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多哈:国乒世乒赛前的48小时备战纪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7:47 1

摘要:凌晨3点的多哈机场,国乒将士们的身影在航站楼灯光下拖出长长的影子。这支由35人组成的"远征军",刚刚结束近10小时的跨洲飞行,就要立即投入与时间的赛跑。

凌晨3点的多哈机场,国乒将士们的身影在航站楼灯光下拖出长长的影子。这支由35人组成的"远征军",刚刚结束近10小时的跨洲飞行,就要立即投入与时间的赛跑。

记得出发前那个闷热的下午,北京训练基地的会议室里冷气开得很足。王皓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参赛名单上来回滑动,最后停在了"林诗栋"的名字上。这小子可真够拼的,19岁就要扛起男单、男双、混双三项重任。

"朝鲜那对混双就在你们半区,"王皓边说边拍了拍林诗栋的肩膀,少年没说话,只是把拳头攥得更紧了些。

机舱里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孙颖莎戴着耳机蜷在座位上,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去年澳门站的比赛录像;隔着过道,王楚钦和肖战教练头碰头凑在一起,时不时在平板上写写画画;最角落里,薛飞和石洵瑶这两个"黑马"正埋头研究资料,纸页被翻得哗哗响——他们比谁都清楚,这次机会来得多么不容易。

多哈的热浪扑面而来,即便深夜也让人喘不过气。行李转盘前,王曼昱困得直打晃,邱贻可教练不得不轻轻推她肩膀;那边林高远和梁靖崑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找行李,一个负责往推车上搬;队医老孟已经打开随身药箱,给几个主力做起放松按摩——五天后的比赛,现在每一分钟恢复时间都金贵得很。

看看这阵容配置:6个教练个个都是狠角色,4个队医手法了得,11个陪练更是各怀绝技。左手将袁励岑模仿张本智和惟妙惟肖,削球手朱思冰的旋转让主力们都头疼,何卓佳那块特殊胶皮打出来的球,连莎莎都要适应好一阵子。

要说遗憾,就是陈振江指导这次没来,想起他场边拉着向鹏手把手教战术的样子,还真有点想念。

入住时的小插曲特别暖心。林诗栋那个骚包的红色行李箱在一堆黑色行李里格外扎眼,活像他本人那股子冲劲儿;蒯曼偷偷给每人塞了副耳塞,说是助眠神器。

最逗的是王楚钦,推开房门发现把手上挂满了小卡片,有画蛋糕的,有写祝福的,还有张纸上就画了个笑脸——这帮队友啊,嘴上不说,心里都记着他的生日呢。

天快亮时,教练组的灯还亮着。马琳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直皱眉:"曼昱最近正手成功率掉了5个百分点..."突然想起任浩留下的特训方案,赶紧翻出来标注。

男队那边则在研究怎么破解张本智和那个"三金"狂言,刘恒教练甚至把去年交手录像都调出来了。窗外,多哈的天渐渐亮起来,新一天的备战又要开始了。

五天后的赛场上,这些疲惫都会化作胸前的五星红旗。当林诗栋在三项比赛中咬牙坚持,当薛飞在人生第一次世乒赛单打中挥拍,当"莎头组合"再度并肩作战——这支队伍的每个故事,都在诉说着什么是永不言弃的国球精神。

你看那训练馆里最早亮起的灯,听那球拍击球时清脆的声响,品那汗水滴落时咸涩的味道,这就是中国乒乓最动人的模样。

来源:热情圆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