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消费品工业正以“三品”战略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增品种,满足多元需求;提品质,铸就卓越体验;创品牌,彰显中国力量。数字化赋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智能化改造引领未来方向。从田间到舌尖,从纤维到霓裳,从制造到智造,从工艺到美学,从传承到创新……国品崛起,中
中国消费品工业正以“三品”战略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增品种,满足多元需求;提品质,铸就卓越体验;创品牌,彰显中国力量。数字化赋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智能化改造引领未来方向。从田间到舌尖,从纤维到霓裳,从制造到智造,从工艺到美学,从传承到创新……国品崛起,中国消费名品正扬帆远航。
消费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消费体验,已成为驱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这是增加优质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举措。
打造名品精品 推动消费升级
在经济的宏大乐章中,消费无疑是最强劲的音符。它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更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而消费名品犹如璀璨的灯塔,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品牌底蕴,引领着消费升级的航向,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消费品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强音。以数字化手段为引擎,加速推动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通过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构筑品质的丰碑,让“中国制造”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这不仅是对消费升级趋势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战略之举。数字化赋能消费品工业,通过打造消费名品方阵,实现消费提质升级。这不仅是一场产业的变革,更是一次消费体验的升级,一次经济实力的跃升。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驱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三品”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供需适配性稳步提升。
《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数字化在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中的关键作用,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提品质 精益求精追求用户体验
“品质”犹如精致生活的点睛之笔,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尺,是提升幸福感的基石,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灵魂所在。人们对衣食住行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品质体验。
中国制造,早已不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在传承成本优势的同时,能够不断突破创新,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以华为、海信、创维、雅戈尔、伊利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是引领这一趋势的先行者。华为打造出兼具性能与美感的智能手机,成为全球消费者心中的品质之选;海信专注于显示技术的研发,其电视产品以出色的画质和智能体验赢得市场口碑;创维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领域精耕细作,以可靠的质量和人性化的设计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雅戈尔始终专注于服装面料的研发和服装工艺的提升,以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五化合一”理念,全面打造拥有花园式生产环境、人性化管理、智能化流水线、信息透明化的中国智能制造精品工厂。伊利从奶源把控到生产工艺,再到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这些企业,将“中国制造”的标签,变成了“中国品质”的象征。
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好品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控,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
追求品质就像参加马拉松比赛。只有那些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跑得更远,最终实现基业长青。正如莱克电气董事长倪祖根所言,创新是莱克电气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始终坚持产品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持续培养和强化高速电机等核心技术,以此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而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从“制造大国”迈向“品质强国”的必经之路。
如何生产出质高价实、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名品”?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格兰仕)全链条护航、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星)“三真”品质体系、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追觅)尖端技术全价位段布局、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克)三维创新给出答案。
全链条创新能力
在提品质方面,格兰仕持续投入研发,形成“基础技术—核心部件—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创新能力。凭借从电器配件到核心电子元件、从磁控管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构建高度自主可控的制造体系。格兰仕微波炉主要零部件100%自主制造,让格兰仕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能够以更高附加值、物超所值的产品回馈消费者,促进消费。
在增品种方面,格兰仕的产品矩阵不仅覆盖家庭场景,更延伸至商用、户外及特殊人群需求。从变频空气炸微波炉到搭载智能解码技术的预制菜烹饪设备,从车载专用智能微波炉到“无人零售+智能烹饪”解决方案……正如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所言,格兰仕初衷很简单,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极大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与汽车行业龙头企业联手打造“货车司机24小时随车食堂”,与餐饮行业企业共同推广“无人零售+智能烹饪”解决方案……近几年,格兰仕共享全产业链资源,推动家电与农业、交通、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绿色消费生态圈。
“三真”品质体系
红星将北京二锅头传统酿造工艺全面梳理,归纳总结出45道工序、102个环节、398项工艺标准,精确量化到酿造过程的每个环节。逐步建立起“真纯粮、真认证、真透明”的“三真”品质体系。
第一,聚焦口粮酒品质升级,打造“真纯粮”现代化酿造体系。建厂七十余年,红星始终坚守“纯粮固态,自酿自产”战略,建立一整套高品质高效能的现代化生产酿造体系。首创原料品种、酿造工艺、产品配方、感官品评、检测标准,“五大一致”的品质标准。不断强化自有产业链优势和品质优势。
第二,全系光瓶酒产品通过纯粮固态认证,建立“真认证”识别体系。目前,红星品牌旗下所有产品均已取得纯粮固态认证。为二锅头品类树立了“纯粮固态优级酒”的品质标杆。
第三,红星以透明工厂24小时直播体系为窗口,构建新型品质信任机制。智能化、标准化的二锅头酿造在镜头下一览无遗———装甑机器人精准而均匀将酒醅装入甑中;自动摘酒系统再现人工工匠的技艺,严谨地执行“掐头去尾取中段”摘酒流程;AGV小车灵活穿梭,自动识别路径,准确运输物料至目的地。
“两新”扩内需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力有效落实已出台的宏观政策,持续加力、靠前发力、形成合力。其中,“两新”政策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3月28日,格兰仕启动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行动,补贴品类包括微波炉、烤箱、蒸烤箱、洗碗机、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让消费者享受多重优惠。
追觅积极响应国家补贴政策,叠加国补以及追觅自身的价格优惠、配件赠送,将更实惠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促进消费提振。追觅扫地机总裁孟佳表示,追觅通过技术全包围、大胆创新和全价位段布局的产品策略,在高端化和大众化市场同时发力。“通过家族化产品布局,追觅将尖端技术应用到不同价格段的产品中;通过技术‘复利’和成本控制,推动智能清洁家电产品的大众化普及,实现尖端技术普惠”。
孟佳解释道:“当追觅研发出最新的技术时,会先将其应用于高价位段产品。技术更新后,追觅会将上一代的领先技术‘复利’到中端价位产品上,从而在高端和中端市场均保持领先。”
过去30年,莱克通过设计、品类和技术创新三个维度,不断提品质。例如成功研发首创立式无线吸尘器、发明三合一能洗地的无线吸尘器/能湿擦地板的无线吸尘器、发明了台式免安装智能净水机。这些产品实现了从高质量供给到有效需求创造的价值闭环。莱克品牌总监崔承翔表示,技术创新使莱克掌握相对合理的产品定价权,摆脱了同质化低价竞争局面,保证了莱克始终高于行业水平、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
琢精品 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风向
专家认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以消费升级为导向,以数字化为抓手,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数字理念引领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统筹推进数据驱动、资源汇聚、平台搭建和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迈上新台阶,引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3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
“数智化+柔性化”生产
莱克十年前开始推行生产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实现批量生产自动化、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柔性化,保证了生产的快速高效和敏捷交付。
在位于广东的格兰仕工业4.0基地,智能化生产线成为全球标杆:全自动化微波炉腔体生产线单线平均每6.7秒即可完成一个产品;机器人取代人工执行切割、焊接等精密工序,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封闭式电蒸炉腔体生产线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漏气难题;全球首条微波炉装配智能生产线相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超30%,日均产能突破万台。
聚焦敏捷供应链和产供销一体化,格兰仕在微波炉生产领域率先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了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且高度透明的智能生产体系,形成了“数智化+柔性化”的生产模式。这使得格兰仕既能满足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需求,又能快速响应小批量个性化订单,实现“所想即所得”的定制化交付。
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追觅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大幅减少人工依赖。同时,追觅积极应用AI技术,包括使用DeepSeek大模型,用于数据统计、流程优化、痛点解决方案生成以及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从生产到服务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追觅扫地机器人最新研发的全球首创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标志着其向家庭服务机器人进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该技术配合具身智能大模型,使得扫地机器人在完成基础地面清洁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其功能边界,能够胜任地面障碍物整理、缝隙清洁等更为复杂的任务。
2019年起,追觅科技自建并持续迭代高速数字马达生产线,现已建成全球领先的“黑灯工厂”。其生产线人员配置经历了从最初的28人,到第二条产线的18人,再到第三条产线的10人,直至第四条产线实现无人化操作的演进。供应链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追觅智能工厂,大多数生产过程都已实现自动化,原本2000名员工的团队减少到大约100人。在电动机制造的20个主要步骤中,只有3个步骤需要人工完成。工厂内有自动导引运输车,可以根据操作员设定的算法自主在工厂内移动。它通过地面上的二维码进行空间定位。
此外,工厂里的各种产品,包括电动机,也由机器人服务员调配。“通过这种方式,追觅既实现了车间内的物流流程自动化,同时也能在真实条件下,对自家的机器人服务员进行日常测试。”孟佳说。
“智”酿正宗风味
传统二锅头的酿造主要依赖于酿造技师的个人经验,如眼观、鼻闻、手摸、脚踢等,如何将人工经验转化为智能酿造,是企业需要突破的难题。
自1949年起,红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始探索白酒生产机械化,并通过建立风味数据库、酒体设计、工艺创新等措施,让依赖个人经验传授的二锅头酿酒工艺逐渐走向更为精准、可控的“智能酿造”。
红星二锅头以“数字施工”与“智慧建造”为双轮驱动,推进数智化升级,确立纵向管控、横向协同、智能互联、模板迭代四个目标,实现高效生产和精益管理。
第一,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
第二,升级IT基础设施,建成组件化、集中化、服务化的统一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模板及IT系统支撑方案,加速分公司和新建基地的整合。
第三,打造智慧工厂,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仿真、评估、优化和全生命周期追溯,优化工艺模型。
第四,通过MES等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拉动生产、质量可追溯,连接ERP、QMS、WMS等多系统,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
塑名品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背景下,出海成为实现品牌升级和扩展市场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出海已不只是产品出海,而是一个商业决策,更是一场关乎梦想与品牌荣光的远征。当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当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出海,是寻求新的增长点,是拥抱更广阔的未来,更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展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不断开拓新局面。
波司登通过设立伦敦旗舰店在海外树立起高端形象,海澜之家在东南亚市场以“新国潮”设计引起广泛关注。消费名品方阵建设通过集中资源培育消费名品,助力企业突破国际市场壁垒,加速培育中国消费品牌成长。“国内+国外”双循环制造体系、属地化运营+全球化标准……品牌出海,企业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出口和内需两个市场都出现了饱和或增长乏力。为加速品牌出海,莱克开启在海外建厂之旅。过去,莱克是中国制造、全球销售。近年来,开始在越南(2家)、泰国(2家)布局制造基地,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制造体系,减少国际贸易争端带来的不确定性。
不同于莱克的出海战略,面对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需求,格兰仕以“属地化运营+全球化标准”策略破局。在拉美,针对香料文化开发智能菜单系统;在印度,推出带热风功能的微蒸烤产品;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差异化需求,格兰仕通过“研发人员实地考察+业务人员驻扎当地”,为各地市场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一站式服务,推出更多质优价美、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深入洞察当地消费习惯,灵活实施“中国制造、全球经营”战略。
智能清洁的“全球通”
追觅制定了与全球化路径相辅相成的高端品牌策略,其全球化秘诀其实就是本地化。“相比过去用性价比策略提高市占率的打法,新一代科技企业有能力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追觅扫地机总裁孟佳表示,“全球化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产品创新,更在于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深刻理解与洞察。”
追觅通过本地“百事通”团队,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制定了“一市一样”的策略,实现产品、渠道、营销、服务的全面本地化。比如,针对欧美家庭地毯多的特点,追觅的扫地机器人配备了“抹布拆卸”功能;为了应对门槛和过门石的阻碍,追觅发明了仿生机械足越障技术;而对于宠物尿渍的清洁难题,追觅最新的T50Ultra洗地机则配备了定点除臭泡沫洗技术。
追觅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与当地主流电商平台和渠道商合作,并针对不同平台的特性,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在Facebook上,追觅注重社群维护;在YouTube上,提供专业的产品测评;在TikTok上,则通过直播与消费者互动。同时,追觅还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客服服务,并在主要市场设立售后维修点,确保消费者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
践行“三品”战略
在白酒国际化的大潮中,红星面临诸多挑战: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知度不高,就像一扇需要耐心叩开的门;高税费导致的价格劣势,仿佛难以逾越的山峰;而各国不同的法规标准,又如同充满迷雾的未知海域。红星积极布局,在品牌出海中践行“三品”战略。第一,增品种——丰富产品矩阵。红星的产品已经远销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红星加速拓展,从华人圈走向主流市场,产品也从单一的“绿瓶”升级为涵盖多个层次的产品矩阵,成为国际餐桌上的“中国名片”。第二,提品质——加强品质信任。红星依托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解析酿酒菌群,筛选出100余种功能菌株,提升酒体风味复杂度。同时,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国际互认)为产品背书。第三,创品牌——夯实品牌建设。通过传递“纯粮固态、自酿自产”的优势,做好消费者培育。以非遗技艺为文化内核,以数字化为技术引擎,构建“文化+品质+科技”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品牌矩阵。
有传统企业,有新兴企业;虽然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让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他们的故事,是中国品牌出海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品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生动写照。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勇敢地扬帆远航,穿越风浪,驶向星辰大海,开启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
抓产业升级 促消费升温
工信部积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期发布了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
工信部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着重抓好“三升”。一是供给端促进产业升级,发布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系统开展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组织举办消费名品大会,以优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
二是消费端促进市场升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推荐“人工智能+消费”典型案例,积极打造提振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有效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三是环境端促进消费升温,组织开展消费名品全国行、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吃货季”等促消费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着力营造良好市场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认可度和满意度,筑牢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