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建设环两江(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镇街为核心区,串联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其中,三水西南部分、以及白坭全域被纳入“环两江”先行区。
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建设环两江(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镇街为核心区,串联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其中,三水西南部分、以及白坭全域被纳入“环两江”先行区。先行区集聚了三水区约一半老人数量,老龄化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对全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发展起着关键、核心作用。三水区率先提出实施三个“3”工程,系统部署、全面提速先行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5月12日,三水区民政局局长马秀伟做客《早晨从946出发》直播间,详细解读发展思路。
做好“三化”服务,打造全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重点推进西南街道河口敬老院升级转型成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马秀伟说,佛山市颐养院与河口敬老院、白坭敬老院达成合作,由颐养院输出护理康复、人才培训、心理慰藉、智能化管理,提升三水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目前,市、区、镇共投入约150万元优化房间布局、升级庭院环境、加装电梯、护栏等,全力争取2025年通过广东省四星级养老机构评定。
在收费方面,西南街道河口敬老院是公办的养老机构,收费由物价部门统一定价;白坭镇敬老院则是公建民营,实行市场指导价。河口敬老院的收费标准自2016年沿用至今(具体为:自理1500元/人/月,半自理1730元/人/月,不能自理2030元/人/月,含伙食费900元),已经与现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不相符,且接下来将转型成西南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因此,为确保机构良性运行,接下来将会在市民可接受范围内,对收费进行小幅度提升。而且河口敬老院在改造升级后,将增加32床,惠及更多长者。
在推动养老服务项目多元化方面,推行“祠堂+养老”“榕树头+养老”服务模式,活化利用邓氏大宗祠、陈氏大宗祠、梁士诒生祠等历史建筑及“榕树头”等农村内老年人的自然集聚点,增设一批适老设施,开展粤曲棋牌、健康体检、养老咨询等活动。让老年人在自己长久生活的村子里,就能享受到政府送到“家门口”的医养康养服务。
马秀伟提到,目前三水区“环两江”核心区的7个村(居)已全面推行“祠堂+养老”、“榕树头+养老”,其中白坭镇的服务模式比较成熟。白坭镇目前有一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两个社区养老服务小站,依托“一中心两站点”的布局模式,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和资源调配,将专业、贴心的多元化社工服务输送到基层。比如陈氏大宗祠。祠堂内已系统规划了休闲区、书画室、家风传承馆等功能空间,也配备了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有关部门定期向祠堂输送健身康养、义诊义剪等基本服务,使祠堂从“文化符号”转化为“活态社区”。
实施“三项行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实施村(居)结对共建行动。将全区条件较好的村(居)与先行区的分别联结,形成细化的事项清单,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目前先行区的7对村(居)已全面结对,其中新沙村农村养老服务项目引入公交、旅游、食品、医院等10多家社会单位,推出新沙村“银发公交专线”、“银发友好”旅游路线,搭建“QQ农场菜地+农产品直供”平台,开展义诊等活动,促进城乡老年人交友交流,构建多方共建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马秀伟说,结对共建行动自从3月底启动以来,目前已服务近1000人次。
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行动。重点解决高龄、独居、孤寡、空巢、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探索建立个人缴费、社会互助、合作共建相结合的经费筹措机制,逐步建设一批助餐、送餐设施。先行区各镇(街道)每年各新增2个老年助餐设施,到2027年,实现三水区有集中用餐或助餐配餐服务需求的政府兜底重点困难老年人100%全覆盖,同时面向全体常住老年人提供服务。
在资金保障方面,三水区慈善会创新设立养老专项基金约21万元,开展“耆乐安康”长者服务计划、“筑梦家”困难家庭房屋修缮等养老服务项目,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慈善力量。马秀伟介绍,正在全面推进村居委会设立社区基金工作,将社区基金作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通过社区基金整合基层慈善资源,用于发展社区食堂、适老化改造等项目,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今年3月,三水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在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成立。
实施村(居)结对共建行动,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打破村居间资源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为老服务发展,提升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村居养老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共有西南桥头、北江、五顶岗、云东海映海南、白坭富景等18个村居委完成共建。
打造“三支队伍”,培育多元化养老服务支撑力量
马秀伟说,三支队伍包括成立银龄志愿服务队、选聘村(居)“养老顾问”,以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队。其中,银龄志愿服务队主要由低龄健康老年人、退休专业人士等组成,将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发挥老年人自身经验、时间和社交优势,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结合。银龄志愿服务队的定位,是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文化传承者、社会倡导者。对于其提供的服务内容,要根据服务需求及服务者的能力分层设计,不能“一刀切”,总体来说,一是基础服务类,如生活帮扶、安全巡查等;二是健康支持类,如心理慰藉、健康互助等;三是文化教育类,如书画、舞蹈、太极等培训等;四是社会参与类,如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管理,链接资源助力社区建设等。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峰、主持人/大田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