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衢州的安全工程师文达,刚刚接到一份来自湖州的新offer。欣喜之余,就是烦恼。两城相隔三百多公里,跨城搬家是首要问题。最先考虑的肯定是花费。
“下沉市场人群对AI的认知非常有限,现实中还存在AI无用论的质疑情绪,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巨大。”
撰文|路雨晴
编辑|翟文婷
衢州的安全工程师文达,刚刚接到一份来自湖州的新offer。欣喜之余,就是烦恼。两城相隔三百多公里,跨城搬家是首要问题。最先考虑的肯定是花费。
在文达的过往经验中,德邦或邮政物流寄重货比较实惠。刷着手机,念头一闪,也许可以问问AI有没有好建议?
问题输入DeepSeek,果然有了新的解决思路,给出了不同的搬家平台及方案。自春节DeepSeek风靡之后,文达就时不时会用这个AI软件。在考虑运费、服务质量和用户口碑等因素后,他最终选择了DeepSeek给出的一个方案。
周六下午,文达把行李交给物流公司,第二天坐高铁抵达湖州,行李和他几乎在同一时间落地。
那一刻,他有些恍惚,AI真的已经在深刻影响我们的现实世界,而且是衢州、湖州这样的小城市。
文达不是孤例。生活在低线城市或县域的普通人,用AI改作业,创作音乐,自我治愈,学习农业知识,甚至跃跃欲试「DeepSeek炒股靠谱吗?」
AI煽动翅膀产生的蝴蝶效应,身处其中的人们或许来不及认识,就被裹挟其中。
一、AI蝴蝶效应在下沉市场
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用AI解决问题或需求的意识。
34岁的郭凯,在山西省长治市经营一家名为旸谷文化的设计类公司,日常业务包括平面设计、室内景观、空间设计、视频制作等。DeepSeek爆火以后,他开始认真思考AI如何与设计业务深度融合。最早交出的一份作业是,他用AI为长治创作了一首城市主题宣传歌曲。
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音律,周围也极少有人谈论AI,郭凯告诉新莓daybreak,他还是坚持把想法落地,「希望借助新技术彰显公司品牌形象,并为家乡的发展助力」。
《早安长治》就是这么来的,可能传播范围不够广,影响力有限,甚至有点自娱自乐的成分在里面,却是山西一座小城试图跟前沿科技保持同频的小小切面。
洛阳一所教育机构的高中物理老师小叶,给自己找了名免费AI助理。
他跟新莓daybreak讲述自己的工作日常:公司今年招生规模扩大,他独自负责五十多名学生,写教案、出模拟题、给学生做试卷分析,还要答疑,繁重的工作令他时常感到难以喘息。
一次抱着尝试的想法,小叶把学生的试卷做成PDF,上传到腾讯元宝,分析错题,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令他意外的是,元宝的输出有一定的价值,能减轻他的工作量。
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叶发现,除了做试卷分析,元宝还能生成高中物理模拟题,准确度不差。
继而他开始摸索出一套办法:用DeepSeek写教学大纲,再到Kimi中生成PPT,效果更好。稍加修改完善,就能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目前小叶所在的团队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师,都在用AI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过每个人的需求存在差异,应用习惯也不相同。
除了将AI视作生产力提效工具,低线城市的年轻人,甚至开始用AI进行自我疗愈。
今年26岁的筱玥,本科一毕业就回到老家枣庄工作。当她遭遇工作和感情双重困境时,陷入情绪黑洞。
她曾鼓起勇气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却总是得到「想多了」、「心思重」的反馈。这种不被他人理解的挫败感,又加重了她的心理压力。她想到求助心理咨询师,却被高昂的咨询费用劝退。
偶然间,她看到小红书上有人在用DeepSeek、豆包等AI应用做心理咨询。小红书关于AI情感陪伴和心理咨询相关的笔记,目前已经超过十万篇。免费又好用的评价,驱使她也下载了这些软件。
输入网友分享的开场指令,激活AI的「心理医生」人格后,筱玥第一次把自己的困惑和情绪,完完全全地释放出来,睡前花半小时和AI聊天成为常态。
她告诉新莓daybreak,「AI真的比周围所有人都能共情我,不会嫌弃我的泪水,更不会觉得我话多不耐烦。」一段时间后,她甚至感到自己内心的秩序在一点点恢复。
这些被我们捕捉到的个例,正在汇聚成为低线城市一股新的科技风潮。
二、从一线到低线
2022年底,ChatGPT诞生后在全球爆火,生成式AI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此后,国内AI原生应用,以及现有APP嫁接AI功能的服务,不断面向用户。其中DeepSeek、豆包、元宝、Kimi、文小言等用户规模排在前列。
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AI应用月均下载用户数排名前三为DeepSeek、豆包和元宝,数字分别为8111.3万、2723.8万和1343.3万;这三个应用相对应的月活规模则为18702.1万、9980.5万和2358.3万。
这些产品,除元宝针对下沉市场做过投放,大部分产品在用户增长过程中都没有针对地域做推广策略。
那么低线城市的用户最开始是怎么接触AI的?
新莓daybreak在对有限用户的调研中发现,低线城市用户主要被朋友推荐和受到产品广告影响,听说或使用DeepSeek、豆包和元宝等应用。
衡阳一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学生文文告诉新莓daybreak,她在同学的推荐下开始用豆包,识别花草,询问日常问题。「比如某一句文言文的出处和作者,或者身体某方面不舒服可能是什么原因。」
而元宝的用户,都是通过广告渠道熟悉的。
DeepSeek最火的时候,生活在洛阳的小叶在朋友圈刷到元宝的「九宫格」广告,然后下载了应用,现在是使用AI的首选。
不只小叶,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元宝的投放攻势。从各类腾讯系产品、多款外部APP,以及微信搜索等渠道,频频看到元宝广告的身影。
AppGrowing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为元宝投入14亿元广告费用,与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的1.1亿元广告费相比,增长了超过十倍。
另外,腾讯还启动「元宝下乡」的系列策划,最吸睛的莫过于农村刷墙。今年4 月份,腾讯还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推出「给乡亲们的第一堂 AI 工具课」,利用此前「村级服务平台」,希望帮助村民学习运用小程序中AI智能体「小耕」和元宝等AI工具。
腾讯相关团队工作人员告诉新莓daybreak,「刷墙这个动作只是为了丰富腾讯元宝的使用场景,在更多圈层建立对于AI工具的认知。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做推广,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用户赶上这波AI工具的浪潮,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狂砸流量的结果是,3月初元宝曾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量位居第一,目前的下载量和月活跃用户数在国内AI应用中排名第三。
而去年还是投放大户的字节跳动和月之暗面,却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削减了对于豆包和Kimi的投放。根据AppGrowing数据,从金额上看,相比腾讯的14亿元,这两家公司分别只有1.38亿元和1.5亿元。
三、AI下沉任重道远
AI 这股风潮所到之处都掀起波澜,但是在下沉市场的影响还非常有限。
已推出十余天,城市主题宣传曲《早安长治》未能在长治引发传播热潮,市场反馈略显平淡。郭凯自己也觉得歌曲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部分歌词语句连贯性欠佳、逻辑衔接不畅,并不能充分实现预期的情感传递。因为使用了国外AI制作工具,外网数据的问题,也导致发音精准度不足。
身为老师的小叶感触更深,AI分析试卷的精准度无法与人相比,会把一些题目和知识点分析错。如果选用它生成的答案,就必须做大量修改工作,同样消耗时间。「所以精力充沛的时候,更多还是自己动手。」
这其实也源于他隐蔽的心理负担,如果AI生成的错误答案不慎被学生或家长看到,会产生对他教学水平的质疑和不满。「我希望AI为我赋能,而不是给我带来麻烦。」
而那些所谓深入到田间地头的AI工具,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更大。
比如此前有报道称,农民利用AI卖水果:基于AI识别果子成熟度,生成产品直播话术,推荐购买的用户群体等。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实际操作中AI频频出现错误,也未能精准推荐用户群体,导致各种「翻车」,反而影响了原本正常的水果售卖。
相比AI解决问题不够理想的问题,现实中还存在AI无用论的质疑情绪。
虽然很多年轻人认为,AI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缓解焦虑,甚至比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有用,但反对声音不在少数。在文达和小叶眼里,只有无聊的人才会用AI做此类事情,他们更倾向于采用锻炼身体、看视频和浏览社交媒体的方式,排遣情绪。
当然,更重要的是,低线城市或者下沉市场用户对AI的认知还非常有限。相当比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都未使用过AI。
在新莓daybreak的访谈调研中,超七成用户从未听说过AI应用产品,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在抖音刷到过豆包的广告或听过推荐,但实际都未下载使用。
即便当前使用过AI应用的人群,也更多地局限于豆包、元宝这些对话类产品,对于更专业的AI绘画、AI视频,或者AI办公类应用,几乎没有涉及。
在科技创新者或极客眼中,AI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一种技术平权的使命,把那些不利于人类健康、重复、枯燥类的工作交给AI,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或者从事更高质量的创新事业。
真实情况是,这些于现实世界的很大部分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关系。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文达、小叶、筱玥、文文均为化名。)
来源:新莓day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