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教育领域的变革已势在必行。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率先发力,于2025年4月成立博雅智能学院(SAI),一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博雅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教育实践正式拉开帷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教育领域的变革已势在必行。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率先发力,于2025年4月成立博雅智能学院(SAI),一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博雅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教育实践正式拉开帷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25年4月,北师港浸大(BNBU)博雅智能学院正式成立(摄影:何秋蓓)
向新而生:博雅智能学院的创新理念与培养模式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以希腊德尔斐神庙箴言“认识你自己”为引,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他强调,在信息检索便捷的时代,大学教育必须回归初心,聚焦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生命智慧的完整人格。基于这样的思考,博雅智能学院秉持“全人教育、创新实践、全球视野、科技向善”的核心理念应运而生。
博雅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侯远坦博士介绍,学院汇聚校内顶尖学者,并面向全球招聘约20名精通AI技术且专业技能扎实的教师。学院推出的培养计划聚焦数学、商业、计算媒体、数字全球传播四个领域,充分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学生需求与社会需要。2025年秋季学期,学院将从理工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选拔120名优异新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学院打破专业限制,以学院为单位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课程,将博雅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四年学习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侯远坦博士从人机差异出发,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类独有的情感与原创性特质,推动人工智能与人类和谐发展。他更将人工智能视为“朋友”,这一独特观点为学院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温度与深度。
成果斐然:人工智能专业首届毕业生交出亮眼答卷
在博雅智能学院即将开启全新育人篇章之时,北师港浸大理工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也迎来了首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跨学科素养,在升学、学术、竞赛等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展现出该专业强大的教育实力。
毕业生胡君朴收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析学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在本科期间,利用AI技术进行金融预测的毕业论文令人瞩目。他坦言,跨学科学习与实操训练极大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导师对科研的热情也深深鼓舞着他。他认为与AI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未来将致力于提升AI性能。
同样优秀的阳灿收获卡内基梅隆大学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本科四年里,她积极参与牛津大学暑期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她建议学弟学妹扎实学好专业课,积极参与各类项目,拓宽视野。
首届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在学术竞赛、科研项目和实习中均表现卓越。他们在众多科创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并发表高质量论文,在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实习也获得高度评价。
计算机科学系副系主任范文涛博士揭秘专业特色,其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化教学模式功不可没。专业与多学科领域合作,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讲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让学生具备多元视角。在就业方面,该专业学生凭借核心技术掌握、跨学科知识储备和强大实践能力,拥有独特竞争力。范文涛博士将AI视为“合作伙伴”,并对未来的深度协作充满信心,也为毕业生们提出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建议 。
文|何叶舟 宋可嘉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