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称,他不会为了开启谈判而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请问,目前中美双方距离进行谈判还有多远?发言人表示:事实上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称,他不会为了开启谈判而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请问,目前中美双方距离进行谈判还有多远?发言人表示:事实上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加税,并对中国船舶下手,导致美国消费者处境艰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美国来自中国的进口量急剧下降。多名业内人士警告说,几周后,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上涨和某些商品短缺的局面。美国物流和货运代理公司Flexport首席执行官瑞安·彼得森表示,一些零售商选择付费将产品储存在中国仓库,而不是进口到美国,因为这样比支付关税更便宜。
中美贸易战即将一个月,离谱的事情却还没结束,在中方勉强同意接触与对话之后,特朗普却又狮子大张口,宣称除非中美进行正式谈判,否则美方不会降低对华关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料萎缩0.3%,是三年来首次下滑;而3月份的贸易逆差更是高达140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凸显美国企业紧急避险的焦急心态。中美在瑞士的经贸会谈充其量只能算接触,不等于谈判也不意味着让步。
特朗普(资料图)
美方对全球发起关税战后,既没能纠正贸易逆差,也没能重振制造业,反而导致本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企、企业外流和社会矛盾加剧,白宫试图炒作“中国威胁”,增加国防预算转移矛盾无果,后又试图借关税谈判,利诱别国在对外贸易中孤立中国,也是孤掌难鸣。迫于现实压力,美方换了打法,一边提出90天的“关税豁免”缓解经济压力,一边频繁散播“中美已通话”、“中方希望重返谈判桌”的假消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平台释放“中美需合作稳定全球经济”的信号。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也是明确表示,自己对于此次和中方的会谈能不能达成协议其实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因为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自己此次和中方接触,最重要的目的其实只是缓和和中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得不说,虽然贝森特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中美之间的“关税战”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十分复杂,牵扯利益巨大,确实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接触谈判能够解决的,不过从其这番表态中我们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其似乎也受到特朗普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早已经叫苦不迭,婴儿用品价格因关税上涨30%,连特斯拉CEO马斯克都公开抱怨供应链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多次警告,关税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重新推高通胀,全球经济的未来取决于中美会谈。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种焦虑,会谈消息一出,道琼斯指数期货立刻上涨0.6%,纳斯达克期货上涨0.8%,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很快被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冲淡,摩根大通预测,如果关税战持续,中国对美出口可能下降80%。
回顾美国近年来的政治操作,利用模糊的谈判预期转移视线,早已成为美国政客的惯用伎俩。在关税战引发的经济冲突中,美国多次通过发布未经证实的谈判“进展”,试图安抚因物价上涨而怨声载道的民众。面对美国的频繁喊话,中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战略定力,这次同意与美国展开谈判,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原则问题上做出让步。事实上,中国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中国需要评估美国的谈判诚意。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
来源:迹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