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关税战没压垮这条鱼 广东茂名罗非鱼产业转型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5:13 1

摘要:在广东茂名,一条条肥美的罗非鱼正经历着从"出口明星"到"内销新秀"的转型阵痛。作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之一,茂名去年罗非鱼出口总值达24.4亿元。然而,今年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当地企业出口订单锐减,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这场"出口转内销"的突围战,

在广东茂名,一条条肥美的罗非鱼正经历着从"出口明星"到"内销新秀"的转型阵痛。作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之一,茂名去年罗非鱼出口总值达24.4亿元。然而,今年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当地企业出口订单锐减,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这场"出口转内销"的突围战,既充满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在茂名化州的一家罗非鱼加工厂,负责人黄晓霞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以前订单主要来自欧美,现在生产线空置率越来越高。"她告诉记者,出口受阻直接导致罗非鱼收购价下跌,连带着养殖户也忧心忡忡。

为打开销路,黄晓霞把目光投向了电商平台。她邀请采购团队实地考察,从养殖环境到加工流程全程透明展示,最终拿下千万元级别的订单。同时,她还带队跑商超、访餐饮企业,甚至带着样品上门让客户试吃。"国内消费者对罗非鱼认知度低,必须用产品说话。"目前,该企业内销占比已提升至35%,目标是在年内达到50%。

转型绝非简单切换销售渠道。在湛江吴川,从业23年的老牌出口企业负责人曹洛深有体会:"欧美市场要的是去刺鱼片,国内消费者却偏爱烤鱼、酸菜鱼等预制菜品。"为此,他的工厂专门升级生产线,推出针对不同区域的定制化产品,今年一季度内销额同比增长60%。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企业开始在产品形态上创新:有的开发罗非鱼丸、鱼肠等深加工品,有的联合餐饮品牌研发特色菜品,甚至尝试直播带货教消费者"一鱼三吃"。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我们埋头做出口,现在要教会国内消费者怎么吃罗非鱼。"

面对行业变局,茂名市政府正牵头打造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在高州的一个养殖基地,每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我们带客户看生态养殖,也去外地学习市场需求。"基地负责人说。

据悉,茂名已引进全球顶级种苗企业提升品质,培育10家加工龙头企业,并筹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消费数据,我们可以精准指导生产。"该市商务局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将组建专业经纪团队,打通从塘头到餐桌的直供渠道。

【观察】

这场转型背后,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从"代工出口"向"品牌内销"升级的缩影。罗非鱼要真正"游"进中国家庭,既需要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品,也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力。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言:"关税壁垒逼我们转身,但打开国内市场,或许能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及时烽火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