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史诗级松绑!24% 暂停 + 91% 取消,这四大行业要爆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6:17 1

摘要:2025 年 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经贸联合声明,标志着双方自 4 月以来的关税战进入阶段性缓和。根据声明,美国将修改 2025 年 4 月 2 日第 14257 号行政令,暂停 24% 的对华商品关税 90 天,保留剩余 10%,并取消 4 月

2025 年 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经贸联合声明,标志着双方自 4 月以来的关税战进入阶段性缓和。根据声明,美国将修改 2025 年 4 月 2 日第 14257 号行政令,暂停 24% 的对华商品关税 90 天,保留剩余 10%,并取消 4 月 8 日和 9 日行政令中加征的 91% 关税。中国则相应取消对美商品的 91% 反制关税,暂停 24% 的关税,并取消非关税措施。

此前,美国对华关税税率从 34% 飙升至 125%,中国则以对等措施回应,双方关税水平达到历史峰值。例如,4 月 11 日中国对美关税提高至 125%,而美国在 4 月 9 日将对华 “对等关税” 提升至 125%,导致全球供应链剧烈震荡。此次调整后,双方关税总水平下降约 60%,直接降低了约 1.2 万亿美元贸易额的税负。

此次关税调整对多个行业产生结构性影响:

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美国取消的 91% 关税主要针对机电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 42%)、化工原料(18%)和纺织制品(12%)。A 股中,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新能源车(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家电(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板块直接受益,5 月 12 日相关概念股涨幅超 5%。农业与食品加工业:中国取消的 91% 关税覆盖大豆(占美国对华出口 62%)、玉米(35%)和肉类(28%)。美国 ADM、邦吉等农业巨头股价上涨 3-5%,而中国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企业进口成本下降。科技与半导体:美国暂停的 24% 关税涉及 AI 芯片(英伟达对华销售额占比 28%)、工业软件(Autodesk 中国市场占比 15%)和半导体设备(应用材料中国收入占比 22%)。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中国企业的进口成本降低,而美国高通、英特尔的在华市场份额有望回升。跨境电商与物流:关税下调直接降低跨境商品价格,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中国商品搜索量激增 30%,顺丰控股、京东物流的国际业务订单增长 15%。

此次关税调整仅是双方博弈的序章,而非终点。声明明确建立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未来将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

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美国要求中国在 AI、量子计算等领域开放技术合作,而中国坚持 “自主创新” 原则,双方在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专利授权等问题上仍存分歧。市场准入与非关税壁垒:中国要求美国取消对华为、中兴的 “实体清单” 限制,而美国则施压中国开放金融、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全球供应链重构:双方均在推动 “友岸外包”,美国要求中国企业在墨西哥、越南设厂,中国则通过 “一带一路” 加强与新兴市场合作,这种 “竞合” 模式将长期存在。

历史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2025 年 4 月,其曾单方面将汽车关税从 25% 提高至 125%,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链损失超 500 亿美元。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政策往往通过行政令快速实施,缺乏国会制衡。例如,2025 年 4 月 2 日的 “对等关税” 仅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引发美国 12 个州联合起诉其违宪。

此外,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理念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2025 年 3 月,其宣布对欧盟汽车加征 125% 关税,导致德、法、意等国联合反制,全球贸易摩擦指数飙升 40%。这种 “以邻为壑” 的策略,使得中美谈判成果随时可能被推翻。

关于 “巴基斯坦用中国武器击败印度” 与此次关税谈判的关联,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根据外交部声明,中巴合作主要集中在反恐、基础设施等领域,而印巴冲突的核心仍是克什米尔争端。中国在此次关税谈判中展现的战略定力,更多源于对自身经济实力的信心 ——2024 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 3600 亿美元,外汇储备超 3 万亿美元,具备长期博弈的资本。

中美博弈将呈现 “斗而不破” 的新常态,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科技领域的攻防战:美国可能进一步扩大 “实体清单”,限制中国获取 EUV 光刻机、AI 芯片等关键技术;中国则会加速 “国产替代”,预计 2025 年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将从 15% 提升至 30%。规则主导权的争夺:美国试图通过 “印太经济框架” 重构亚太贸易规则,中国则通过 RCEP、金砖扩容强化多边合作,双方在数字贸易、绿色标准等领域的竞争将白热化。盟友体系的分化与重组:欧盟在中美之间的摇摆加剧,一方面对美反制关税,另一方面与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东盟则成为双方争夺的 “中间地带”,2024 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 6.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6%。

中美日内瓦会谈是全球化遭遇逆流时的一次 “紧急制动”,但远未解决结构性矛盾。中国需在三个维度强化应对:

经济韧性建设:加快构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降低对美市场依赖,2024 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占比已达 37%,较 2018 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4 年中国研发经费占 GDP 比重达 2.64%,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在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已实现领跑。多边合作深化:通过 WTO 改革、金砖扩容等机制,推动建立更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削弱美国单边主义影响。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博弈的最终胜利往往属于更具战略耐心和制度韧性的一方。中国需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以开放姿态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注:文章中所提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述观点或数据可能存在滞后、偏差或疏漏。如发现文中存在事实性错误,请通过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修正。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K先生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