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8个月翻车,余承东4年熬出爆款 情怀派雷军要输给现实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2:07 1

摘要:“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5月10日,雷军的一条微博,把车圈的风吹得更猛了。

SU7风波背后,车圈讲的是实力,不是故事

“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5月10日,雷军的一条微博,把车圈的风吹得更猛了。

这位“国民老实人”,终于在人设最牢固的时刻,遭遇了信任塌方。

一边是小米SU7高开低走、事故频出,车主建维权群、怒斥“虚假宣传”;另一边,是余承东捧着问界M9坐稳30万+销量第一宝座,李斌悄无声息拉起“蔚来换电大网”,马斯克在降价边缘疯狂试探,比亚迪的万吨巨轮开往巴西。

只有雷军,孤独地站在互联网“情怀造车”残骸上。

这不是谁在落井下石,而是整个市场,在给小米讲一堂残酷的补课课:车圈,不是PPT能混的地方。

雷军28个月拼速度,余承东4年熬品质

**“雷军造车用了28个月,从0到交付。”**这句话听上去很燃、很互联网,但放在整个汽车工业里,怎么看都像是反常识。

余承东花了4年,才让问界M9真正出圈,一边重建鸿蒙生态,一边死磕智驾、内饰、品控;比亚迪十年磨一剑,从最早的F3到如今的“海豹”“腾势”“仰望”,几乎每个技术都自己啃。

而雷军呢?短短28个月,一口气上了三款车型,最高售价直奔35万以上。看似很燃,实则很悬。

连最基础的“碳纤维机盖”都能出错——贴皮冒充真材实料,还要等媒体拆车之后才公开致歉、限时改配。

这在余承东的语境里,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低级失误。你可以说华为嘴硬,但你不能说他们不专业。

工业品世界讲的是容错率,而不是“用户理解我”“粉丝包容我”。一辆车价值30万,不是买手机送个壳能搞定的。

车圈不是互联网,讲情怀不如讲交付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小米做手机时靠“厚道”起家,做汽车却被骂“割韭菜”。

SU7事故频出——刹车异响、转向失灵、紧急避障失败、空气悬架漏气……一边是用户的担心,一边是小米的“不回应、慢回应、模糊回应”。

当年雷军说,“小米只赚5%的利润”,如今车主却在问:“你们这车的安全,是不是也只用了5%的心思?”

而雷军还在情怀输出——“我就是个理工男”“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战”。问题是,车主不是来买你梦想的,是拿真金白银来买一辆能放心开回家的车。

华为余承东打的是硬仗,哪怕被网友骂“嘴硬”,人家M9卖得却很硬核;马斯克更狠,哪怕靠砍价砍到肉里,也要抢下“智能第一车”的定位。

只有雷军,还在车圈里讲老故事:初心、米粉、青春、热血。

对不起,车圈不听这些。他们只看销量、出险率、用户口碑。

2010年,雷军创业小米的时候,李斌已经做了易车网,余承东还在华为“刀山火海”里管手机,马斯克正拼命搞SpaceX和Tesla的融资。

他们都不是一夜成名的,但今天站在新能源红海里,这几个人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轨迹:

李斌信长期主义,亏到裤衩都没了也不砍换电,活下来了余承东信技术突围,硬怼高端内卷,靠M9撑起华为车BU马斯克信第一性原理,宁可降价也不做宣传,做的是工业极限效率雷军信粉丝经济,想用小米手机的路子快速打爆第一款车。

但结果告诉我们:造手机和造车,是两个物种。

一个是消费电子,一个是重资产工业;一个讲快,一个必须慢。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在这里水土不服,不管你喊多少遍“致敬保时捷”“挑战Model 3”,真出问题时,没人听你解释。

车主要的,是底盘扎实、软件稳定、宣传准确、交付准时,而不是微博热搜、情绪道歉和一次次危机公关。

PPT造车的尽头,是被工业体系反噬

这次“碳纤维盖板风波”,本质上是一次互联网语言与工业逻辑的全面碰撞

过去,雷军最擅长“定义”:高端旗舰、极致性价比、轻旗舰……这在手机圈玩得风生水起。

但在车圈,这种语义模糊的“定义权”,根本立不住脚。

你说“碳纤维”,就得真材实料,哪怕重量只有1公斤优势,那也得是货真价实的结构件,而不是一层“装饰贴皮”搞花活。

现在用户追问“是不是贴皮”“是不是热压成型”,小米一句“不影响功能”就想带过?
这不是糊弄消费者,这是在挑战整个行业的下限。

PPT造车的尽头,不是量产,是翻车。

雷军要补的,不是态度课,而是工程师的基本功

小米不是不能做车,雷军也不是不够努力,但今天这个局面,靠态度、诚意、微博发声是解决不了的。

汽车工业的底子,是极致的标准化、流程控制和工程师文化;不是靠热搜运营、用户情绪来“原地洗白”。

雷军不是输在初心,也不是输在梦想,他是输在低估了制造业的复杂性,以为手机圈那一套可以再玩一遍。结果现实啪啪打脸——“产品还没出圈,问题先出圈”。

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解释,不是营销,而是闭门补课,把所有“看不见”的产品问题,一条条对上标准、一颗颗螺丝拧紧。

这不是情怀的战场,这是硬实力的修罗场。

你觉得雷军还能扭转SU7的风评吗?你更信马斯克、余承东,还是雷军这一套“互联网+情怀”的打法?评论区见。

来源:斌说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