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轰鸣到数字跃动,杨浦百年基因破茧新生 | 数字蝶变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4:38 1

摘要:杨浦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到了2024年,杨浦再次创造了全市的“五分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年营收超过3000亿元,总量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后,是杨浦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布局与持续投入,数字经济

编者按:杨浦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到了2024年,杨浦再次创造了全市的“五分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年营收超过3000亿元,总量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后,是杨浦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布局与持续投入,数字经济正成为杨浦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

黄浦江畔,杨浦以百年工业基因书写城市传奇。从机器轰鸣到数字跃动,杨浦以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层逻辑,完成“工业肌理”向“数字云带”的蝶变,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鲜活样本。

百年工业基因:

从“工业摇篮”到“城市底片”

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镌刻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密码。杨树浦水厂的“哥特式城堡”仍在向城市供水;上海船厂百年船坞静卧江畔;上棉九厂的锯齿形厂房化作艺术空间——这里曾诞生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87处工业遗产构成全球罕见的连续工业遗产博览带。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成为解码城市更新的钥匙,更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摇篮。

“绿之丘”将烟草仓库变为空中花园,螺旋阶梯与绿植平台重构空间美学;杨树浦电厂煤灰仓转型灰仓艺术空间,净水池化身零碳咖啡馆;永安栈房旧址西楼变身世界技能博物馆,明华糖仓承办国际艺术展……设计师章明提出“底片叠加”理念,让工业遗迹成为城市记忆的活态载体。

通过“全要素保护”机制,杨浦不仅保留建筑外壳,更以数字化手段抢救2000余张历史图纸、1500张历史照片,完成20万字口述史记录,让机器轰鸣与工人群像在《杨浦百年·工业印迹》纪录片中重生

动能转换密码:

数字经济重构产业坐标系

当工业产值占比的“五分之一”转变为数字经济营收的“五分之一”,杨浦的产业坐标系已完成本质跃迁

2024年,全区数字经济企业总量达8225家,税收贡献占比超40%,营收占比突破60%,在线新经济企业占数字经济企业总数超60%

“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构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美团无人机在黄兴公园实现分钟级配送;千寻位置融合北斗导航与云计算技术;哔哩哔哩、抖音集团在老厂房中孵化新业态。

数字经济的爆发力源于创新生态的厚积薄发。杨浦拥有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0家上海市工程中心,培育出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揭牌运营,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汇聚复旦、同济等高校研发力量。

政策工具箱持续升级。“杨数浦”数字服务超市上线“3+1+N”服务矩阵,140名企业服务管家精准对接需求,首席服务员制度覆盖重点企业。这种“大学+大厂”“科创+场景”的融合模式,使区域“双创”指数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深层逻辑重构:

空间革命催生发展范式转型

杨浦的蜕变不仅是产业更替,更是一场发展范式的系统重构

在物理空间层面,工业遗迹与数字基建形成时空对话。长阳创谷由中纺机老厂房改造而成,集聚200余家高成长企业,集聚了2.5万创新创业人才;互联宝地保留上钢二厂红砖烟囱,引入京东达达等数字经济龙头;上海锅炉厂旧址规划建设创智中心,毛麻仓库变身数字艺术展馆。

在治理维度,“五全工作法”构建保护利用闭环:文物数字管理平台实现“一屏统管”,四级安防体系年巡查超2万次;《示范区深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落户,打造文物主题游径与16条微旅行线路。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全民参与机制——滨江治理联合会收集民智孵化“金点子”,“文物保护进课堂”培育下一代守护者,“人民·秀带”直播间让2200万人次成为城市叙事者。

从杨树浦路的蒸汽机到黄浦江畔的无人机,从纺织车间的梭子声到B站弹幕的破圈力,杨浦用两个“五分之一”丈量出百年城区的进化轨迹

当工业文明的血脉注入数字基因,这里不仅完成了“锈带”向“秀带”的空间重塑,更探索出一条历史文脉、科技创新、民生福祉交织的城市转型之路。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杨浦正以新旧动能的化学反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区的实践样本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