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8万亩麦田泛起金色涟漪。5月9日,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内,150余亩“蜀麦1963”迎来测产时刻——亩产高达584.3公斤,较去年增产60公斤!负责人杨福明难掩喜悦:“好品种、好技术、好管护,三管齐下造就了这份
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3.5万吨小麦颗粒归仓
图源:今日崇州
在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8万亩麦田泛起金色涟漪。5月9日,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内,150余亩“蜀麦1963”迎来测产时刻——亩产高达584.3公斤,较去年增产60公斤!负责人杨福明难掩喜悦:“好品种、好技术、好管护,三管齐下造就了这份沉甸甸的丰收。”
图源:今日崇州
田间,多台收割机穿梭如织,脱粒、除杂、秸秆粉碎一气呵成;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指着满载而归的运粮车笑道:“全程机械化让种田更轻松,今年我们合作社亩产增加50公斤!”
图源:今日崇州
目前,崇州正以“五良融合”模式加速农业现代化,预计5月20日前全面完成小麦收割,总产量预计达3.5万吨,稳守成都平原“产粮标杆”地位。
环城生态区
科技赋能“动态监测+灵活调度”
图源:红星新闻
同一时间,成都环城生态区的丰收战鼓擂响。天府绿道公司采用“一割到底”机械化作业,上百台农机轮班上阵,损耗率同比大幅降低。针对不同地块特性,秸秆或打包离田或粉碎还田,实现资源循环与土地养护双赢。
图源:红星新闻
“动态监测+灵活调度”模式让采收更精准:无人机实时扫描农田,农机队伍弹性排班,确保“成熟一片、收割一片”。工作人员同步记录小麦、油菜生产数据,为来年选种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烘干后,油菜籽化身“双优菜籽油”,预计6月端上市民餐桌,演绎“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故事。
双流万亩油菜田
“两段式收割”亩产增40斤
图源:双流发布 摄影:刘婷
在双流区黄水镇,金黄的油菜田里上演着“抢收大戏”。成都勇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创新采用“两段式收割”技术:八成熟时收割晾晒,三天后再捡拾脱粒。
经理张勇算了一笔账:“亩产超300斤,较传统方式增产40斤,还为水稻插秧抢出5天农时!”
图源:双流发布
空港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内,10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日处理能力达160吨。经过初筛、烘干、二次过滤的油菜籽自动称重包装,部分将榨成浓香菜籽油,部分销往市场。
双流区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赵志强透露:“全区3.5万亩油菜预计5月中旬收割完毕,平均亩产330斤,科技种田让‘花香’真正变成了‘油香’!”
从北斗导航的精量播种到无人机植保,从智能烘干中心到全产业链追溯,成都平原正以规模化种植、科学化育种、智能化管理、体系化服务,书写新时代“天府粮仓”的答卷。这片土地上,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对“粮食安全”的坚守,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科技兴农的光芒。
今日互动话题
#你心中的丰收季是什么颜色?#
是金黄的麦浪?
是翠绿的稻田?
还是火红的辣椒?
留言分享你的丰收记忆
来源:掌上金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