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国饭骂中国人?人民日报的“惩罚”,让这个白眼狼从内娱消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5:17 1

摘要:女演员李凯馨最近真的是焦头烂额,她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口嗨”骂了两句罢了,谁知道惹来了内娱的抵制,就连官媒都出手“惩治”她。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吃着中国饭,骂着中国人,“白眼狼”家族再添一员猛将!

女演员李凯馨最近真的是焦头烂额,她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口嗨”骂了两句罢了,谁知道惹来了内娱的抵制,就连官媒都出手“惩治”她。

令网友惋惜的是,李凯馨出演的电视剧《赴山海》面临着无法播出的风险,这可真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据说是李凯馨前助理甩出的一段录音,将这个隐藏许久的“暴雷”给曝光了。

这段录音十分炸,其中一个女声用中文毫不客气地吐槽来中国拍戏就是为了“捞金”,然后还对所有中国人出言不逊,仿佛她自己多么高贵一样。

要知道,这位出生在中国台湾,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演员,早年凭借《九州海上牧云记》里灵气逼人的少年苏语凝、《暖暖请多指教》里的甜美形象,可是在内地圈了不少粉,路人缘也一直不错。

谁曾想,这甜美背后可能藏着另一副嘴脸,录音一出,舆论哗然。

李凯馨和她的工作室火速跳出来否认三连,声明录音纯属“伪造”,还特意强调对中国“完全是热爱而且充满感激的”。

可惜啊,空口白牙的声明缺乏实锤,压根儿没能浇灭熊熊燃烧的质疑之火。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熟悉她的粉丝听完录音,竟然表示里面提到的买吉他、买包包等生活细节,真实到让他们难以相信是编的。

这下可好,否认声明反倒像是在火上浇油。

更猛的料还在后头,那位爆料的前助理可没打算就此罢休,继续加码指控李凯馨私下里没少用“捞金”这类词儿形容中国市场,甚至还抖落出她“知三当三”等更劲爆的个人品行问题。

一时间,李凯馨苦心经营的清纯人设,像是被投入了碎纸机,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还别说,李凯馨还真的“黑料”多多呢,她早在之前就在社交平台“作妖”了。

就在不久前,她在社交媒体上庆祝春节时,用的是“HappyLunarNewYear”,而不是更具文化指向性的“ChineseNewYear”。

这事儿在当时就让一些网友心里犯嘀咕,觉得她是不是有意在模糊春节的中国文化属性,甚至有人把这和当年大英博物馆宣扬“韩国春节”的幺蛾子联系到了一起。

当时或许还有粉丝替她辩解,说是国际通用说法,不必上纲上线。

可如今,“捞金录音”这么一闹,再回过头看她当初的用词,不少人恍然大悟:这哪是无心之失,分明就是“两面派”作风早就埋下的伏笔啊!

一边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一边又在文化认同上含糊其辞,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李凯馨这一跤摔得不轻,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恐怕就是她参演的重点项目,古装武侠大剧《赴山海》了。

这剧来头可不小,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小说,导演是业内名家,男主角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成毅,女一号则是自带流量的古力娜扎

李凯馨在剧中明明是女二号,但网上的爆料满天飞,称她的戏份比女一号娜扎还要吃重,甚至有说法是剧组明摆着要用成毅和娜扎给她“抬轿”,力捧她上位。

《赴山海》投资超过3个亿,在腾讯和爱奇艺两大平台的预约量早就突破了700万,眼瞅着就是一部奔着爆款去的作品,原计划这个月20号就要和观众见面。

结果呢?

李凯馨的负面新闻像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把剧组浇了个透心凉。

现在这剧能不能按时播出,都成了个大大的问号。

丑闻一曝光,《赴山海》剧方反应那叫一个快,官方微博上所有提到李凯馨名字的宣传物料删!

相关的海报和片花,P掉或者剪掉,务求将她边缘化处理。

可问题是李凯馨的角色戏份重,贯穿主线,想彻底剥离谈何容易?

用AI换脸?成本高不说,效果也往往一言难尽。

重拍?那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和金钱成本都难以估量,还极有可能把剧情改得七零八落。

一部万众期待的大制作,就因为这么“一颗老鼠屎”,眼看要变成一摊“烂摊子”,3个亿的投资,难道真要打水漂了?

对于李凯馨这种行为,官方媒体的反应迅速且态度鲜明。

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毫不犹豫,直接就删除了所有和李凯馨相关的内容,这一举动表明了立场。

北京日报更是直接发表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行为,决不能惯着!

地方媒体如长江云新闻等也纷纷跟进,强调对这类不当言行必须“零容忍”。

就连新加坡本地媒体《今日报》也没放过她,批评她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新加坡艺人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

网上对她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做派普遍感到出离愤怒。

想想也是,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享受着万千宠爱,背地里却如此不堪地诋毁中国和中国人民,这不就是典型的忘恩负义“白眼狼”吗?

“封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李凯馨这档子事,在娱乐圈里还真不算独一份。

这些年,因为艺人私德败坏、立场翻车或者违法犯罪,导致整个影视项目跟着遭殃的倒霉事儿,简直是层出不穷。

远的有当年张娜拉一句“没钱就去中国”的嚣张言论,近的有某些加拿大籍艺人因为涉嫌违法犯罪直接被送进去了,还有些艺人偷税漏税被罚得颜面扫地。

如今像李凯馨这种立场模糊、言行不一的“双面人”也开始浮出水面,怎能不让公众对内地娱乐圈的选角眼光和风险控制能力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刑警的故事》被迫AI换脸,结果播出来效果尴尬得让人脚趾抠地。

《突围》、《风雨送春归》这些剧,也都是因为个别演员的问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

一部剧的诞生,背后是多少幕后工作人员日日夜夜的心血,是无数观众翘首以盼的期待。

可为什么资本在追逐流量明星带来的短期利益时,就偏偏能对艺人的背景审查和品德考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难道非要等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让成千上万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伤了亿万观众的心,才追悔莫及吗?

公众人物,既然享受了远超常人的名气、利益和关注度,就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言谈举止上给大众做个好榜样。

有识之士早就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更严格的艺人背景调查机制,从源头上就把这些“定时炸弹”给筛出去。

而作为观众,或许也该擦亮眼睛,“用脚投票”,坚决抵制那些有劣迹的艺人和他们参与的作品,别再傻乎乎地为“白眼狼”买单了。

翻看李凯馨过往在社交平台上的种种,大多是清新漂亮、自信聪慧、阳光健康的形象。

如今却被扒出父亲曾因吸毒服刑、母亲权怡凤也曾因殴打出租车司机被控并有精神疾病记录的复杂家庭背景。

这些是否对她的人格养成造成了影响,外人不好妄加揣测。

但眼下,面对汹涌如潮的舆论和官方掷地有声的态度,她在中国的演艺之路,恐怕是真的要走到头了。

这场风波,能否真的给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敲响一记警钟,带来一些真正的改变?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2025年05月12《日中广联演员委回应李凯馨辱华争议》

来源:修竹史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