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干活”到“看屏操作”——江苏苏州智慧兴农见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6:36 1

摘要:走进农业园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生产部巡查人员邵庆国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布着一张张田块图,每块田的实时湿度、水位等数据一目了然。“一旦田地出现干旱预警,即可远程操控调水灌溉。”邵庆国说。

新华社南京5月12日电 题:从“看天干活”到“看屏操作”——江苏苏州智慧兴农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巍巍

立夏时节,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园迎来麦收“冲刺”阶段。近期,雨水偏少,但田间却鲜有干旱痕迹,一派丰收在望景象。这背后,是现代农业智慧体系的保驾护航。

走进农业园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生产部巡查人员邵庆国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布着一张张田块图,每块田的实时湿度、水位等数据一目了然。“一旦田地出现干旱预警,即可远程操控调水灌溉。”邵庆国说。

数十公里外,苏州市相城区德标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乐乐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云端系统,土地成分、温度等指标跃然眼前。刘乐乐说,有了农业智慧“伴侣”,人在家中,如在地头。

当前,以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在苏州遍地开花,智能灌溉、远程监控、病虫害预警等科技手段逐渐普及。田间传感器源源不断地向后台传输数据,无人机定期巡航勘察地块,自动识别病害、监测土壤墒情,再根据反馈数据精准洒水或喷药。“鼠标一点,水就到了地头,现代农业不再看天吃饭。”邵庆国感慨道。

近日,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水稻育秧工厂投入使用,从供盘、上土、洒水、播种、覆土到码垛,全程自动化操作,每小时可育秧1000盘,用工从17名减少到4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农业科技支撑下,种田变得越来越轻松。”刘乐乐说,合作社这两年致力于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引入插秧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电能烘干机等装备,升级农机智慧终端,实现农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科技下田,智慧生金。通安现代农业园还整合、改造5620亩土地,推行深翻整地、低压管道灌溉,提升土壤质量,实现农情监测可视化、管理调度数据化,让“看天干活”变为“看屏操作”。

农业园总经理唐雪峰说:“我们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智能农业系统研发。有了科技助力,种田更有底气。”(完)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