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以前,南宁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机械制造业近乎空白,仅有一些小手工业和机器修理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严保生(1917—?后为民建会员、自治区人民代表)和俞振华(事迹不详)在柳州合资经营华生电焊厂。同年12月,因南宁汽车运输行的需求,华生电焊厂迁至
一部城市工业缩略史,南宁机械厂
◎思恩编辑部(阿素拉)
(一)
1949年以前,南宁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机械制造业近乎空白,仅有一些小手工业和机器修理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严保生(1917—?后为民建会员、自治区人民代表)和俞振华(事迹不详)在柳州合资经营华生电焊厂。同年12月,因南宁汽车运输行的需求,华生电焊厂迁至南宁共和路十号营业。当时资金仅有450多元银元,其中固定资金250元,流动资金200多元,主要业务是焊接和修补汽车木炭炉、油桶及其他机件。
由于南宁电焊业当时仅华生一家,虽利润较高,但因南宁商业尚未完全恢复,生意有限。1946年,俞振华因看不到发展前途,与严保生拆股前往长沙。此后,严保生独资经营华生电焊厂,尽管条件艰苦,但随着战争形势发展,国民党军队军运频繁,汽车损坏激增,华生厂生意渐有起色。1947年,营业额约3000多元,纯利润达1800元。为扩大经营,严保生购置新设备、搬迁厂房至南环路100号,业务进一步拓展,与众多企业建立联系,还增添了人手。
1949年,面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带来的金融混乱、物价飞涨,华生厂以实物计算营业,保证盈利。解放军进入南宁后,宣布保护工商业政策,华生厂恢复营业,还承接了军用品焊接业务。1950年,华生厂迁至新民路,资金总额增加到8800多元新人民币。在1950 - 1952年期间,每年营业额约10000元,纯利润4000多元,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
1952年,南宁市机械修理业发展,共有90多家,多以修理汽车为主,但汽车修理业务僧多粥少,唯独华生电焊业务一枝独秀。同年夏,严保生当选市工商联常委和机器修造同业公会主委。这一年,南宁机械厂的前身——南宁市私营艺联机器修造厂,由4家私营小厂联合成立。1953年春,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华生和其他十三家厂店进行私私联营,成立基建联营铁工厂,华生投资二万元,占总投资额40%,严保生担任厂长。联营厂业务涵盖机器修理、加工、锻工、翻砂、电焊等,并接受五金公司的加工生产任务。
1955年,基建、福裕、振兴三间铁工厂和广安昌、昌鑫两间五金店,联合公私合营南宁铁工厂共同申请公私合营,同年5月获批,厂名定为公私合营南宁铁工厂,厂址位于新民路。党和政府对原工商业者量才录用,严保生担任副厂长。合营后,工厂主要生产打谷机、玉米脱粒机等农业机具及开展机修、电焊业务。由于厂址位于市区,不利于城市发展规划,且工厂自身发展受限,恰逢筹备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工厂获得拆迁和基建费用十万元,迁至天津路。在边生产、边基建、边拆迁的过程中,全厂职工齐心协力,完成搬迁并投入生产。
△1957年初,南宁铁工厂机械加工车间的工人们,在学习苏联科列索夫车刀法和乌蒙诺夫车刀法之后,工人在使用4刀旋风车削法加工机件。/《南宁百年图录》
△1958年6月27日晚,南宁铁工厂(今南宁机械厂前身)用已有设备土法炼钢/《南宁百年图录》
1958年,南宁铁工厂转为直属区机械局,更名为广西僮族自治区南宁机械厂,职工人数达1799人。工厂从来料加工和零星修理作业,发展为成批生产固定产品的机械制造厂。在1958-1960年期间,生产和技术取得显著发展,能够制造多种设备,如年产一千吨纯碱设备配套、甘蔗糖机设备配套、球磨机等,产品种类丰富,涵盖多个工业领域。
(三)
1965年,南宁机械厂试制成功195N型柴油机,1966年投产,这标志着工厂在柴油机生产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逐渐成为南宁市的重点国营企业之一。此后,工厂不断在柴油机研发和生产上发力,从1963年测绘永保田195柴油机,到1965年试制195S柴油机并于1966年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在柴油机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上不断改进。此后,陆续开发出S1100A、G180、G185等型号柴油机。这些柴油机凭借可靠的质量,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其中,“高峰”牌柴油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最高年产量达到17万台,是出口越南的免检产品,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凭借高峰牌柴油机,南宁机械厂成为全国农机行业“八五”“九五”出口先进企业,出口最高年份创汇达千万美元,连续多年在全国行业排序前三位,历史最高工业总产值达2.8亿元。
△机械厂老工人给毕业生讲授农机修理知识
△1975年5月,市革委会在南宁机械厂召开创办工人大学经验现场会。图为南宁机械厂工人大学的学员在学习。/《南宁百年图录》
△1981年,南宁机械厂柴油机装配车间。/《南宁百年图录》
1980年,柴油机产品销路不畅,南宁机械厂提出发展摩托车生产的设想,并得到地方政府支持。1981年进行选型,年底投入试制NJ50汽油机及摩托车,1982年3月首批样车试制成功,11月通过鉴定。NJ50摩托车在1981年9月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工业产品展览会,1983年荣获“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被中央领导誉为“广西一枝花”。1982年3月诞生的第一台金田牌NJ50型摩托车,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与智慧。1983年,南宁机械厂开始小批量生产这款摩托车,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
在八九十年代,拥有一辆金田牌摩托车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骑在路上回头率极高,甚至在当时的婚嫁习俗中,送一辆金田摩托的光彩丝毫不亚于现在送一套房。
△1983年7月,南宁机械厂研制的“金田”牌NJ50型摩托车投放市场,图为获奖的“金田”牌摩托车。/《南宁百年图录》
△80年代,南宁机械厂文艺宣传队乐队在为职工演奏 。/《南宁百年图录》
此后,南宁机械厂陆续试制NJ80、NJ100等型号摩托车及其配套发动机。1984年,南宁市经委批准成立“南宁摩托车制造厂”,作为南宁机械厂的分厂,以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摩托车生产。1986年,NJ80汽油机、NJ80摩托车和NJ100摩托车先后通过省级鉴定。1989年底,为NJ100摩托车配套的1E52F汽油机通过省级鉴定,1990年获广西新产品证书及广西工业新产品百花奖。金田牌NJ型系列二轮摩托车还荣获国家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自治区、南宁市的科技进步奖和百花奖等多个奖项。
除柴油机和摩托车外,南宁机械厂还生产柴油发电机组、锯石机等产品,丰富了企业的产品线。
△1991年,党委”一班人”深入车间检查生产情况 。
△1989年,南宁机械厂柴油机装配车间。/《奋进中的南宁 1949-1989》
△80年代,南宁机械厂广告。
△金田牌摩托车/《奋进中的南宁 1949-1989》
△金田NJ50型轻便摩托车。
△金田NJ80A型摩托车 。
△金田NJ100型摩托车 。
△南宁机械厂流动资金集资储蓄存单 。
(四)
1993年,南宁机械厂已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企业。全厂占地面积2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职工294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0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主要生产设备1194台,固定资产原值8366万元,净值5875万元,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资产基础。
在生产经营方面,1993年生产了11万台柴油机和一部分摩托车,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83亿元,实现利税1053万元,实现利润758万元。企业的产值、产量、效益、产品质量和工厂规模在全国同行中均名列前茅,在经营活动中被誉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1993年,南宁机械厂与泰国S.P.I公司在南宁市合资创办了南宁·益宾摩托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按照高水平、高起点、大批量的原则进行技术改造,第一期投资2955万美元。初期引进日本铃木公司的125摩托车和其四行程汽油机的产品技术进行生产,计划逐步生产100、150ml排量的各型号摩托车,到2000年形成年产2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能力。
同时,南宁机械厂还计划开发或引进车用多缸柴油机,目标是在2000年形成生产5万台多缸柴油机和15万台单缸柴油机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柴油机领域的市场份额。
(五)
另外,1972年成立了南宁机械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先后开设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铸造工艺与设备、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制2-3年,学员多为该厂在职职工,毕业后回厂工作。授课教师除厂内工程师外,还聘请广西大学、广西农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的教师。
1981年4月,经区教卫办批准,报教育部备案,学校更名为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设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专科),学制3年,国家承认大专学历,面向全区从成人高考中择优录取学生。截至1989年,该校已培养出130多名毕业生,这些学生在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学校有12名专职教职工,在校生37名,并新建了19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创建了实验室。
与此同时,南宁职业大学于1984年8月17日成立。1985年,学校搬到南宁机械厂。1986年10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南宁职业大学、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南宁市铸造厂合并,校址从市师范学校搬迁到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合并后,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实际不复存在。
(六)
辉煌时期的南宁机械厂,不仅生产成绩斐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工厂内设有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为职工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此外,南宁机械厂还出资创建了南宁桂西机电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八九十年代,南宁工业蓬勃发展,南宁机械厂效益出众,在市企业中名列前茅。1994年计划搞股份制时,职工和社会群众踊跃入股,第一年付息24%,第二年为20%。其生产的“高峰牌”柴油机是南宁手扶拖拉机的重要动力来源,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技术水平在当时也较为先进,例如1976年生产的南宁车床,到2010年左右仍能正常使用,除了轴承因时间久有磨损外,其他部件状况良好。
在那个年代,南宁机械厂宛如一个小社会,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从托儿所到高中,再到职工大学,一应俱全。厂区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食堂提供一日三餐,伙食令人怀念,大馒头、淋了黄皮酱的卷粉,都是人们记忆中的美味。生活区的球场常常播放投影,每周三及周末还会放映电影,为职工和家属带来了许多欢乐时光。
△南宁机械厂大门 。
(七)
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南宁机械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开始走向衰落。1998年,由于三角债问题、东南亚经营款项难以收回等原因,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职工只能拿到80%的工资。2000年,杭州人投资生产五象农用车,但这次合作以失败告终,不仅南机大亏,供应商也遭受重创,且五象农用车质量不佳。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但南宁机械厂在技术创新方面逐渐滞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摩托车市场,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而金田摩托车的技术却逐渐落后,销量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迅速崛起,进一步挤压了摩托车的市场空间。南宁市“禁摩”政策的实施,更是给南宁机械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禁摩”大背景下,金田摩托车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仅如此,整个农用运输车市场也在此时急速萎缩,南宁机械厂的两大主产品均被时代抛弃,企业经营越发困难。
2003年,金田摩托车停产,高峰牌柴油机的生产也交由南宁南机动力有限公司。同年,南宁机械厂改名为南机环保,开始向环保领域进军。虽然“高峰”电动扫地机的成功开发,让企业一度重燃希望,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往昔的辉煌已难以重现。2014年,企业改制分流裁员,被壮宁公司控制,后改称华数南宁机械厂。
企业没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产经营上,还反映在职工生活中。曾经热闹的厂区变得冷冷清清,许多厂房闲置,杂草丛生。工厂的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职工的收入也受到严重影响。据了解,旧改前的南宁机械厂,2020年左右,当时厂里一些有着30-40年工龄的老职工,每月工资仅1700元左右,生活较为拮据。
△2020年左右的南宁机械厂厂区/我是花儿姐 楼市花儿街 摄 。
△2025年的南宁机械厂/言葉写真館 摄 。
(八)
近年来,南宁机械厂的生产厂房开始进行多元化改造利用,逐渐转变为南机中药市场。这里不仅有中药材店铺、加工厂,还引入了咖啡店、东南亚料理店、摄影礼服店等潮流商铺。这些商铺的入驻赋予了老厂房新的活力,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使南宁机械厂成为西乡塘的“网红”打卡地。
2024年12月5日上午,南宁产投集团旗下园区投资发展集团在南宁机械厂召开相关会议,启动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用地约211亩,总建筑面积约14.77万平方米,改造后的厂区分为三大功能区,引进体育相关产业链,命名为 “南机1952动力工园”。一期2025年1月开工,建设综合球馆等;二期2025年2月开工,新建游泳馆等,预计2025年10月投入运营。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
本文参考:【1】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M]. 1994;【2】《中国内燃机工业年鉴》编委会编. 中国内燃机工业年鉴 1993[M]. 1993;【3】《中国摩托车工业史》编委会编. 中国摩托车工业史[M]. 1995;【4】余明炎主编. 广西高校概况[M]. 1989;【5】广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 第33辑[M]. 1992;【6】中共南宁市委统战部,中共南宁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南宁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0-1956[M]. 1993;【7】日改前的南宁机械厂:厂区没落,工人工龄30年工资1700 我是花儿姐 楼市花儿街 2020年10月12日;【8】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南宁市机械厂 拾拙记 拾拙记 2024年06月08日;【9】南宁机械厂,变了!南宁圈小分队 南宁圈 2024年09月23日。
来源:思恩府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