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上海一名聋哑网约车司机被曝在车内私自安装360度监控设备,偷拍两百多名女乘客视频,并配上低俗文字发布到网络平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这一事件不仅严重侵犯了乘客的隐私权和肖像权,也让人们对网约车行业的
近日,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上海一名聋哑网约车司机被曝在车内私自安装360度监控设备,偷拍两百多名女乘客视频,并配上低俗文字发布到网络平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这一事件不仅严重侵犯了乘客的隐私权和肖像权,也让人们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和乘客安全保障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事件的曝光源于5月9日,一名IP地址显示为上海的女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帖子,称自己乘坐滴滴网约车时,被身为聋哑人的司机偷拍车内视频。这些视频被上传至某短视频平台后,又被转载到另一平台,获得大量点赞。该女子是通过熟人告知,才知晓自己在车内的一举一动被记录并传播。更让她气愤的是,乘车时出于对聋哑司机的体谅,她还打赏了10元钱。据该女子透露,司机账号内两百多条视频全是女乘客的监控视频,标题诸如“黑丝小姐姐超养眼”“深夜女乘客的秘密”等,充满低俗暗示 ,部分画面甚至聚焦乘客隐私部位。
5月10日,当记者查询网传该司机个人账号时,发现其已清空账号的全部内容。但这一行为并不能掩盖他之前的侵权行为。滴滴客服对此事做出回应,明确表示车内录音录像是平台安装的,司机不允许私自安装录像设备,司机私自给乘客拍照或者录像都属于侵权行为,平台将去核实此事,若核实成立,会严肃处理。
从法律角度来看,该司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明显的违法侵权。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虽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未明确禁止网约车安装监控设备,但安装和使用过程必须遵循合法、合理、必要的原则,不得侵犯乘客隐私等合法权益。司机私自安装摄像头,窥探乘客隐私,将监控视频用于非法目的、泄露乘客个人信息,侵犯了女生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根据《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如果司机涉及大量偷拍视频,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女子因此遭受严重精神损害,还可要求司机和滴滴平台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此事件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许多网友表示“身体残疾不一定心理健康,也不意味着人老实”“当今社会一些人不值得可怜”,同时也呼吁平台加强审核,严惩违规司机。这起事件也让人们反思,为何此类侵犯乘客隐私的行为会屡屡发生?一方面,部分司机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触犯法律红线;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在监管方面也存在漏洞。尽管平台有明确规定禁止司机私自安装录像设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似乎未能有效监督和管控,对司机的背景审查和日常监管或许存在不足,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滴滴平台的处理结果以及该司机将面临怎样的法律惩处,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都为整个网约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隐私安全,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上,而需要平台、司机以及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相关制度,让乘客能够放心出行。同时,乘客自身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若发现类似侵权行为,要及时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来源:小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