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前四个月,这些被称为“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的科技巨头一度失宠,但随着特朗普总统在4月2日宣布一系列强硬广泛的贸易关税后引发的市场抛售,它们又成为5月股市反弹的主力。
科技巨头们在四月的惨烈回调后强势反弹,带动美股五月回温。但在特朗普关税政策阴影未散、经济前景仍存变数的当下,投资者面临艰难抉择。
科技股在年初经历动荡后强势回归,这种反弹情形对投资者来说已不陌生,尤其是在他们希望四月的市场下跌成为过去之际。
2025年前四个月,这些被称为“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的科技巨头一度失宠,但随着特朗普总统在4月2日宣布一系列强硬广泛的贸易关税后引发的市场抛售,它们又成为5月股市反弹的主力。
投资者如今在思考,科技股能否继续领跑全年?以及如果美国金融市场再度震荡,该如何调整投资组合?
根据FactSet数据,Roundhill七巨头ETF自4月8日的低点以来上涨了18.2%。该ETF平均持仓了七家科技巨头:英伟达(NVDA.O)、苹果(AAPL.O)、Alphabet(GOOGL.O)、Meta Platforms(META.O)、微软(MSFT.O)、亚马逊(AMZN.O)和特斯拉(TSLA.O)。
“4月的超卖状态让投资者重新涌入这些曾经的市场领头羊,因市场预期贸易紧张关系可能缓解,以及美国经济可能避免陷入衰退,”Ameriprise首席市场策略师Anthony Saglimbene表示。
Saglimbene在接受MarketWatch电话采访时称,强劲的一季度财报帮助“七巨头”自4月低点反弹,也重新吸引投资者回到这些市值巨大的科技公司,尽管市场仍对AI主题的持续性和这些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有所担忧。
同时,大型科技股的估值有所下降,也使其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Roundhill七巨头ETF的远期市盈率在4月8日降至约23,而年初时约为30,创下该基金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七巨头”在过去两周的反弹为市场中积极“抄底”的散户投资者带来了一定安慰,但其年初至今的表现仍未能赶上大盘。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中与科技相关的板块仍落后于大盘和防御类板块,显示出投资者对于科技股能否再次冲高仍存谨慎态度。
另一个警示信号是:2025年至今,标普500的可选消费板块已下跌11.7%,信息技术板块下跌8.2%,通信服务板块则下跌4.5%,FactSet数据表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防御板块——公用事业和日常消费品——在2025年前几个月成为市场中的亮点。截至目前,标普500公用事业板块上涨5.8%,日常消费品板块上涨4.4%。
2025年初,由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和特朗普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冲击,投资者大多倾向于采取防御性策略。
然而,如今强劲的科技公司财报使许多投资者陷入两难——是继续押注科技反弹,还是继续防御?
巴克莱银行指出,一季度财报显示,科技巨头与非科技公司之间的盈利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2025年第一季度,大型科技企业的每股收益增长超过预期8%,而非科技企业则未能达到预期。该行策略师团队在周四的客户报告中指出。
根据骏利亨德森投资(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数据,周期性股票的表现预计将在2027年前持续跑赢防御类股票。
除了关税打击国际销售,投资者担忧美国企业在中国推出DeepSeek平台后,可能在AI基础设施上出现过度支出,也是今年科技股承压的一个原因。
“第一季度盈利趋势显示,科技和通信等周期性行业仍具韧性,而公用事业和食品生产商等防御板块的盈利预期则持平或略降。”骏利亨德森投资的投资组合经理Jeremiah Buckley表示。
不过,一些策略师提醒,不应将“七巨头”与防御股直接对比,因为两者吸引的是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公用事业、日常消费品和医疗保健板块中的股票通常被视为防御型股票,因为这些公司所在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有助于投资者对冲组合风险。
“防御股的季度盈利增长通常不会像科技股那样强劲,但如果贸易战升级或经济衰退来临,这些公司表现通常更稳健……你为的是买个‘保险’。” Citizens Private Wealth投资战略高级副总裁Mike Cornacchioli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