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核心区,遵义市播州区立足资源禀赋,以“藏粮于技”为核心,聚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通过政策赋能、科技驱动与模式创新,绘就了一幅“铁牛”闹春耕、“智慧”助振兴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作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核心区,遵义市播州区立足资源禀赋,以“藏粮于技”为核心,聚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通过政策赋能、科技驱动与模式创新,绘就了一幅“铁牛”闹春耕、“智慧”助振兴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时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播州区各地抢抓农时,大力推进机械化播种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以农业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在马蹄镇长远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2+3”模式下的机械化播种一体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翻地、播种、施肥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亩地1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播种。
“这次播种的面积是600多亩,采用机械化的方式,20多天播完,1天能播30至40亩。”播州区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操作手赵文良说。
所谓“2+3”种植模式,就是在土地上每栽种三行玉米就套种两行大豆,这样每亩不仅可以栽种4000多株玉米,还可以收获80公斤左右的大豆,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机械化播种不仅减轻了劳动力,还减少了成本,原来1亩土地最少要五六个人才能完成,现在1亩地几分钟就可以播种完成。”长远村村民邓学明说。
机械化播种不仅速度快,而且播种深度和间距均匀一致,为玉米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提供了良好条件,大大提升了玉米的出苗率和成活率,截至目前,播州区已完成玉米机械化播种6000亩。
“下一步,我们将增加农机装备,提高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能力,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播州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石磊说。
近年来,播州区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同时,还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耕作,发挥农业规模生产示范带动作用,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群众收入增长,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台由播州区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自主研发设计的智能四驱微耕机,不仅小巧灵活,而且操作简单,全程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就可以完成土地翻耕。“我们根据贵州的土质还有地形,研发了智能四驱微耕机,微耕机通过遥控板就能进行转弯、前进、后退操作,动力也比较大,原来每天每台机器只能旋耕5至7亩地,现在这款机器可以达到11亩左右,人也不用下田,直接在田坎上就可以操作。”播州区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杨帮俊说。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的革新,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近年来,播州区着力在制种、农技推广、农机装备等方面下功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同时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农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支持创建、培育壮大以服务粮油为主、特色优势产业为辅的区级农机服务组织26家。2024年,该区实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59%。今年以来,该区共完成机耕面积53.25万亩、机播面积5.05万亩、投入农机具数量1.02万台套。
来源:遵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