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系列展览成果回顾(二十)丨“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图录及创意互动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1:01 1

摘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1年启动以来,汇聚20余个学科、400余位专家二十余年的学术成果,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1年启动以来,汇聚20余个学科、400余位专家二十余年的学术成果,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共识。

如何让学术圈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的这种共识走进公众视野,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早期中国”系列展览及其多个配套子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不仅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示和传播,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产品。在“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收官之作“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开展之际,我们择其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跟大家进行回顾与分享。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以下简称“玉韫·九州”展)是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原创展览,于2023年1月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顺利开展。该展览是近年来国内涉及玉器展品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主题最宏大的一次展示。“玉韫·九州”展还入选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共同主办的2023 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为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传播分享文化成果,本次展览也编辑出版了这本与展览同名的《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大型图录及《和小姐姐一起来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玉韫·九州”创意互动书》。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以下简称《玉韫·九州》)是配套陕历博组织举办的“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的同名研究型图录。

全书共76万余字,433页,由策展人总括性序言、学术研究论文、展览巡礼以及玉器文献目录四大部分构成。《玉韫·九州》集学术性、科学性、科普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通过九位知名专家撰写十万余字学术专文,四百余幅多角度高清文物图片,聚焦中华文明起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挖掘史前玉器深邃的文化内涵,阐明早期玉器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玉器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华文明从何而来。

该书除完整收录同名展览大纲文本外,还精心挑选展示了340件(组)文物,其中包括一些首次亮相的新面孔,如襄汾陶寺、西安太平遗址相关文物,以及部分深藏在陕历博库房中的石峁玉器精品;还包括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展的代表性文物,也一并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由策展人亲自导读,在代序中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展览缘起、“早期中国”三部曲等内容构建的学术依托,尤其是对“玉韫·九州”展览的内容阐释最值得关注,介绍了如何提炼展览主题、梳理叙述重点、如何组织展品以及构建叙事文本。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的出版既是对数十年史前玉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也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普及与推广,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和小姐姐一起来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玉韫·九州”创意互动书

《和小姐姐一起来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玉韫·九州”创意互动书》是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玉韫·九州》的互动阅读版,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玉韫·九州”策展团队基于项目式学习教育理念,为9-14岁青少年及广大博物馆爱好者撰写。读者可以通过指南了解策展工作,阅读手账风格玉器小百科,获得知识,完成互动,最终策划自己的展览。沉浸式体验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将以"实习生"视角带你探索史前玉器奥秘,看史前先民如何切磋琢磨,将天地密码镌刻美玉,窥见中华文明基因密码。“玉韫·九州”策展团队将从确定选题开始,教你如何收集资料、选择展品、撰写大纲到展览实施的八大步骤,配套丰富贴纸材料包,带领读者边玩边学。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