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资源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为笔,以奉献担当为墨,绘就资源县多彩新画卷。
近年来,资源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为笔,以奉献担当为墨,绘就资源县多彩新画卷。
01
志愿红着色生态绿
“绘”就文明生态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资源县将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纳入党建工作重要议程,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使绿色发展理念深深扎根于党员心中。以支部为单位,党员为核心,广泛招募热心群众,组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骨干队伍。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企业、村屯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环保主题文艺演出,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宣传绿色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余场次。同时,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湖泊清理、植树造林等;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志愿者深入村屯,指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工业领域的志愿者积极参与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工作,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2024年,资源县森林覆盖率达83.0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9%,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凭借卓越的生态建设成果,成功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殊荣。
资源县乡村风貌
02
志愿红浇灌产业兴
“汇”就乡村致富卷
资源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县委统筹、乡镇党委主抓、村党支部落实”的三级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体系。整合农业农村、科技、工信等多部门资源,成立乡村产业志愿服务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摸底调研,建立需求清单,组织党员干部、技术专家、致富能手深入村屯开展产业帮扶活动。针对村里百香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河口瑶族乡猴背村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组织志愿者开展技术培训、市场调研等活动;针对西红柿、辣椒等特色产业病虫害防治难题,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主动对接、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会诊,制定科学防治方案,并定期跟踪回访,共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农户达650人(次),发放资料800余份,解决当前生产技术难题30余个;针对销售难题,电商志愿服务队积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供销大集”直播带货,832平台等渠道,累计销售达1300多万元;“土专家”志愿服务队与年轻农民结成师徒对子,传授种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等,并邀请高校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农业机械化操作等技能培训。2024年,资源县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2%,增幅排名全市第三。
03
志愿红深耕微治理
“惠”就乡村和谐卷
资源县将志愿服务作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县9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75支基层综合治理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创建服务品牌等,引导党员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针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帮扶”“情暖夕阳”“关爱未来”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帮扶困难群众100余户,关爱孤寡老人50余人次、留守儿童400余人次。结合资源县独特的民俗文化,成立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开展民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立足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立“丹霞信使”志愿服务队,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文明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苗瑶乡红石榴籽”志愿服务队,聚焦民族团结进步,深入苗瑶族聚居村屯,开展政策宣传、文化交流、产业帮扶等活动;“直通车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法律法规、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政策内容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的“家常话”。“睦邻调解”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达成和解。2024年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0.06%,信访维稳工作获区市信访工作联席办通报表彰。2024年,资源县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自治区第六批社区教育实验区等殊荣。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