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偷偷拨弄命运的指针?(28)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9:53 1

摘要:真相往往‬比想象无趣、残酷。对于大表哥‬和‬大表嫂‬来说‬,哪是‬什么姻缘天成,无非是一个‬X成熟脑‬未‬成熟‬的‬男子‬,被‬荷尔蒙支摆;一个‬已‬有‬些‬社会‬经验,也‬‬有些‬小心机‬‬的‬女性,‬抛下诱饵‬请君入瓮‬的结果罢了‬。

真相往往‬比想象无趣、残酷。对于大表哥‬和‬大表嫂‬来说‬,哪是‬什么姻缘天成,无非是一个‬X成熟脑‬未‬成熟‬的‬男子‬,被‬荷尔蒙支摆;一个‬已‬有‬些‬社会‬经验,也‬‬有些‬小心机‬‬的‬女性,‬抛下诱饵‬请君入瓮‬的结果罢了‬。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为何对‬追溯家庭矛盾/悲剧根源孜孜以求‬?

我是父亲和母亲两边家庭同等辈分孩子中,最小的那一个,谁都能“管”我,谁都能“支摆”我。

所以,我天生比同辈份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姐们,对“关系”和自身,多一份不安和警觉,也多一份对“关系”中某些现象的思考,和对“翻身”的渴望。

我过去跟家长和亲戚们相处的时候,不会像现在这样,跳出去一个高度,去“审视”他们的性情与根源,然后审慎选择与他们/她们相处的恰当方式。

拥有这种能力后,既能护持好自己,也能保护好对方的身心感受。

换一个方式来说,就是,只有如此,方能保护好彼此的“关系”。

这可能有点抽象,但道理就是这样。

或许只有经历过,并深受其苦的人,才能领会其中滋味。

从前,我仅能基于本能的自然身份和角度,比如女儿的身份、外甥女、妹妹、表妹……等自然身份的角度,去体察对方,与他们/她们混沌共生着,也嫌弃恼恨着。

却看不透根源,厘不清责任。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苦恼至极后的某一天,突然顿悟。

从此做了“关系”和自己的主人。

下面解析:

大表哥的婚恋,猜不透的迷(2)

对于大表哥为何“要”,或者说“会”找大表嫂这样一个,使大舅大舅妈在同事亲朋面前倍感颜面扫地、人生挫败感爆棚的女人做妻子?

或者说,大表哥真的喜欢大表嫂吗?

大表哥喜欢大表嫂的什么?

他们近四十年的婚姻生活,究竟过的怎么样?

如今,大舅大舅妈和他们弟弟妹妹们,对以上的问题,都不得而知。

当然,起初,我也是莫知所以。

其实,我现在也仅是根据大舅家的家庭文化,与大表哥性情之间的关系,和大表哥在大表嫂去世后,陆续给我絮叨的他们夫妻之间相处的一些细节,做些“猜测”与“推理”。

毕竟有些事,尤其是姻缘这类事,有的人会认为,有时可能真是“天成”,非人力所能干预。

然而,你要问我真话,你要真的硬让我说真话的话,我在经过一系列“钻研”和追根究底后,整合出来的结果是:

哪有什么姻缘天成,无非是一个‬X成熟脑‬未‬成熟‬的‬男子‬,被‬荷尔蒙支摆;一个‬已‬有‬些‬社会‬经验,也‬‬有些‬小心机‬‬的‬女性,‬抛下诱饵‬请君入瓮‬的结果罢了‬。

真相,往往比想象的无趣、残酷多了。

不是吗?

大表哥17岁上大学,21岁大学毕业。

注:那个年代,小学5年,高中两年。

一个刚从题海里爬出来的21岁男孩子,他懂个啥呀!

先说说大表哥的性格:

如果分析大表哥性格及成因的话,要从大舅大舅妈家的家庭文化说起。

当然,有关这一点,没必要讲的太多——一是前文已有部分交代,二是本身也不宜展开铺排——懂得都懂。

不过好在,我这篇连载的读者,大都是已经关注我许久的老朋友,他们对我和我家这几门亲戚的“过往”和各自特点,都较为熟悉。

所以,在这里,就算我不再讲述,大舅大舅妈他们从在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为何对于子女教育那般重视,对子女个人成就要求极高的原因,老朋友们也是理解的。

大表哥是大舅大舅妈最器重最看重的孩子,但同时,大舅大舅妈对大表哥要求也最多,寄予希望也最高。

换句话来说,大表哥在他们家几个孩子中,从小挨的打最多,也最狠。

尽管他弟弟,也就是我二表哥从小挨打也多,但,挨打和挨打是不一样的。

大表哥挨的打,是他父母把他硬行“塑造”成弟弟妹妹的标杆、是需要他将来替父母照管好弟弟妹妹的“打”。

二表哥挨的打,是大舅大舅妈为了预防这个成长在比较好的年代的小儿子,成为纨绔子弟的“打”。

轻重不一样,严肃程度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

对性格的影响就不一样。

大表哥的性格底色,是很压抑的,同时他也不是个有魄力的男人。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ri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注:这首诗第二段第二行的“ri ”,是汉字“日”的拼音——在我输入“我ri ”这两个字的时候,系统一直提醒我不能使用不文明用语,只好把那个字,用拼音替代了,那条提示的刺眼红线,才消失。

这首来自《诗经·小雅》的《小宛》,讲的是对家族衰败、兄弟放纵的忧虑,以及在艰难处境中的谨慎与惶恐。

全文和译文,我放在文尾,喜欢的朋友可以对照阅读,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略过。

大表哥小的时候,大舅经常念这首诗、讲这首诗的含义给他听,经常给大表哥讲,大表哥作为他们这个家长子的责任。

不但大表哥他们几兄妹,从小被他们的家长讲解诸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论语等等经史子集,我们家也是一样——经史子集是我们家饭桌上的“下饭菜”。

当然,起初是讲这些经典中的故事,在我五年级后,开始讲解原文。

但是大表哥,从他出生的排行来讲,他是被讲的最多的。

也就是说,大舅大舅妈在大表哥小的时候,赋予给他的责任,太多太重了。

据家里的大人们说,大表哥小的时候,顽皮着呢,淘气着呢,自私着呢——大表哥对父母柔顺体贴的性情,对弟弟妹妹们的帮扶照顾,是被他父母“硬”“教育”出来的。

我妈和大舅妈,曾经跟我说大表哥小时候的一些事:

大表哥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替父母去粮站买米买面买油买花生米买白糖——两个表姐是女孩子,大舅大舅妈是不会让她们干这些活儿的。

大表哥小的时候,特别贪玩,有一次,他和他的小同学放学不回家,一起去钻废弃的防Kong 洞,有个小同学窒息到里面,没了。

大舅和大舅妈吓坏了。

那个时候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无非也就打,使劲儿打。

但那次的打,似乎没起什么作用。

某一天大表哥放学,又没回来。

他和他的小同学去野海里游泳了。

那个时候的野海,跟现在有人管理的海滨可不一样,贪玩却对潮汐规律没有认识的小孩子,分分钟会出危险。

那一次,急疯了的大舅大舅妈,把大表哥找回来后,把大表哥那一顿好打,用我妈的话说,就是那顿打,彻底把大表哥打服了,再也不敢跟着他的小同学们,去玩这些危险游戏了。

七十年代的某一天,下夜班的大舅,带了四块鸡蛋糕回来。

据说,这四块鸡蛋糕,是大舅积攒了许久的夜班伙食补贴,跟同事换来的。

四块鸡蛋糕。

三个孩子两个大人——那时,二表哥还没出生。

即心疼大舅妈又心疼孩子的大舅,自己一口也不舍得尝——他给早上上班的大舅妈,和比大表哥先起床梳辫子准备上学的大表姐二表姐,一人分了一块蛋糕。

给还没有起床的大表哥也留了一块,放在桌子上的盘子里。

大舅妈舍不吃那块蛋糕,硬要留给刚下夜班的大舅吃。

大表哥起床穿好衣服,走到饭桌跟前,看到那两块蛋糕,突然大发脾气。

他看到盘子里分给他的那块蛋糕,还有大舅妈舍不的吃,留给大舅吃,大舅也没舍得吃的那块蛋糕,以为大家都吃了好几块,却只给他剩了两块。

大表哥拿起来那两块蛋糕,怒视着他爸,用变声期少年暗哑又尖利的声音对他爸吼:

就给我留了这么点?你们都吃饱了,就给我留这么点,我不要了!

大表哥对他爸吼完那就话,把那两块蛋糕,啪一下,砸回盘子里。

被砸到盘子里的蛋糕蹦起来,掉到桌面上,又被桌面弹到地板上。

那个时候的蛋糕,多珍贵啊。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竟然这么不懂事,这么不珍惜粮食!

当年才三十多岁,正血气方刚的大舅,暴怒了。

大舅一边厉数着大儿子的自私贪心不体贴父母,和胆敢在家长跟前摔东西、竟然摔的还是食物——这么珍贵的蛋糕,一边用大舅妈量布做衣服长长的木尺子,劈头盖脸抽大表哥。

……

据大舅妈和我妈说,这类暴打的事,并不多,那个时候的孩子,还是很畏惧父母的权威的,几顿就教育过来了。但是跪着挨骂,可就多了去了。

据说,大表哥上初中之后,跟父母就配合的非常好了,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帮着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大表哥上初三后,大舅妈怀了二表哥,身体笨拙。

大表哥性情已经很柔和,跟父母说话彬彬有礼,能很用心辅导两个妹妹学习。

大表哥学习成绩特别好,高一的时候,他们年级的几个尖子生,得到通知,将被保送至本省某大学。

大舅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儿子学完所有课程,正式参加高考。

80年,大表哥一举考上某名校,为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开了个好头。

大一暑假,大表哥一回来,首要任务是辅导两个妹妹学习,和照看三岁多的弟弟,间或还要协助大舅做生意。

大表哥的智商,应该是他们家几个孩子中最高的,学什么都快——在大学里就学会了拉手风琴、吹笛子吹口琴;

1990年开始普及电脑,大表哥入门极快,不但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还负责培单位的老同事;

1994年推行无纸化办公的时候,大表哥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CAD、3D Max、Photoshop等专业制图软件。

大表哥不高不矮,戴眼镜,一米七六,跟他爸一样,长了一管高挺的鼻子,白皮肤,偏瘦,一双细长的眼睛,儒雅斯文,说话慢条斯理。

1984年大学毕业被单位点名要去的大表哥,就是意气风发和倜傥的最标准注解。

大表哥工作后,大舅给大表哥经常讲与领导相处之道,并为大表哥的前程,做了一些“努力”。

“努力”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我们的家长,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要教我们怎样跟老师同学相处,上班后,要教我们怎样跟领导同事相处。

我们的父母,还有大舅大舅妈,跟每个孩子的老师和领导,都处的挺熟。

他们经常去老师或领导那里,了解儿女的学习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帮着孩子调整。

但他们对于孩子的吃喝拉撒冷暖等小事,包括教孩子们做家务,反倒不在意。

有关这一点,是前几年大舅妈跟我说起来,她们跟二表姐的公公婆婆,在“谈判”订婚和结婚细节时,二表姐的婆婆,对大舅妈提出批评,说大舅大舅妈不够关心孩子的“生活”——他们的意思是,二表姐不会做任何家务,他们已经非常包容二表姐了。

大舅回答二表姐的婆婆:

这类事,我们做家长的,可能确实管的少了点,因为在我们的家里,指大舅大舅妈的原生家庭,这类事,是嬷嬷和丫鬟们负责的,我们作家长的,只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搞好、前程规划好就行了,我们的行为习惯里,确实缺乏对这些琐事常识的认识,因为我们并不想把我们的女儿,培养成一个厨娘。

为什么我要在讲述大表哥婚恋的章节,写了一段,大舅大舅妈与二表姐公婆“谈判”的往事细节呢?

因为,这个事情,也就是说,大舅大舅妈不太重视教导孩子们学习做家务这个问题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前文用很大的篇幅讲过,二表姐因为不会做饭做家务,也不会带孩子,有了孩子后,把孩子带的经常生病,又瘦又小,一岁三个月还不会笑。

大表姐二表姐一辈子也没有学过做饭做家务,幸好因为她们都遇到了比较勤快,和欣赏她们能力和品行的丈夫,因此对她们不会做饭做家务这一缺点,并不很在意。

只是她们不会做饭做家务,对她们自身的生活质量,还是有些影响的。

比如,她们丈夫没时间做饭的时候,她们就在单位食堂或在外面吃。

问题是,大表姐二表姐不会做家务,她们的丈夫可以包容她们。

大表哥不会做饭,他可就需要一个会做饭,有生活阅历的女人了。

大表哥在单位的青年交友舞会上,认识了早就“盯上”他许久的大表嫂……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附:1

读者朋友们的重点留言,将在下几期谈到相关问题时,插入正文并进行探讨。

[作揖]感谢各位读者的留言!

附:2

《诗经·小雅·小宛》原文: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

小小斑鸠鸣叫着,展翅高飞至云天。

我心中充满忧伤,怀念逝去的祖先。

彻夜难眠到天明,思念父母情意深。

聪明睿智的人,饮酒也能保持克制。

可那些糊涂兄弟,日日醉酒放纵。

劝诫他们谨言慎行,否则天意难佑。

田野里长满豆苗,百姓纷纷采摘。

螟蛉有幼虫,蜾蠃背负养育(比喻自己抚养兄弟的孩子)。

我要教育他们的孩子,继承祖辈的德行。

看那鶺鸰鸟,边飞边鸣叫。

我日日奔波,月月远行。

早起晚睡,不敢辱没父母之名。

青雀鸟啄食谷粒,可怜我贫病交加。

又遭诉讼缠身,抓米占卜问吉凶。

不知何时才能顺遂。

温和恭敬的人,如鸟栖高树般谨慎。

惴惴不安,如临深渊。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来源:江畔舟如月m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