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朱维亚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河南省系列活动总体安排。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安澜2025#
5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朱维亚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河南省系列活动总体安排。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围绕今年活动主题,省防减救灾办设计制作了一批宣传作品,以城乡社区、学校、机关、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挂图或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等,持续扩大宣传声势,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举办“2025第二届中部地区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大会”,邀请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相关院士、专家、学者参与,围绕体制机制改革、防灾减灾救灾、消防等内容进行研讨,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电信运营商在宣传周期间发送一批防灾减灾科普短信,扩大防灾减灾宣传覆盖面。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抓实抓细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极端灾害条件下影响安全运行的突出风险,确保汛期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市政和城市交通、能源设施和水运设施运行安全。持续做好城市内涝、森林火险、堤防险情、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处置,对排查出的隐患实施清单管理,限期闭环整改。动员全省6.6万余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对身边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上报,提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整改治理,确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强化应急演练和应急准备。立足极端情况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们将组织开展“使命2025-河南防汛应急综合演练”,设置了山洪灾害转移避险、隧道应急管控、城区积水应急抽排、水库工程防汛抢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抢险、水陆空联合应急救援、黄河工程险情抢护、“三断”情况下应急快速保障等8个符合我省实际的特色科目,全面检验我省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应急疏散和紧急避险基层演练,强化灾害预判和先期处置。指导基层及早修订预案,强调基层预案“一张纸”,突出简洁实用。今年汛期,我们将在多灾易灾地区和重点时段预置抢险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确保一旦发生灾情险情,能够快速高效处置。
科学高效应对自然灾害。加强与气象、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重点对苗头性、突发性灾害信息收集分析,推动预报预警信息直达基层一线。遇到重大灾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前果断避险转移受灾群众,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守护群众生命与安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河南将进一步发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常态综合减灾,加快应急能力建设,凝聚工作合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全面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加强乡村两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着力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格局,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预警指挥、基层防灾、航空应急等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全省应急救援水平。强化科技赋能防灾减灾。聚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通信、应急处置等领域,以科技信息化推动防灾减灾能力现代化。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共同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记者 李芳 夏青)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