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确认砍掉这功能,全体米粉吵疯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6:13 1

摘要:最近几个月是性能机的主场,按理说,应该是几家手机厂商打个你死我活的场面。

最近几个月是性能机的主场,按理说,应该是几家手机厂商打个你死我活的场面。

结果友商还没出牌呢。

红米就带着王炸 Turbo 4 Pro,把球门都给搬走了。

喏,根据 2025 年 W17 数据。

Turbo 4 Pro 默默干趴了所有国产机型,排到周销量榜第 2,仅次于 iPhone 16 Pro Max。

但是,机哥的但是来了啊。

卖爆归卖爆,我最近发现大伙关于这台机子的争议好像还蛮大的。

具体表现为:

Turbo 4 Pro…竟然把「全天候开启息屏显示」给砍了?

机哥前几天在体验的时候也发现了。

红米 Turbo 4 Pro 的息屏显示设置页面,并没有「始终显示」「定时显示」的选项。

只能瞅一眼,或者戳一下屏幕,才会显示 10 秒钟。

过会儿,又会自动熄灭。

不少人就开始犯迷糊了。

硬件不支持?不应该啊。

Turbo 4 Pro 用的是华星光电 M9 基材,同款基材的小米 15 系列,都已经支持「全天候全屏息显」了…

结果这 Turbo 4 Pro,不说全屏息屏显示吧,就连简简单单显示个数字,都没法做到常亮…

难不成,不应该。

小米真是为了区分等级,强行在软件方面搞的限制?

本来机哥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这两天仔细扒了扒,我发现事情好像还真没这么简单。

真·硬件不支持?

先说个冷知识。

就跟手机电池,由「电芯」和「保护板」两个大件组成一样。

咱们平时总是念叨的屏幕呢,其实除了面板,还需要额外部件去驱动,比如:

「DDIC」

也就是「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显示驱动芯片。

简单来说,这就是个屏幕组件里的小芯片。

主要作用就是把 SOC 传过来的视频数据,翻译一下。

转换成屏幕听得懂的“语言”,从而驱动屏幕上的像素点。

在 DDIC 里也有不少组件。

划重点了嗷,其中有个 Hin 重要的部分,叫「DisPlay RAM」

有啥作用呢?

系统传输的图片数据,会优先传输到 Display RAM 里储存,屏幕显示也是到 Display RAM 里面调用。

显示静态画面的时候。

就不需要处理器一直通过 video 格式发送数据啦,直接刷新 RAM 就行。

中译中一下,就是能让 SOC 摸鱼来省电。

但现在,DDIC 还出现了「RAM-less」的方案。

顾名思义,就是把显示驱动芯片里,用来缓存图片的 RAM 直接给砍掉了。

亮屏玩游戏、刷视频啥的倒是影响不大。

但显示静态画面的时候…

没了 RAM,就需要处理器一直通过 video 模式传输数据给屏幕,相当于该摸鱼的时候还要把你拉起来上钟。

该休眠的时候没法休眠,功耗自然高出一大截。

那么问题来了。

手机啥场景下会长时间显示静态画面呢?

啊没错,就是「息屏显示」。

So 这会儿,咱们再看回 REDMI Turbo 4 Pro。

应该就是用上了联咏 RAM-less 方案,把 RAM 砍掉,导致息屏显示功耗偏高。

系统里才只给到 10 秒钟的息屏显示。

所以这次软件还真不背锅,小米张宇也在微博上确认了,是硬件差异,非软件功能阉割。

当然你要用妙妙工具强开,其实也不是不行。

只是功耗会高不少。

说起来,RAM-less DDIC 方案,其实也不什么新鲜玩意。

像是之前红米的一代神机 Note 12 Turbo、定位类似的 K70E、Turbo 3、以及友商最近发布的真我 GT7…

都用的 RAM-less DDIC 方案,硬件不支持全天候息屏显示。

即便同样是「点击显示 10 秒」,这些机型都会比普通机型慢半拍。

这样的做法也不是不能理解。

RAM-less OLED DDIC,说到底其实是个成本导向型的技术方案,用一部分功耗换更极致的价格。

相同制程下。

RAM 和 RAM-less 的 DDIC,据说能差出 1.5 美刀,也就是接近 11 块钱成本。

差价相当于一个大体积马达。

砍掉 DDIC 里的 RAM,可能只会影响一部分息屏显示体验。

但刀子如果落在屏幕基材、金属中框、电池之类的地方…

是吧!

那感知就有亿点点明显了。

所以这次的瓜,大伙都吃爽吃透了吧。

大伙都下意识以为。

华星光电 M9 发光材料寿命够长,红米不给全天候息屏显示,是故意软件阉割,避免 Turbo 4 Pro 以下犯上威胁 K80 地位。

但实际上。

只是机圈里随处可见的硬件取舍问题罢了,只是 DDIC 这玩意平时没摆到台面上说,大伙估计也没太关注。

考虑到RAM-less 方案还在持续降价。

机哥隐隐约约有种感觉。

未来会有更多主打性价比的机型,选择这方案省出成本,在电池、扬声器、马达之类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堆料。

不知道这种取舍,机友们能不能接受呢?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小丁科技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