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高考”来了!为深圳学子打开世界名校之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0:34 1

摘要:5月12日,AST考试深圳发布交流会在深圳福田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作为AST考试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大型推广活动,发布会以“中国国际考试·推动多元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教育界、媒体界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普高标准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新路径。

5月12日,AST考试深圳发布交流会在深圳福田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作为AST考试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大型推广活动,发布会以“中国国际考试·推动多元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教育界、媒体界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普高标准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汇聚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权威代表。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David Cardwell先生,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AST考试局理事会理事长张梧华先生以及通过AST考试成功入读剑桥大学的学子家长代表史社兵先生亲临现场。此外,华南地区知名国际教育机构代表以及主流媒体和头部教育自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

AST考试:中国标准赋能国际升学新赛道

作为拥有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自主知识产权的AST(Aptitude Scholastic Test)考试,由剑桥大学资深学科专家与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中国高考专家联合命题,是首个融合中国国家高中课程标准、高考元素及世界顶级大学选才要素的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考试运行近20年以来,已经累计选拔和输送了5000余名优秀学生,叩开世界名校之门,包括近300人进入剑桥大学。

AST问世之前,中国普高高中毕业证书未获世界普遍认可。中国高中生只有接受国外标化考试,因此中国学生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评价由海外标准化考试来衡量。

而AST考试,被很多中国考生昵称为“英文版高考”,以其“中国高中课程+中国标准国际考试”的双重属性,为普高学生开辟了“一考双申”的多元升学路径——中国学生既可通过高考申请国内大学,又可通过“英文版高考”AST成绩直通海外名校。

发布会上,张梧华强调:“AST考试不仅能让中国学生充分展现特有的学术能力,更是以民间形式使基于中国高中课程标准的国际标准化考试走向海外。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考试,让更多中国学子在正常学生中国普通高中国家课程以满足进入中国高校愿望的同时,能无缝对接并升入国际一流学府。”

多维解析AST考试价值

张梧华:AST考试差异化优势破解普高升学瓶颈

张梧华表示,AST考试以中国国家高中课标为基础,其成绩已获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等一大批世界名校认可,也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作为招生录取中国内地高中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大量真实案例展示了AST差异化优势帮助中国普高生打破传统升学瓶颈,实现“国内高考与海外申请双轨并行”。

David Cardwell:AST考试受英联邦名校青睐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David Cardwell从学术评估角度解析:“AST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能够有效筛选出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尤其在AI时代,这种能力正是顶尖学府选拔人才的核心标准。”他还透露,英联邦大学更适合用AST申请,剑桥大学早已认可AST成绩作为其本科阶段录取中国高中生的核心依据。

家长代表:从普高到剑桥的跃迁之路

活动现场,AST高分考生家长史社兵分享了亲身经历:“孩子在偶然一次机会知晓了AST,之后凭借AST成绩被剑桥大学录取。这一考试释放了孩子国内大学申请独木桥的巨大备考压力,通过针对基于同一高中课标的高考备考和AST备考,相互相成、互助互补开展复习迎考,让普通家庭看到了通过AST带来的中国教育在国际化视野下的教育公平与基于同一课程体系下孩子国内国际多元化发展的现实可操作性。”

他提到,多国联申背景下,提前用AST规划,在高考前就拿到了海外名校的offer,回头可继续高考并获得中国大学的offer,给了孩子极大的信心和家长的安心。

圆桌论坛:聚焦国内外教育衔接

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就“AST如何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接轨世界”展开深度讨论:张梧华提出,AST通过对接中国课程与基于中国课标的国际标化考试,为中国学生构建了“双向通道”;更将为海外众多国家高中生提供通过AST考试同步申请欧美大学和中国大学的多元选择。David Cardwell透露:“AST考生的学术表现让我们看到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优势,这种评价方式正在重塑国际人才选拔的中国坐标”;家长代表则建议家庭提早规划,善用AST的灵活性拓宽升学选择。

AST考试局入驻大湾区:华南区办事处落地深圳

据介绍,AST考试局深圳办公室作为AST考试局在华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深度拓展,这一举措将大幅提升区域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助力更多学子以“中国标准”叩响世界名校之门。

未来,AST考试局将继续不懈的以民间形式推动基于中国教育标准的国际标准化考试在全球认可,以及基于AST标化考试的中国国际课程的海外推广,从而为海内外学子提供更高效、更多元的中外升学选择。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来源:深圳大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