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汶川地震的记忆,承载着无数个展现奉献精神、充满希望曙光与见证重生奇迹的动人故事。
文|韬钤深处
编辑|司徒夜
“5121428”是中国人的心痛瞬间。
汶川地震的记忆,承载着无数个展现奉献精神、充满希望曙光与见证重生奇迹的动人故事。
9岁的小林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的希望,在摇摇欲坠的教学楼废墟中将同学拖入“重生之门”。
如果人生是张考卷,林浩的答案总是出人意料:
废墟里该逃命?他选择逆行;
成名后该逐梦?他选择归乡。
他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呈现出这般与常规相悖的走向?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刚刚9岁的林浩和往常一样正在教室上课。
突然间,教室开始剧烈地摇晃,屋顶的瓦片纷纷掉落,墙壁也逐渐倒塌。
当老师大喊“同学们快跑”时,林浩和同学们刚跑出教室就被压在了狭小的砖石夹缝中。
但这位9岁的小朋友在绝境之中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作为班长,林浩扛起了保护同学的重担。
在被废墟所困时,他带领同学一起唱歌鼓舞士气,并主动安慰哭泣的同学。
安抚过同学的情绪之后,林浩发现自己被埋得并不深。
他冒着废墟坍塌的风险,用稚嫩的小手挪动倒塌的砖石。
成功爬出废墟时,他的双手已经沾满了血迹。
本以为,他会立刻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去寻找安全的庇护所。
但谁能想到,这小小的身躯里竟蕴藏着巨大的勇气与担当。
林浩在废墟上发现了一名晕倒的女同学,他没有一丝犹豫,拖着疲惫的身躯背起女同学。
他吃力地将女同学背到安全地带并交给校长。
紧接着,他不顾校长的挽留,冒着余震的风险再次冲进废墟。
他穿梭于废墟之间,一边呼喊着同学们的名字,一边用力地扒开周围的碎石和杂物。
终于,林浩于废墟之中再次救出一名同学。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同学背出废墟。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头部被砸伤,手臂严重拉伤。
但他丝毫不在意,他只觉得自己肩上的生命重于泰山。
救完同学后,林浩在满目疮痍的映秀镇中一直没有找到父母。
幸运的是,他的姐姐和妹妹都从废墟中成功逃生。
林浩拒绝了救助站人员的帮助,和姐姐、妹妹一同徒步走出映秀镇。
在经历了长达7小时的长途跋涉后,他们终于安全撤离到了都江堰。
事后,记者问林浩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救同学时,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因为我是班长啊!”
“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还要班长做什么呢?”
简短的两句话却震耳欲聋。
回想起自己的救人情景时,林浩面不改色,没有自豪,没有骄傲,只是一味的平淡。
他稚嫩的童声中,还带着几许乡音。
似乎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可值得宣扬的,而是认为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纯粹的信念诠释了责任的重量。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担当,让“班长”二字不再只是职务称呼,而是化作了跨越年龄与生死的承诺。
很快,林浩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国。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的人生轨迹即将发生转变。
汶川地震时,有很多少年英雄。
但林浩的事迹典型且最具有代表性。
于是,时任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的张艺谋拍板决定让他参加开幕式。
2008年8月8日,林浩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与篮球巨星姚明一同率领中国代表队步入鸟巢。
尽管他的头部还有伤痕,但他丝毫不怯场。
他走在姚明的身侧,迈着自信的步伐,手中的国旗猎猎作响。
入场完毕后,姚明将其抱在肩上。
林浩对着镜头自信挥手,此时此刻,“少年强则国强”得以具象化。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浩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我长大后要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将来要设计出永远不会倒塌的房子!”
他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担当,让人无法不相信,此子必成大器。
但此时林浩才九岁,人生还充满着变数。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了电影导演青睐的对象。
在鲜花与掌声中,他和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命运的轨迹在聚光灯下悄然转向。
当时的林浩,可谓是炙手可热的“童星”。
他出演了众多电影,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角色。
除此之外,他还涉足音乐领域,11岁那年就推出了首张公益专辑《有你在身旁》。
他频繁出现在镜头中,演艺活动越来越多,而他从课本上吸取到的知识越来越少。
有人说,林浩忘了初心,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即将成为“当代仲永”。
现实的剧情似乎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林浩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而是读的大专,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实在太大。
但没有考上清华并不丢人。
很多人小时候都纠结过是上清华还是读北大,是要当科学家还是航天员。
但在长大的过程中,爱好和梦想总是会变的,学习成绩也并非会如同儿时设想地那般优秀。
所以没必要因为这一点去谴责林浩。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浩逐渐意识到,演艺圈的生活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经过深思熟虑,林浩毅然决定回归家乡,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他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通过直播帮助老乡打开市场,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
他还担任了映秀镇团委副书记,在基层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发展事业的同时,他与一名西藏女子结婚,曾经的小英雄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2025年4月27日,林浩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们爱情的结晶即将诞生。
他生于平凡,最终归于平凡。
从奥运开幕式到田间地头,林浩的人生看似“高开低走”,实则是一场更深刻的成长。
他没有考上清华,却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扎根发芽;
他没有成为明星,却用直播让世界看到汶川的新生。
17 年前,他在废墟中扛起希望,成为众人心中的小英雄;
17 年后,他在生活的磨砺中成长为守护家乡的坚实栋梁。
成功不只在于站得有多高,也在于扎根有多深。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因为我是班长
央视网|2008红人榜:林浩
光明网|祝福!“抗震小英雄”林浩结婚了
来源:司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