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浙检绿苑》杂志刊发文章《整点“花活” 打开脑洞 讲好普法故事》,讲述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文如下:
日前,《浙检绿苑》杂志刊发文章《整点“花活” 打开脑洞 讲好普法故事》,讲述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文如下:
整点“花活” 打开脑洞 讲好普法故事
陈佳囡 王菁
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
“检察官给我们学生讲一讲网络保护吧!”
“要怎样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呢?”
“如何合理使用网络,法律是不是也有规定?”
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问题备受社会瞩目。在“送法进校园”活动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师生们对网络安全普法的迫切需求。恰逢2023年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即将施行,一个创新的普法念头在我心中悄然萌芽:围绕该条例,打造一堂专为孩子们定制的网络主题法治课。
如何让普法形式更贴近孩子们的兴趣?我灵感乍现,将《西游记》的经典角色融入其中,让唐僧师徒化身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巧妙设置场景,将网络素养提升、网络沉迷防治、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保护四大核心要点寓教于乐。这堂“法治版西游记”课堂,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法律知识也悄然入心。课堂反响热烈,众多学校纷纷预约,让我应接不暇。
于是,我便想将这堂课录制成一个法治网课,便于各学校播放观看。我找到宣传部门的同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创意很不错,我们今年正计划制作一个新媒体作品,可以考虑做成一个微动漫。”同事十分支持我的想法,与我一拍即合,当即便开始设想如何细化脚本,制作成微动漫作品。
然而,创作之路并非坦途,多次讨论与修改文案后,我们仍感有所欠缺。幸得一家动漫制作公司的点拨,他们建议以牛魔王与红孩儿或李天王与哪吒的亲情关系为蓝本,增强故事的冲突性与可看性。
我们大胆创新,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陈塘关,让李靖、哪吒等神仙家族接轨网络时代,并巧妙融入角色间的矛盾冲突,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哪吒因“怀胎三年”的独特经历易上“热搜”,木吒遭遇网络诱导打赏困境,龙太子顽劣散播他人隐私,龙王护犊子却未能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这些情节,既贴近现实,又充满奇幻色彩。检察官则运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释法说理,解决神仙家族的烦心事。台词设计既符合人物时代特点,又不失幽默生动。
故事框架已经形成了,那么动漫形象又要怎样呈现?几经周折,我们与动漫制作公司紧密合作,不断调整与优化,终于打造出萌态可掬、服饰华丽的神仙家族形象。配音与动画细节的挑剔打磨,更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媒体创作的不易,但一切努力都为了作品的完美呈现。终于,在2024年12月,我们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神仙也有烦心事之网络篇》在第九届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微动漫类全国“十佳作品奖”,这是我院普法作品中的最高荣誉。这份喜悦,是对我们匠心筑梦的最好回馈,但绝非终点。
制作优秀的新媒体作品,需要无尽的创意与不懈的努力,更需要用心用情去打磨。我们将继续前行,在普法道路上绽放更多光彩,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来源:绍兴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