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两万亩钵体育秧惠农政策落地 群众种粮热情高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5:05 1

摘要:初夏,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育秧基地内,标准化秧盘如绿毯般铺展,农户有序领取秧苗。今年,政府每亩补贴170元育秧费,总计为群众节约340万元,激发了夏种热情,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初夏,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育秧基地内,标准化秧盘如绿毯般铺展,农户有序领取秧苗。今年,政府每亩补贴170元育秧费,总计为群众节约340万元,激发了夏种热情,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大河村育苗基地,农技干部正逐一核对农户身份、种植面积,登记秧苗领取量,确保补贴精准发放。农户们穿梭于秧盘间,精心挑选壮苗,或肩挑、或驾驶电动三轮车,将一盘盘碧色希望运往水田。

“我家种植3亩水稻,政府说秧苗1亩是250元,政府每亩补助170元,我们一亩才80元,这个政策很好的。”大河镇大河村群众韦仕充说。

钵体育秧技术以“精准播种、无植伤、立苗快”见长。通过钵苗播种机,种子均匀嵌入特制秧盘,补苗率降低12%,秧苗根系完整、带土移栽,机插效率提升30%,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

“我们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健壮整齐、抗逆性强,带土移栽护根保苗,既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又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大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罗雪梅说。

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紧扣中央一号文件“稳面积、提单产”要求,构建“政策+技术+服务”三位一体保障体系:通过“订单农业”锁定2万亩钵苗育秧面积,政府补贴占比68%,全县共建立8个农技服务站,开展机械化育秧、无人机植保,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三都香米”品牌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商超。

“2025年,我们将钵体育秧与稻鱼共生、稻油轮作结合,力争水稻单产再增10%。惠农政策正从‘纸面’上落到‘田间’,让群众的‘钱袋子’和‘米袋子’实现双丰收。”三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敏说。

近年来,三都县把粮食稳产保供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锚定“稳面积、提单产”目标持续发力。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坚定农户种植信心;大力推广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同步做好农民培训、技术服务、产销对接、品牌打造等服务工作。有效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广

通讯员 周忠能 欧圣兵 张岑芳

编辑 袁绍阳

二审 方亚丽

三审 张发扬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