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0日,江苏徐州一场婚礼的接亲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画面中6名伴郎手持撬棍、扳手等工具,对着新娘家的防盗门“硬核操作”,不到10分钟便将整扇门拆卸下来,门框碎裂声与现场欢呼声交织,被网友戏称“接亲团秒变拆迁队”。这场引发百万转发的“暴力接亲”,让传
2025年5月10日,江苏徐州一场婚礼的接亲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画面中6名伴郎手持撬棍、扳手等工具,对着新娘家的防盗门“硬核操作”,不到10分钟便将整扇门拆卸下来,门框碎裂声与现场欢呼声交织,被网友戏称“接亲团秒变拆迁队”。这场引发百万转发的“暴力接亲”,让传统婚俗中的“闹婚分寸”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一、接亲现场变“工地”:防盗门5分钟被拆解
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接亲环节进行到“堵门游戏”时,新娘方亲友按惯例设置关卡,要求伴郎团完成唱歌、答题等任务才能开门。然而伴郎团在尝试未果后,突然从电梯间推出一个行李箱,掏出专业拆卸工具:“早就料到没这么简单,直接上‘装备’!”带头的伴郎一声令下,众人分工明确:两人用撬棍撬动门框,两人持扳手拆卸合页,另有两人用手机全程直播。
“砰”的一声巨响后,防盗门连带门套轰然倒地,扬起的灰尘中,伴郎团扛着大门冲进房间,高喊“新郎来接新娘啦”。新娘既惊讶又哭笑不得,而新娘父亲站在一旁略显尴尬,小声嘀咕:“这门是刚装的甲级防盗门啊……”现场视频显示,整个拆门过程持续约8分钟,期间有人提醒“小心伤着人”,但被欢呼声盖过。
二、网友两极分化:“热闹”还是“闹剧”?
视频发酵后,#伴郎团拆门接亲#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形成鲜明对立:
- 支持派认为“气氛到位”:“接亲就要这种热闹劲,一辈子一次的婚礼,别太较真”“新郎新娘都没生气,外人跟着操什么心”;
- 反对派直指“婚闹越界”:“这不是接亲是拆家,万一伤到老人孩子怎么办?”“传统堵门是互动游戏,拆门简直是暴力破坏”;
- 细节控发现隐患:“门框砸到地上时差点碰到小朋友,安全意识去哪了?”“拆门后怎么修复?难道让新娘家当场换门?”
更有网友翻出同款“接亲神器”链接,发现电商平台竟公然售卖“拆门道具套装”,包含迷你液压钳、便携撬棍等,商品详情写着“应对硬核堵门,接亲必备神器”,月销量超2000件,侧面反映此类“极端接亲”现象并非个例。
三、婚俗演变:从“文雅逗趣”到“暴力狂欢”?
民俗专家指出,传统接亲中的“堵门”起源于“拦门酒”习俗,意在考验新郎诚意,互动环节多为对诗、猜谜、做小游戏,讲究“热闹不胡闹”。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婚闹逐渐变味:从“新郎穿女装跳舞”到“伴郎被绑树上泼冷水”,再到如今的“暴力拆门”,接亲环节越来越趋向“重口味”,甚至出现安全事故——2024年山东某婚礼因拆门导致门框坠落,砸伤两名儿童;2023年广东接亲团用灭火器喷人,引发火灾警报。
“婚俗的核心是祝福,而非恶搞。”中国婚姻文化研究会理事李薇分析,“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化婚礼,却误把‘越夸张越有面子’当作潮流,忽略了婚闹的边界感。拆门行为看似活跃气氛,实则可能损害亲友关系,甚至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故意损毁财物’条款。”
四、新人态度成关键:热闹背后的隐性压力
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新郎王先生,他坦言“拆门是无奈之举”:“新娘家人设置的关卡实在太难,伴郎团说‘不拆门今天娶不走新娘’,想着一辈子就一次,咬咬牙同意了。”而新娘陈女士则表示:“当时确实有点懵,不过看到大家玩得开心,也就没计较。”但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修复大门的费用”时,两人均沉默不语。
业内人士透露,当下接亲环节常存在“隐性攀比”:男方为显“诚意”,女方为争“面子”,导致游戏难度不断升级。某婚庆公司策划师透露:“近半年接到12起拆门需求,新人普遍要求‘视频发朋友圈要够震撼’,甚至有客户指定‘必须拆真门,道具门不够刺激’。”
五、文明接亲倡议:热闹需有度,尊重是底色
随着舆论升温,多地婚庆行业协会紧急发布《文明接亲倡议书》,明确禁止“暴力拆门”“低俗恶搞”等行为,建议用创意游戏替代破坏性举动:“可以设计爱情问答、默契考验等互动,既能活跃气氛,又能体现新人感情,何必非要拆门砸墙?”
心理学专家则提醒,过度婚闹可能对新人造成心理压力:“婚礼应是两人幸福的起点,而非表演给他人看的‘热闹秀’。当接亲变成‘闯关游戏’,甚至需要动用工具破坏财物,本质上是对婚姻仪式的异化。”
截至发稿,视频中的新娘家已收到伴郎团送来的新门安装费,新郎在社交平台致歉:“本意是想让婚礼难忘,没想到造成不良影响,以后会注意分寸。”这场略带荒诞的“拆门接亲”,最终以闹剧开头,以反思收尾,留给人们的思考远不止于一扇被拆掉的防盗门——当传统婚俗遇上现代狂欢,如何在热闹与尊重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这场婚礼给所有人上的最特别“一课”。
正如网友“婚礼观察员”的评论:“真正的幸福不需要靠拆门来证明,两家人的笑脸和新人的真心,才是婚礼最美的风景。”当接亲的锣鼓声渐歇,但愿我们记住的不是被拆掉的大门,而是那句“余生请多指教”的温柔承诺。
来源:招财猫的小铃铛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