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来“贴贴” 潮剧经典《益春》苏州开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6:09 1

摘要:“益春嘴飞飞,我哩目花花!”随着这句充满潮汕市井烟火气的经典唱词响起,作为“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第四部展演剧目的潮剧经典《益春》,5月10日下午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启江南首秀。

“益春嘴飞飞,我哩目花花!”随着这句充满潮汕市井烟火气的经典唱词响起,作为“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第四部展演剧目的潮剧经典《益春》,5月10日下午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启江南首秀。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当婉转的潮州方言唱腔与苏州园林的雅致氛围相遇,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就此展开,而剧中女主角益春的智慧与果敢,成为这场演出的亮点。

经典剧目重现,演绎女性智慧传奇

《益春》以海阳县千金黄五娘与世家子陈三的曲折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冲破封建桎梏的姻缘故事。剧中,婢女益春不仅是男女主角爱情的“红娘”,更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次化解危机。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权贵势力的阻挠,益春以“以桃代李”的妙计周旋于各方之间,最终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益春是一个有胆识、有智慧,敢于与封建对抗的女性。”益春的扮演者黄学嫩在采访中表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请教了前辈,查阅了大量资料,希望能将她身上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展现出来。”在黄学嫩的精彩演绎下,益春不再只是传统戏剧中单纯的配角,而是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生动诠释着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潮剧团团长黄奕凯表示:“传统戏我觉得还是得守正,守正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对这些传统戏按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版本进行复排,同时也创排了一些创新剧目,以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观。”他还提到,为了打破语言障碍,剧团通过字幕、肢体语言和音乐表现,让更多人了解潮剧,剧团同时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新一代观众。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作为展演季的重要参演剧目,《益春》以其传统的唱腔、优美的唱词以及演员们惟妙惟肖的演绎,让戏迷们如痴如醉。剧中融入潮州剪纸艺术、广济桥与牌坊街等潮州地标元素,舞台布景宛若一幅流动的潮州风情画,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仿佛跟着唱词游览了韩祠橡木、金山古松等潮州名胜。

苏潮两地文化交融,友谊源远流长

此次《益春》的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彰显了苏州与潮州两地艺术交融的深远意义。潮剧中的“苏锣”乐器与苏州评弹的丝竹之音遥相呼应,从宋元南戏到现代舞台,共同谱写着守正创新的戏曲篇章。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黄学嫩曾于去年到访苏州,她回忆道:“去年苏州文联与潮州文联举办活动时,我就来过苏州,当时演了潮汕有名的折子戏,反响很好。一位苏州朋友告诉我,他觉得潮剧很容易理解,通过音乐、人物表演和唱腔,能直接感受到潮汕艺术的魅力。”她还分享了对苏州文化的喜爱:“来了两次都去了平江路,体验了苏州的人文风情,听了评弹和昆曲。昆曲是百戏之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潮汕文化与苏州文化在腔调上都比较清雅,有相近之处。”

现场剧照。苏报融媒记者 罗雯/摄

首次来到苏州表演的陈三扮演者吴燕纯难掩兴奋:“苏州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我们非常激动,也希望借此机会向这边的戏曲家学习。”复排导演丁佳淳则表示:“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我们在舞台两边的幻灯上放出字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我们也会听取青年观众的意见,试图将他们的审美需求融入剧目中。”他还透露,结束苏州的演出后,剧团将在8月前往新加坡演出,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

此次《益春》登陆苏州,是两地文化双向奔赴的生动体现。当古老的潮剧在江南水乡唱响,不仅为苏州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也为苏潮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

(编辑:晚秋)

来源:发现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