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云南大理宾川县的白族姑娘晏林英,过去几年一直在快手直播间里带货家乡当地特产紫皮独头蒜,在2023年公司整体近亿元的销售额里,有70%的业绩是电商贡献的。
文 | 阑夕
来自云南大理宾川县的白族姑娘晏林英,过去几年一直在快手直播间里带货家乡当地特产紫皮独头蒜,在2023年公司整体近亿元的销售额里,有70%的业绩是电商贡献的。
晏林英成为快手主播之前,宾川县盛产的紫皮独头蒜销量长期处于承压状态,要知道单是宾川县下属一个小镇,一年的紫皮独头蒜的种植面积就有万亩左右,产值更是高达上亿,这些数字,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宾川县当地成千上万人口的生计。
类似的场景,在过去直播电商风驰电掣的十年里并不罕见。根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以下称《报告》),直播电商在2024年6月的用户规模达到了近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
而作为电商领域毫无争议的主流形态,直播电商最出色的贡献,就建立在这种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上:用人人皆可拍视频、开直播的低门槛,将形形色色的商品供给与数以亿计的消费人口连接起来,由此成就了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里的增长叙事。
只是在这个过程里,变化也始终如影随形。
过去的2024对直播电商而言是个「大年」,这里的大,指的不仅是规模增长仍然保持强劲,还有相较于以往的结构性变化,比如新线市场的直播电商高价值用户迅速崛起,察觉到风向的大厂们纷纷掉头,想要从这片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中汲取增量。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的《报告》里同样揭示了这一趋势,相较于以往一线城市的消费主力军,「新线市场有着更低的生活成本、家庭负债率以及更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所以它迸发出了空前的消费力,成为电商新增量的势头愈发明显。
考虑到拼多多就是在类似的背景里悄然生长成巨头的,在消费风向变化的敏感度上,恐怕如今任何一家有电商业务的大厂,都不敢掉以轻心。
但察觉机遇和抓住机遇终究是两码事,经历多年发展,直播电商庞大的基数背后,是整个产业对供需两端连接效率日复一日的极致重构。
换句话说,新线消费群体摆在这,对供给侧的万千商家来说,如何利用直播电商经济有效地触达这些数字化消费者,才是待解的难题。
在这份报告里被多次提到的快手,很可能已经先人一步占领了品牌经营的高地。
· · ·
荣耀是去年与快手达成深度合作的品牌之一,在年货节期间加入快手的爆品计划后,荣耀V Purse折叠屏手机日销GMV环比提升了2750%,同比提升同样高达500%。
这起成功的合作案例,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比如在品牌与快手沟通的过程中,除了双方在价格上最大限度做设计——品牌让利+平台补贴——打造了全网最低价的爆品心智之外,快手在达人与用户之间的精准建联也功不可没。
作为野蛮生长的物种,直播电商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遵循着流量至上的原则,平台由此建立的营销模型也十分简单粗暴,用涌进达人直播间的流量与转化率相乘,得出来的结果便是最终的销量。
且不说这种漏斗式思维的合理性如何,单是追求「大力出奇迹」的广撒网式营销,品牌对在直播间下单的消费者近乎是一无所知的,而想要厘清消费决策做出调整,更成了一种奢望。
直播电商过去几年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营销核心主体从「流量」变成了「人」,区别在于,前者随时可能会流走,也难以在消费侧建立起用户对品牌的深度心智,而后者则是可以长线运营的确定性因素,对于品牌而言,这份确定性才是能持续带来增量的核心资产。
所以快手能在达人与用户之间精准建立联结,本质上是多年半熟人社区运营能力的延伸。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快手会在每年的财报中加入一个「互关用户对数」数据,通常来讲,用户之间是否为互相关注与财务表现完全无关,但正是这一数据每每被单独列出,更侧面证明了快手对社区感的追求上,不同于其他平台的调性。
《报告》中将信任归类为直播电商的重要生态,原因也在于此,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以及所见即所得的直播购物体验外,「为信任买单」也成为了打动用户购买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用户与达人、用户与用户之间织出的紧密关系网里,传统电商的陌生感被无形消解,即便像荣耀V Purse这样的高客单价商品,也能迅速渗透进各层市场成为爆款。
这倒未必是快手「老铁」与「家人」文化的未雨绸缪,只是它恰好踩中了消费力的迁移节点,在直播电商涨退变换的潮汐里,新线市场从幕后走到台前,快手也迎来了自己的主场作战。
或者说,快手对老铁基本盘视若瑰宝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不曾变过,否则也难以解释短视频、直播的时代走过了几轮,唯独快手对普惠的价值拥有最深的体会。
· · ·
另一个十分鲜活的例子是,来自河北的小商家叶健龙,同样受邀出席了5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召开的「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分享他在传统电商创业遭遇瓶颈时,是如何用内容+直播打开新局面的。
保定满城是全国核心的纸品产业带之一,早年间的叶健龙同很多当地造纸工厂一样开始在电商平台创业,但陷入滞销困局后始终未见起色。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健龙测试纸巾韧性的短视频在快手意外走红,不少用户纷纷私信询价,于是他顺势创建了账号「小叶子」开始传统纸业+数字化的尝试。
如今,小叶子成功将新兴纸品品牌从河北卖到全国,快手直播间的复购率高达50%,这番景象,在传统电商领域是断难见到的。
来自浙江的江山门业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响应浙江省直播电商的重点发展规划后,江山门业通过「车间直播+工匠主播」模式获取了超30亿元的线上订单。
江山门业的直播间镜头前,没有喋喋不休的讲解,没有马上断货的催促,只有工匠们在认真打磨经手的每一件产品,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里,拼出了独一份的工匠精神。
直播电商已然成为了促进产业带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之一,这些曾经难以被注意到的商品品类,正在直播间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看见。
更重要的是,产业带直播模式的兴起,直接打通了消费者与源头工厂的连接,在中国言必称性价比的消费观念里,这种连接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刚需,一边是省去中间渠道天然低价,另一边则是乐于让利的订单激增。
浙江并非唯一一个将直播电商划重点的省份,《报告》显示,自2024年开始,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等多地都在密集出台政策扶持直播电商,其中以服装产业集群为核心、2024全年直播电商零售额达到5171亿元的广州更是提出要打造「直播电商之都」,卡位意图十分明显。
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亟需提振消费需求的环境中,直播电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比如去年10-12月的换新国补上线后,单是快手一家的电商数据显示,2000元以上家电销售额上涨68%,单均价提升29%。
这不仅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向上渗透,还是移动互联网由虚向实的典型现象,经由政策红利激活区域经济的路径,巨量的岗位需求也被释放出来。
比如很多快手用户不会感到陌生、从服装档口商家转型为主播的芈姐,GMV超20倍的增长背后,也带动了上下游超千人的就业,于是才会有政府乐于搭台、快手加速赋能、商家努力唱戏的画面。
· · ·
更不用提,快手在AI布局上不仅完整,还有独一档的务实性。
从可灵保持在第一梯队的视频生成能力,到去年上线的UAX(自动投放)客户渗透率高达40%,再到快手研发的「女娲数字人」已经开始实现因人而异的情感化直播,每一个AI领域的动作,都旨在让7亿老铁能无差别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还是那句拗口却极具颠覆性的设想:在快手用AI做生意,可以根本不用懂怎么用AI。
这又让我想起了斯坦福大学前不久发布的那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相比「源生地」美国对AI发展只有35%的公众持有乐观态度,中国的这个数字是78%。
如此体量的差别,也代表着过去数十年,技术带来的红利每时每刻都嵌入到了生活每一个角落里,直播电商如此,AI也不例外。
不负众望的快手,当然也再次证明了务实的价值,那就是增长未必是多宏大的叙事,它也可以藏在直播电商的每一个方寸之间。
来源:阑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