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之始,黑土地焕发新生。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的广袤田野上,春耕的尾声曲仍在奏响。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株株饱含希望的秧苗被插进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梦想。今年,七星分公司在北大荒集团区域内率先构建三大作物主栽品种目录清单制度,以“品种宜稳定、技术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立夏之始,黑土地焕发新生。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的广袤田野上,春耕的尾声曲仍在奏响。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株株饱含希望的秧苗被插进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梦想。今年,七星分公司在北大荒集团区域内率先构建三大作物主栽品种目录清单制度,以“品种宜稳定、技术常更新”为原则,通过科学筛选、动态管理,打造出一份“优中选优”的品种指南。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良种良法的精准配套,更以品种为基、以科技为擎,深耕出一条助力粮食单产提升的希望之路,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直击痛点 构建品种筛选新模式
“过去选种就像开盲盒,年年试新种,风险全靠运气。”七星分公司第五管理区种植户刘钦志的感慨,道出了传统农业的隐痛。
讲解三大作物主栽品种目录清单制度
面对市场上作物品种繁多的现状,七星分公司领导层深刻认识到,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了破解种植户选种难的难题,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分公司总经理魏玉田提出了建立主栽品种目录清单制度的构想。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品种筛选机制,让种植户选种有据可依、种植有标可循!”魏玉田在2025年春耕现场会上的一席话,吹响了品种革命的号角。
这一决策得到了分公司上下的一致赞同。农业生产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垦丰种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快速行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的试验、筛选和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稻品种目录试验播种
在七星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第五管理区、第八管理区等地,土地被划分为整齐的方块,每个区域前竖立的标识牌清晰标注着“龙粳31”等品种名称。“龙粳31”作为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以其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抗倒伏等特性著称,适应种植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该品种的亩产量超过700公斤,是农业部确认的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在目录清单上也是七星分公司的第一选择。
“这些品种就像‘考生’,我们要从抗逆性、产量潜力、适应性等维度打分,最终选出‘优等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金立军手持记录本,蹲在田埂边观察秧苗长势。
在七星分公司,这场试验并非简单的品种展示,而是一场以“数据说话”为标准的科学遴选。从播种到收获,每个品种的生长周期都被置于显微镜下,接受抗性、产量、品质的多维考验。
开展玉米高产品种迪卡A3678播种
“我们要让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推敲,每一份推荐都担得起信任。”七星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宇说。
2025年4月14日,农业农村部2025年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里,黑龙江省有21个品种拟入选,涵盖水稻、玉米、大豆等多个农作物品种。此次评选的骨干型、成长型品种中,七星的种子目录里有4个与之吻合。在政策层面,这一实践与国家战略形成呼应。其中强调的“分类推广、梯队更新”是七星分公司对该理念的落地。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那永光表示:“地方品种目录与国家目录形成互补,前者解决‘适地适种’的问题,后者提供种质储备,双轮驱动单产提升。”
全链协同 打造试验示范新标杆
品种筛选的精准性,源于七星分公司构建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农业生产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垦丰种业三方联动,形成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闭环。
踏查水稻品种目录清单试验秧苗生长情况
在品种选择的关键环节,七星分公司秉承“品种求稳,技术求新”的核心理念,紧密围绕第二、三积温带的种植特点,综合考量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适宜品种及七星区域及周边农户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品种,于辖区范围内广泛设立试验点,大力推进试验示范工作。
“我们三方结合品种特性与种植趋势,筛选出适应本地积温条件、抗病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候选品种。例如,针对第三积温带早熟需求,优先选择生育期127天以内的水稻品种;针对大豆市场对高蛋白品种的需求,重点引入蛋白质含量42%以上的品种。”农业生产部部长石岩解释道。
旱田示范区播种高蛋白大豆品种绥农88
在试验点布局上,七星分公司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水旱田地块作为试验田,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推广性。在接下来的试验过程中,三方技术人员将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田间管理。定期观测秧苗的生长情况,记录各项数据,包括株高、叶色、分蘖数、穗数、粒数等,为后续的筛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目前我们不仅要观察秧苗的长势,还要关注它们的抗性,比如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以及品质等方面。”农业技术人员段官印说,“只有全面了解每个品种的自然属性,才能筛选出最适合七星老百姓常年种植的品种。”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这种转变让品种筛选更精准、更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经理张少波表示。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三方还建立了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多次复核并比对调查数据,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动态筛选 构建品种“优选矩阵”
品种筛选的过程,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农业公开课”。七星分公司创新打造“田间学堂”,将培训观摩贯穿作物生长全周期。
从秧田期的壮秧培育,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浸种催芽、苗床管理等技术要点;到本田管理的水肥调控,专家讲解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再到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示范,引导种植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这种“沉浸式”培训模式成效显著。
水稻品种试验田开始插秧工作
水稻科技示范户秦玉秋的水稻大棚里,一场秧苗素质现场会吸引了50余名种植户。农业生产部副部长姜灏现场对比不同品种的稻苗长势和性状,种植户姜秀艳感慨:“现在亲眼看到了不同品种的生长表现,亲耳听到了专家的讲解和分析,心中对选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水稻插秧忙,良田披绿装。七星分公司水稻种植迎来了插秧季,再过130天左右,今年参与种子品种目录的试验田将迎来“终极大考”。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张景会说:“他非常期待今年的秋收测产,相信这些优质种子一定会让数据说话,让七星的农户心服口服。”
专家的参与,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无误,还进一步增强了品种筛选的公信力。在今年的秋收测产环节,七星将邀请公证处人员现场鉴证,并联合育种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代表,对试验品种进行实收测产,现场脱粒、称重、测水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测产结束后,所有原始数据对外公开,种植户可一目了然看到每个品种的产量、抗性等详细信息,这种“透明化”的操作方式,使得主栽品种目录清单真正成为农户信赖的“选种宝典”。
根据规划,七星今年将筛选出水稻7—9个、玉米和大豆各2—3个主栽品种,形成“优中选优”的品种矩阵。主栽品种目录清单的出炉,标志着七星在主栽品种筛选和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种植户们提供了科学且持久的选种指南,在降低了生产费用的同时,带动了北大荒种子产业的发展。
垦丰种业七星分公司保障优质种源
垦丰种业七星分公司总经理王长卿表示,垦丰将依托七星的主栽品种目录清单,深化定向合作,确保批量供种的品质,切实减轻农户负担。
从“试验田”到“大粮仓”,目录制度的目标是让优良的中国芯覆盖率达100%,带动分公司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魏玉田算了一笔账:若分公司所有耕地全面应用目录品种,年增产粮食可达0.3亿斤。
从春耕的严谨布点,到未来秋收的产量验证,七星分公司以科学精神重塑现代农业。主栽品种目录清单制度不仅是一张“优种榜单”,更是一条持续加大种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增产链路。当良种与良法深度融合,黑土地上的“单产革命”正在七星从愿景照进现实。
图文:吴易霞
来源:大美龙江城市会客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