袋太小,他赶紧递上个大塑料袋。
●费宇出摊时直播。罗晓兰摄
大哥30多岁,结婚不久,为了照顾一岁孩子从天津回来。成都的厨师工资低,过完年来摆摊,几个月收入三四千,刚抵上置办三轮车和煤气罐的花费。他追着问,能不能加个微信,合作开发新品?回头再说,费宇身边有人扔下一句。
3月16日,预防医学专业的学妹林诗音找到了费宇,想共用摊位,卖她的自制吐司,“他有流量,我有技术”。她大五了,正在疾控实习,本科学历只能进成都周边县级单位,月薪3500元。
她决定创业,做生意的父母反对。谈不拢,她妥协过,做了一年科研。项目计划书写了七八页,落实到实验是每天喂老鼠中药,记数据,称体重,打针。一个月后老鼠死了一只,最终没立项。
为了找到职业道路,她兼职过销售、模特,自己接单做蛋糕。在一条视频文案里,她写“02医学生不考研不考公有多爽”。费宇的土豆泥摊突然出现,是她可以够得着的机会。给费宇发去私信,她没想到费宇爽快答应,第一句话就是邀请她合作,很快说未来共同创立品牌,把她吓到了。
费宇计划好了,土豆泥慢慢被吐司替换,他转做线上运营。之后两人一起出摊,她卖她的吐司,他卖他的土豆泥。起初要收当天20%的利润当摊位费,看学妹赚不了多少,费宇不要了。
偶尔费宇休息,林诗音依然早上六七点起床发面,化好全妆,穿上短裙,从金牛区坐地铁赶来。面包渐渐有了熟客,他们叫她“面包妹妹”。有粉丝建议把品牌落地,批量化生产,两人开始商量,换成做起来不累人的甜品。
两三个月后林诗音就毕业了,她没找工作,决定全职摆摊,当作创业的起点,开始想办法“搞大点的机器”。就在这时,一家专门孵化高知博主的MCN机构找过来,说看好费宇的人设,想招募他为成长达人。
摆摊太累,签公司的话有专业拍摄团队,但抽成太狠——如果以后接了商单,公司要分90%。犹豫了几天,费宇还是决定马上转型,去江浙沪一带专职做博主,更新高品质短视频,毕竟有专业的朋友帮忙。
林诗音一听,赶紧多手准备,趁着春季双选会,签了个offer,在川菜知名连锁店做管培生,轮岗,能学会每一个流程,为以后创业做餐饮做准备。一开始她就知道费宇要做自媒体,她尝试过独自出摊,应付不过来,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
土豆泥摊子,费宇不舍得直接关闭,说原始粉丝“陪伴我从0到1”。一个大雨天,他出摊时闪了腰,大家在校门口等了20分钟,主动帮他维持秩序,最后他把土豆泥全部免费赠送了。不知道找谁接班,他有些愁——找来的多是学生,忙于学业,且没厨房。社会人,怕一心赚钱,不顾卫生环境、食品安全,损害了他跟粉丝建立的关系。
●费宇在出租屋做土豆泥调料。罗晓兰摄
4月8日,一个戴眼镜的瘦男孩摸到市场,小声地说想加入。没等来答复,买了碗土豆泥靠边站,用勺子来回搅拌。他也是川大研究生,在申请退学,说老师放养式,每天早出晚归仍毕业无望,一进实验室就头晕。
他对费宇说,自己寒暑假不回家,兼职挣钱。最近跑众包送外卖,从上午10点到晚上9点多,有时要到10公里外。一天赚200出头,两个手背被太阳晒伤,通红。费宇的土豆泥摊有流量,离学校也近。
看学弟老实,费宇约好隔天带他买菜洗菜,走一遍流程试试。学弟干活很快,张口闭口叫“宇哥”。不过,一起拖车出摊,费宇在前面拖,学弟在后面推,越推越快,碾了费宇的脚跟。体验装餐时又太慢,控制不住量,挖太多,土豆泥一下沾到了手上。顾客问钵仔糕有什么口味,学弟没记住。费宇抢过碗,直播也关了。
没几天就要走了,费宇可选择的人选不多。只试了一天,费宇还是决定将摊子交给老实学弟。多余的餐盒、雨棚,都可以便宜转卖,房子也能转租给他。
学弟清楚,“宇哥”离开,土豆泥的销量肯定下滑,买到性价比更高的土豆,出品量翻倍,才能赚钱。“宇哥”不收他转让费,不过,粉丝群只能借他用几天,发布出摊消息。以后,这些群只关于他和他的自媒体,学弟要攒自己的粉丝。
●费宇的出租屋一角。罗晓兰摄
4月11日下午,费宇去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拜访。他被带上30多层的一家保险公司,整层的超大办公室,地板锃亮,白领们装扮潮流,月薪是“五位数”。
在爆火后递来的橄榄枝中,这是最让他心动的一枝。代理毛江钿刷到他的视频,发来邀约,看中了费宇“出色的学习能力……自带流量的经历已无需刻意打造人设”,想让他一起做代理。
27岁的毛江钿轻声细语,说团队有海归、985/211研究生、律师、程序员、高管……费宇来参加过活动,被公司氛围吸引。进到办公区,两人朝一旁的干练女孩打招呼,叫“×姐”。毛江钿说,她偶然看到这个姐姐的自媒体,跟着跳槽过来。
大家都在跨行。干练姐姐以前是专业律师,运营“转行”方向的自媒体,过往经历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标签:985本硕,律师/法务→勇转外资销售。
毛江钿从985国际政治专业毕业,干过房地产销售,在律所实习一年,月薪三四千。刚入行保险3个月,她发现线上比线下卖得多。现在,她也在经营自媒体,说努力立自己的人设——具体没想清楚,但应该离不开名校和“转行”。
费宇还是拒绝了毛江钿。身边的同龄朋友,读研的、工作的,各有各的难。没有家庭支持,年轻人靠死工资不可能在城市买房安居,他还是觉得只有做博主,才能实现真正的躺平。MCN机构的青睐,点燃了他投身流量场的希望。
但他似乎受到启发,要立好“美强惨”的人设。离开这里后,他想拍摄一些转场镜头:转过身,双手指下方,放到成片里,用来放进视频,引出他的“悲惨”过往。
清明节,费宇摆摊累了,回家歇息。爸爸打牌到凌晨,输了四五百,和妈妈又拌了嘴。读大学来,他打造的光鲜亮丽的外壳,一再被原生家庭撕下。因为同样的事,有次妈妈将家里的东西都砸烂,爸爸将妈妈赶出门,说她敢回家他就拿刀砍。
他劝爸爸别喝酒,换个高薪安全的工作,劝妈妈别逆来顺受,都不听。“我一定不要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他重复了3遍,眼睛看着别处,有些湿润。
不过,他话锋一转,现在感觉还好,“反而可以把它(过往和原生家庭)当成我的利器”。之前有人建议他拍“人生十年”系列,“美强惨”的“惨”打出来,反差感更强。当时他不想袒露过去,拖延了半个月,只更新了两期大学时期“美”和“强”的一面——历数高考成绩、论文、学业、创业等方面的成功,配上满屏的奖状、证书、毕业照,以及旅游时各种姿势的帅气留影。
他现在给老家亲友发消息,让帮忙去他家租的旧房拍照片和视频,打算用来更新账号。曾经,这是他最痛恨的地方。筒子楼,一家人蜗居在职工宿舍,毛坯房一般,空间窄小而昏暗。他记得做卷子时开台灯,刺得眼睛流泪。厨房是在外面搭个板子,洗漱在楼道尽头的公共厕所。最受不了冬天,提着桶去厕所洗澡,旁边还有人在蹲坑。
放下手机,他又叹气,“难受,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家境还可以的形象立不住了”。之前卖土豆泥,他特意“穿得人模人样”。格子衬衫外套83块8,听穿搭博主推荐,在1688采购批发网买的。灰色休闲运动裤,也是80多块。没收入,他其实一年没买新衣服了。租的四室老房子,除了他都是川大的情侣。不到10平的房间,一侧堆满摆摊的物件。
被建议塑造“美强惨”人设后,他回溯刚起号时,其实也打了“惨”的点,只不过那时是“惨”在当下。除了导师的打压,还有摆摊时和城管“猫追老鼠”。现在,要“惨”过去了——以前他是锅盖头,戴厚厚的高度近视眼镜,长得瘦小,被霸凌,高年级同学喊“娘炮”,还被当着众人的面踹倒。
他很快自己想通,“以前我是一个素人……我在朋友心中什么样不重要。过去的环境有多差,才能凸显我走到今天付出了多少心血。”暴露自己是有好处的,他说,有很多机会找上来,也不怕有黑粉,有争论,流量更高。
●费宇在川大校园。罗晓兰摄
接下来,他想拍优质短视频,初步构想的方向有职业挑战和深度访谈——后者他更感兴趣,可以两者结合,体验中访谈——按他的要求,要常见的、底层的又能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的职业,DeepSeek推荐了环卫工、建筑工、搬运工、护工……
不过,自媒体之路没他想象的好走。“惨”的视频还没发出来,流量下降了,他想还是再摆摆摊,增加点曝光和关注度。4月25日,他在苏州第一次摆摊卖土豆泥,做了20斤,只来了几个顾客,都没认出他。
新的出租屋厨房太小,他独自忙活了12个小时。嘴巴干,累得没胃口,淋巴结、扁桃体、智齿都发炎,他几天里吃不下东西,瘦到了53公斤,是这几年最轻的体重。不过脸小了,更好上镜,他语气欢快,再坚持下,粉丝涨上去就好了。
五一假期,他回成都“娘家”转了转。学弟私自给土豆泥涨价1元,让他有些不愉快。费宇提前预告几次要复出,但摊子前的顾客还是少了,他数了数,最多时只有10人排队。“我真的过气了”,他感叹。(极昼工作室)
来源:娱记娱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