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子父母”后,我“原谅”了我的妈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5:08 1

摘要:在抖音平台有一个账号,叫“和女儿分享日常”。出镜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总是笑脸盈盈的,对镜头喊亲爱的“儿子”、“女儿”,最近还好吗?

“电子父母”:为娃娃们造一场甜甜的梦

在抖音平台有一个账号,叫“和女儿分享日常”。出镜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总是笑脸盈盈的,对镜头喊亲爱的“儿子”、“女儿”,最近还好吗?

视频的内容更让人感到有爱,暖心。百万年轻人都在评论区中喊他们“爸爸妈妈”。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在镜头中对屏幕前“女儿”们无条件的支持和“撑腰”。

不少网友称最初刷他们的视频时,并没有太强烈的感受,但随着参与观察的深入,也慢慢掺杂进了自己的真情,不时也会为视频中突然冒出的一句关心而落下泪来。

他们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跟“儿女”唠家常,教“儿女”生活技能,对“儿女”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他们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宝贝,今天没受委屈吧?累不累啊?”

会叮嘱“孩子”:“希望我的宝宝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会带着“孩子”逛超市:把“孩子”放进购物车里,买巧克力、AD钙奶、爽歪歪、果冻包包。

会鼓励“孩子”:“最近压力很大吧,放松点,世界是大胆者的游乐场。”

会安慰“孩子”:“你已经很优秀了!”

他们温暖的笑容和宠溺的语气,似乎可以治愈一切糟糕的情绪,很多孩子前来“疗伤”。

评论区有人委屈求理解,有人崩溃求慰藉,有人撒娇求表扬,有人许愿求被爱……

这对在深圳打工的“电子父母”,他们蜗居在十平米出租屋,却教会全网孩子:爱的珍贵从不在于形式完美,而在于愿意为对方变得更好的心意。

视频中他们会对孩子们嘘寒问暖、会关心孩子们心情为何失落、面对孩子的优点会拼了命的夸赞,从不吝啬对孩子的美言。

他们不会去追问孩子飞得高不高,却时刻关心着孩子飞得累不累。

母爱的时差里,笨拙比精明更动人

在“电子父母”评论区,最扎心的留言往往是:“原来父母可以这样温柔”。

但真正触动人的,是那一天深夜刷到的特别直播——现实中的母亲们集体连线学做电子妈妈

她们对着提词器练习说“宝贝辛苦了”,紧张得鼻尖冒汗的样子,让二十万观众集体破防。

这或许揭示了母亲节的深层意义:不是要在完美无瑕的亲情幻象中自我感动,而是在看见与父母的“代沟”后依然选择搭建理解的桥梁。

当代年轻人总抱怨父母学不会“情绪价值”,却常常忘记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都要花三个月。

张阿姨今年五十多岁,总被女儿吐槽“扫兴”,她上周偷偷注册抖音学做芋泥波波奶茶,只因女儿朋友圈提过一句“网红奶茶真好喝”。

其实,在母爱的时差里,笨拙比精明更动人。

此刻点开母亲的对话框。她刚转发完《常吃五谷杂粮的十大好处》,又补了条59秒语音:“上次你说睡不好,妈托人买了野生酸枣仁......”。

原来真正的母爱,早在我们追逐虚拟温暖时,就默默长成了玉兰树的形状——那些粗糙的叮咛是枝干,笨拙的关心是叶片,而深埋地下的根,永远朝着儿女的方向生长。

这个母亲节,或许我们可以少刷几条“电子父母”的视频,转身教妈妈发个拥抱的表情包。

毕竟最珍贵的情绪价值,从来不在云端,而在推开家门时那盏永远亮着的灯里。

今天母亲节,发条消息,打个电话,无论妈妈在不在身边,记得说爱她!

来源: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