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那些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温州商人们,名和利尽收囊中,其中,郑元忠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从白手起家到服装大王,从年营收30亿到负债300亿破产;
或许是因为领略过巅峰的美景,在走向破产重整的结局时,他反复强调着:我不跑路,欠的钱,我会慢慢还。
那么如今,这个昔日年入30亿,如今却倒欠4个亿的服装大王,是否完成当年的承诺了呢?
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那些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温州商人们,名和利尽收囊中,其中,郑元忠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1952年,郑元忠出生于温州乐清柳市镇下面的一个小村庄,家里除了他之外还有6个孩子,可想而知生活有多拮据。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磨掉郑元忠对于未来的渴望和热情,相反,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跟着同乡的人外出打工赚钱,一来,是为家里减轻负担,二来,也是想要闯出一番天地来。
这样的想法固然是好,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郑元忠还是迷茫了。
没有学历、背景的他,一开始只能跟着工程队去打隧道、造闸门、修铁路,每天忙的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根本看不到赚大钱的机会。
直到后来,工程队开始在江西、湖北等地承包三线工程后,郑元忠总算熬出了头,此时的他已经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也把手艺学的炉火纯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离开工程队,回到老家创业。
事情的起因,是1974年前后,郑元忠偶然间听说到家乡通了电的消息,当其他同事们都忙着调侃好奇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老老实实坐在角落里陷入沉思,第二天就买了回家的票,手中还握着刚刚买的一个开关。
郑元忠了解到,当时市面上绝大多数开关都是三个铜片和一个胶膜制作而成,就敢卖几块钱的价格,实际上成本还不及售价的十分之一。
就这样,郑元忠第一时间跑到义乌联系到当地一家电器开关厂,以低于市价一毛钱的价格拿到了开关铜件加工的承包权。
后来,他又靠着从大大小小的村庄收购银元,加上从台湾走私过来的白银,地下作坊24小时不停歇的赶工,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很快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了三家大厂。
订单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工厂里的机器昼夜不停,员工们拿到奖金后更有干劲儿,至于郑元忠就更不用说了,很快就成了柳市镇第二大富豪,大费周章的盖了三层小别墅,光是院子里就能停下12辆轿车。
此后,郑元忠还靠着创办五金制品、胶木电器以及无线电原件等多家乡镇企业,喜提“电器大王”的称号,可很快,他就因为“投机倒把罪”被捕入狱,可谓是经历了大起大落。
好在,经过186天的羁押之后,郑元忠最终被判无罪释放,出狱后,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人生失败了,而是蛰伏许久后创办了当时乐清市第一家股份制合作的精益开关厂。
1992年,精益开关厂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郑元忠也早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不过,他又办了一件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大事——进军中高端西服领域。
1996年,郑元忠重组服装公司,将其改名为庄吉服装,不仅如此,他还花重金聘请了当时有着温州服装“少帅”之称的陈敏,放弃了公司大股东以及董事长的位置,旨在让庄吉服装火遍大江南北。
事实证明,这一次郑元忠赌对了,得益于他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能屈能伸的性格,加上陈敏的全力运作,最终庄吉服装在全国多个城市地区建立了400多家门店。
而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当初庄吉豪掷300万元邀请著名歌星周华健作为代言人,当广告中明星用手抚过西装驳领的画面一经播出后,无数乡镇企业家们彻底坐不住了。
2011年,庄吉集团年产值已经达到了30亿元,郑元忠作为创始人,头衔也从“电器大王”变成了“服装大王”,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他就是整个行业最耀眼的存在。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郑元忠却没有选择稳扎稳打,而是任由野心放肆,拿着从服装行业赚来的钱毫不犹豫的投进房地产、矿业还有造船业,也为日后商业帝国的覆灭埋下了祸端。
早在2006年,郑元忠就收购和兼并了乐清凯泽船业、鑫煌船舶以及远东船舶等三家船厂,并且在乐清成立了庄吉船业,并先后投入12.72亿元建造当时温州最大吨位、船东为香港巴拉格集团的两艘8.2万吨散货船。
在负债10亿元的情况下,庄吉船业开始利用订单向银行贷款,却没料到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袭来,香港船东为了摆脱经营困境最终选择弃船,进一步催熟了庄吉的财务危机。
这个时候,两艘货轮早已经完成80%的建造,郑元忠本人却因此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面临着18家银行组成的“讨债联盟”每天蹲守,庄吉船业的现金流也日益紧张。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船业深陷财务危机之际,郑元忠旗下的服装产业也爆雷了,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后,庄吉的服装领域每年的业绩都在持续下滑。
好在,当地政府并没有打算放弃庄吉集团,毕竟这可是当地知名企业。
2012年年末,当地企业风险处置办公室对多家银行发出了内部函件,明确要求他们对郑元忠“不抽贷押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庄吉集团的压力,但3年后,庄吉集团还是因为不堪资金重压而倒下。
随之一同倒下的还有郑元忠旗下一共6家公司,细算下来,他本人居然还倒欠银行4个亿,最终还是山东如意拿下了庄吉集团的服装资产,才没有让这个传承了20多年的西装品牌消失于历史洪流中。
不过,郑元忠本人却因此消失在了众人视线当中,不过消失之前,他曾经承诺自己一定会想办法把这笔钱还上,绝不会跑路,还不止一次强调:生意可以重来,但重要的是,要敢于拼搏。
按照年龄来算,郑元忠已经73岁高龄,却还在为还债而不断奔波,从前的种种证明,他总能够在风暴袭来之前嗅到商机,这或许也是他能够成大事的关键,但同时,又逃脱不了被巨浪掀翻的命运......
惋惜吗?郑元忠最终还是没有守住自己的商业帝国,反而倒在了“跨界”和“多元化”之下,如果他当初没有盲目投资造船业,结局或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但命运这回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参考资料:
1.《郑元忠的三次转型》,中国品牌,周惟菁
2.《温州庄吉集团经营陷困境 负责人:不跳楼不跑路》,今日早报,解亮
3.《对话》金秋的约会:解放思想,央视
来源:Ta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