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破防:空间站采用中文不符合国际标准!未来我们就是国际标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7:17 1

摘要:无奈之下,女主角只能开启了“连连看”模式,在操作面板上胡乱按一通。好在主角光环发挥了作用,让女主角有惊无险地顺利登上了神舟。

地球上的人类有7164种语言,但太空目前只有五种语言:英语、俄语、中文、法语和日语。

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当中国空间站的设备全部是中文时,国外的朋友们又坐不住了!

其实在美版知乎上,一直有个热议的话题:“中国空间站只使用中文,是否说明中国非常自我封闭?”

那么究竟哪种语言,才是太空的官方语言呢?

在2013年拍摄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中,曾经过过这样一个桥段:

急于逃生的女主角在太空中驾驶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接入我国在太空的空间站,准备驾驶我国的“神舟”号逃回地球。

然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航天器的女主角,却在满是汉字的操作面板前有些发懵,因为她根本不认识中国字。

无奈之下,女主角只能开启了“连连看”模式,在操作面板上胡乱按一通。好在主角光环发挥了作用,让女主角有惊无险地顺利登上了神舟。

这部电影拍摄时,我国空间站已经投入使用2年的时间,但真正见到空间站内部情况的人却不多,导演能够在电影中描绘出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中种菜种草,还有操作面板上和各种设备上的中文标识,也算是用心良苦。

这部电影播出之后,并没有引发网友们的过多注意,但是2022年我国的问天实验舱和天宫空间站对接的视频发出之后,有人发现了无论是问天实验舱还是天宫空间站中,到处都是中文标识,所以在网络上提出了疑问。

有人发问,“为什么中国的空间站中不使用英文?”还有人说,“这是中国在用一种非通用语言来摆脱其他国家的证据。”

不知道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难道他们认为全世界各国都应该使用英文作为基本的交流语言吗?中国人用中国字,又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或许这些在网络上提出这些疑问的人,缺少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中国的空间站,完全是由中国人独自设计、独自建造的,所以中国的空间站只是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相对而言,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分别设计、分别建造,最后在太空中组装的“万国造”。所以在所谓的国际空间站中,同样也不仅仅有英文,还有俄文和日文等多种语言。

只不过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过程中并没有中国,国际空间站中才没有中文的出现。

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朋友知道,当初建立国际空间站时我国曾经提出过参与申请,但美国以所谓的“安全”缘由拒绝了我国的申请。

如果当初各国没有拒绝我国的申请,那么我国的汉字很可能会出现在国际空间站中。

简单来说,我国独自研究和发展空间站,都是被逼出来的。

对于西方网友在网络上提出的这种问题,我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在2021年回答记者提问时,就回答了空间站“为什么要用中文”。

“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当然要用中国的文字,而且作为中国人,使用母语沟通最直接,同时也是最准确、最安全的沟通方式。”

“不仅我们的操作页面是中文页面,我们所有的设计文件、天地沟通的协同设计程序、故障处置的相关流程,还有宇航员的操作手册,使用的都是中文。”

杨宏总设计师还说,“中文是世界上最简洁、最明了、表达最明确的语言。”

的确,中文虽然并不是世界各种语言中最为悠久的语言,也不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但绝对是表达最为简练、最为准确的语言。

与印欧语系相比,我们的中文动词不需要复杂的时态、名词不用区分单数和复数,在名词和动词方面并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形态变化,这样就减少了很多的无用功;在语法方面,通常只需要明确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就能够进行清晰表达语义。

因为中文是从事物形态发展来的象形文字,所以字义相对稳定,不同的字组合成词语的含义同样稳定,即便对新生的事物进行命名,也仅仅需要在原有字义上增减极少字即可。

而以拼写为主的英文,则需要不断添加字母、形成新的词义,这样就让学习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的单词,造成了学习和拼读的困难。

另外,“方块字”组成的词语,与拼写语言相比,表达更明确,同样也更加节省空间,应用在“寸土寸金”的空间站中要更加方便。

曾经有人举例说明中文的简洁性,那就是在联合国的各类文件中,最薄的那一本一定是中文的文件,而用其他语言书写的文件则要比中文文件要厚数倍。从这一点上,就足以证明中文的简洁、准确。

其实,对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使用中文”的这种问题,不过是一些没有基础常识的人提出的“无脑之问”,在一些科学家和航天人员的眼中,这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2025年2月28日,我国航天载人工程办公室和巴基斯坦太空研究委员会签订了一份由我国“代为培训”的协议,其中就明确提到了巴基斯坦的航天员需要学习并能够使用中文。

不仅如此,很多网友在网络上还找到了一篇英国广播公司在2018年发布的文章,其中也提到了很多欧洲航天员正在努力学习中文,而且“学习一门外语很重要”这样一句我们拿来当笑话讲的“谚语”。

可见,对于“想要进入中国空间站,就必须要学好中文”的这种说法,其实早就已经是欧洲国家航天人员的一种共识。

目前,多国共建的国际空间站面临着“退休下岗”的境地,而我国的空间站则正如日中天,未来也将会成为太空中人类唯一运行的空间站。

估计到那时,就不会有人再提出“为什么要用中文”这种问题,因为使用外文的汽车可以选,但唯一运行的空间站“没得选”,想要进我们的空间站,就要使用我们的语言,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参考资料:

[1]《新民一周|“天宫”用什么语言》新民周刊

[2]《外媒:国际空间站退役 期待中国“接棒”》千龙网

[3]《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论老外学好中文有多重要......》四川日报

来源:宇宙天文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