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共青团大姚县委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通过构建党政支持+共青团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体系,探索实施志愿服务搭台、青年人才唱戏、乡村振兴受益的良性发展模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扶危济困、乡村振兴、大型赛会等领域展现青年担当,用青春笔墨在乡村振兴
近年来,共青团大姚县委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通过构建党政支持+共青团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体系,探索实施志愿服务搭台、青年人才唱戏、乡村振兴受益的良性发展模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扶危济困、乡村振兴、大型赛会等领域展现青年担当,用青春笔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挥毫泼墨。
一、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夯基精神为笔,谱写组织建设“固本篇”
组织聚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筑牢“县青联统筹、乡镇阵地支撑、村级站点扎根”三级组织网络,105名青联委员领衔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在12个乡镇建设青年之家网格阵地,打造“15分钟青年服务圈”,创新“专职团干部+志愿者骨干+社会工作者”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城乡的组织体系。人才聚智。实施“雁归计划”,2024年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54人、美丽中国专项支教志愿者19人,组织253名返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建立“高校+地方”人才共育机制, 与楚雄师范学院等高校签订《青年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建立“需求对接—项目认领—实践反馈”闭环机制。2024年寒暑假期间,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电商助农、留守儿童关爱等专项服务,形成《大姚县青年志愿服务需求清单》12类48项,转化实施“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等品牌项目8个。 政策聚能。创新“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志愿服务时长与创业贷款贴息、技能培训优先权、评优评先挂钩,连续五年协助金融机构为600余名青年创客发放“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4235万元,培育出“楚雄青年创业州长奖”得主张斌、“楚雄州青年五四奖章”得主普文超,“楚雄州优秀共青团干部”周梦玲等典型30余人,让志愿奉献既有“精神价值”更有“现实温度”。
二、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品格为笔,谱写乡村振兴“建功篇”
实施“青创兴乡”行动。构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平台孵化”创业服务体系,联合县人社局举办大姚县青年创业就业暨新兴青年“青社学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班,大姚祥华工业、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协助承办云南青年创业兴乡现场会,大姚装备制造、彝绣文化等特色产业得到充分展示。2024年发放“贷免扶补”及创业担保贷款895万元,举办电商直播、咖啡制作等技能培训10余场。开展“青耘助农”工程。深入实施“一县一星”乡村振兴青年领头雁培养计划,组织20名青年致富带头人开展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宣讲暨楚雄州乡村振兴“青耘中国”助农直播电商青年人才培训,协助筹办楚雄州“核桃之星”青年电商直播带货培训班,选派青年主播参加楚雄州助力乡村振兴“菌乡之星”青年电商人才培训,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大姚县龙街石榴专场活动成交421笔,销售额超过2.4万元。推进“青春护苗”计划。瞄准新业态群体需求痛点,创新打造“不负所托爱心托”服务品牌,整合城市港湾青年之家场地资源,招募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和机关志愿者50余名,连续三年累计开设8期全天候托管服务,为200余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外来务工子女等提供480小时暖心照护。实施童心圆梦专项行动,通过微心愿认领机制精准对接困境儿童需求,累计发放学习礼包、运动器材等心愿物资150余份,用青年力量展现了城市的温度和共情。
三、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锐气为笔,谱写品牌培育“突破篇”
打造公益生态圈。建立“共青团统筹+职能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资源整合机制,联合消防大队开展安全实训志愿服务,携手新华书店建设“青年书屋”,协同县总工会开展联谊交友志愿服务,吸引7家爱心企业设立志愿服务基金。大姚祥华工业制造股份公司通过“以工代训”模式培养青年技工46名,3人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 构建数字服务网。依托“文明大姚”微信小程序,设置活动报名、服务点单、实践地图等4大功能模块,全县志愿者注册用户突破11500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科普宣传、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25680场次,服务时长达50万余小时。创新“直播带岗”服务,组织县内重点企业开展“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共青团与你同行”暨“春风送岗促就业”招聘4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培育文化IP群。推出“青年夜校”文化品牌,开设咖啡品鉴、健康减重、美妆护肤等课程,吸引100余人次参与。打造“蜻蛉”系列品牌活动集群,每周开展一堂“蜻蛉思想汇”微团课,每月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度举办一场“青联思享会”沙龙。推出微信视频号,创作《西部计划志愿者年会集锦》《爱心寒托班剪影》等文化产品,短视频播放量超2万次,让志愿服务既接“地气”又聚“人气”。
四、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长远眼光为笔,谱写可持续发展“机制篇”
构建青年需求动态感知机制。建立“季度调研—靶向施策—成效反馈”工作闭环,依托“共青团与青年面对面”活动,聚焦创业融资、技能提升等核心诉求建立诉求清单。针对电商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电商人才短缺问题,及时举办青年创新创业经验分享沙龙,配套创业导师帮带机制。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孵化模式。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制度,制定《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培育方案》,构建“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跟踪评估”标准化流程,2024年重点培育的“不负所托爱心托”托管班入选楚雄州首届“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项目库。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一项目一档案管理模式,定期开展中期评估和结项评审,确保项目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优化服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从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度、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巧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定期收集服务对象、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项目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数据显示,大姚青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从68%提升至92%,“创业担保贷款知晓率”达85%,新就业群体对托班服务的满意度达98%。经过实践探索,“蜻蛉”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已成为大姚县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