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发掘未来设计领域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足迹遍布全国800多所高校,累计吸引超过10万设计学生参与,致力于为未来设计人才提供展示舞台和国际化交流机会,推动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人才与创意创新的融合发展,促进全球各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整合,上海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牵头发起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大赛以“培育与挖掘未来设计人才”为使命,通过择优选拔的赛制,激发新生一代的创新创意热情,奖励和推广在设计领域具有潜质的创造
01
大赛背景与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人才与创意创新的融合发展,促进全球各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整合,上海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牵头发起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大赛以“培育与挖掘未来设计人才”为使命,通过择优选拔的赛制,激发新生一代的创新创意热情,奖励和推广在设计领域具有潜质的创造者,对设计院校学生进行踏入社会前“最后一公里”的教育,搭建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产研学融合。
02
学术支持单位的重要作用
学术支持单位在大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大赛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你们的专业知识、学术资源和行业影响力,将为大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升大赛的学术水平和社会认可度,助力大赛成为设计领域的标杆赛事。
(一)专业指导,提升赛事品质
凭借在设计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大赛提供专业的评审标准和指导意见,确保赛事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协助大赛组委会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审流程,使大赛更加规范、严谨,符合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二)资源共享,拓展赛事影响力
通过共享学术资源、研究成果和行业资讯,丰富大赛的内容和形式,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利用自身的学术网络和社会影响力,帮助大赛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参与,提升大赛在国内外设计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促进设计行业发展
与大赛组委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如举办设计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等,为参赛选手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优秀的参赛选手提供实习、就业推荐等支持,促进设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设计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03
我们期待这样的你
如果您是建筑环境、工业产品、包装、服装服饰、纺织品、艺术绘画、数字艺术、视觉传达、交互、多媒体、动画、摄影、人工智能、品牌设计、衍生品设计等相关设计类专业的各大高等院校,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成为大赛的学术支持单位。
(一)单位资质
1. 在设计教育、研究或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业绩。
2.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或研究团队,具备丰富的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二)合作意愿与能力
1. 认同大赛的宗旨和理念,愿意积极参与大赛的各项活动,为大赛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2. 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协助大赛组委会开展宣传推广、赛事组织、人才培养等工作。
04
学术支持单位权利与义务
一、学术支持单位权益:
1.授予“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学术支持单位”官方牌匾;
示例图:
2.院校领导优先进入大赛评审专家智库,获得由上海国际设计周颁发的资质证书;
3.参赛指导老师有机会获得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得由上海国际设计周颁发的资质证书;
4.优秀作品将纳入《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新生代设计年鉴》出版;
5.优先参与上海国际设计周产学论坛及人才对接会;
6.官网、官微及合作媒体专属版面展示院校风采;
二、学术支持单位合作事项:
1.组织推荐不少于50名优秀学生参赛(需附指导教师推荐意见),大赛统一在设计周官网参赛通道报名:https://www.shdesignweek.com/awards/13(PC端登录)
2.校内官网/公众号同步推广大赛征集公告;
三、大赛关键节点
作品征集:2025年1月1日-12月30日
全国提名奖评审:2026年1月
全国总决赛及颁奖:2026 年3月上海国际设计周主会场
05
如何加入我们
如果您对成为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学术支持单位」感兴趣,请于6月10日前将《学术支持单位确认回执》加盖公章后+学校logo发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info@shdesignweek.com
设计改变世界,创意点亮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育和挖掘未来设计人才贡献力量,共同谱写设计行业发展的新篇章!期待您的加入!
如有其他任何问题,可联系组委会工作人员,我们将在线答疑。
上海国际设计周官网:http://www.shdesignweek.com
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人才与创意创新的融合发展,促进全球各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整合,上海国际设计周组委会牵头发起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通过择优选拔的赛制挖掘拔尖人才,奖励和推广在设计领域具有潜质的创造者,着力激发和培养人才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自 2019 年创办以来,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始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意设计的实践,致力于为未来的设计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国际化的交流机会,推动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今,大赛足迹遍布全国 200多座城市,历届参与人数达 10万多名设计学生。
一、参评对象
国内外各大高等院校建筑环境、工业产品、包装、服装服饰、纺织品、艺术绘画、数字艺术、视觉传达、交互、多媒体、动画、摄影、人工智能、品牌设计、衍生品设计等相关设计类专业的在读专科生、本科、研究生(含博士生)。二、奖项设置
1.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2025-2026)提名奖,200名
2.中国设计未来之星大赛(2025-2026)全国十强,10名
来源:上海国际设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