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以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核心的免疫联合疗法彻底颠覆了传统治疗格局。针对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OS)相较传统化疗显著延长,部分患者可以实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CameL-sq研究5年随访揭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使近 1/3 NSCLC患者实现长生存。
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以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核心的免疫联合疗法彻底颠覆了传统治疗格局。针对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OS)相较传统化疗显著延长,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3月28日,备受关注的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顺利召开。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对比安慰剂和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鳞状NSCLC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CameL-sq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正式公布,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5年OS率达27.8%(vs 12.5%),死亡风险降低43%[1]。值此契机,医学界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娅教授深度解读CameL-sq研究最新随访结果,从研究设计、疗效机制及临床转化等维度,系统剖析该方案如何突破晚期鳞状NSCLC传统治疗困境,并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医学界:此次ELCC会上,CameL-sq研究5年随访数据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5年OS率达27.8%,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您认为这一数据对临床实践有何颠覆性意义?长期随访结果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对晚期鳞状NSCLC免疫治疗价值的认知?
周建娅 教授
CameL-sq研究公布的5年OS率达27.8%,较对照组(12.5%)提升超过两倍,这一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重塑了晚期鳞癌的生存预期。在传统化疗时代,晚期鳞状NSCLC的5年OS率不足5%,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将长期生存率提升至近30%。值得注意的是,完成2年固定周期治疗患者的5年OS率高达84%,证实免疫系统具备持续清除残余肿瘤细胞的能力。其次,这一数据验证了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OS曲线在3年后进入平台期,提示免疫治疗一旦起效,可能通过克隆扩增形成长效记忆,实现“功能性治愈”。最后,它提示了尽早使用免疫治疗的重要性。动态ctDNA监测显示,免疫联合化疗组治疗两周期后ctDNA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免疫介入可有效抑制高突变负荷亚克隆进化,延缓耐药发生。此外,对照组交叉用药后5年OS率显著低于试验组,证明一线免疫治疗的早期介入是长生存获益的核心前提。未来将探索最佳治疗周期以最大化生存获益。
医学界:亚组分析显示,完成2年免疫治疗的患者5年OS率高达84%,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超5年。这类“长生存”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如PD-L1表达、肿瘤突变谱)对个体化治疗策略有何提示?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潜在获益人群?
周建娅 教授
CameL-sq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完成2年固定周期免疫治疗的患者5年OS率高达84%,中位DoR超过5年。这类“长生存”患者的生物学特征能够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重要启示。首先,长生存患者中PD-L1高表达比例显著高于非长生存组,表明PD-L1不仅是预测标志物,更是免疫应答强度的直接体现。卡瑞利珠单抗作为 PD-1 抑制剂,通过阻断 PD-1/PD-L1(及 PD-1/PD-L2)通路,对于PD-L1高表达人群中显示出更显著的疗效获益。其次,长生存患者往往具有肿瘤基因组低异质性,克隆性新抗原可诱导系统性免疫应答,减少亚克隆逃逸。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能通过化疗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因此,即使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也可能从中获益。
基于这些生物学特征,未来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优化方向可能包括:一是构建联合标志物预测模型,整合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及炎症相关基因标签(如IFN-γ信号通路)等以构建新型预测评分系统;二是探索治疗降阶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治疗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卡瑞利珠单抗可能更高效地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为PD-L1低表达患者提供额外获益,同样值得进一步研究;三是实施动态免疫监控,通过多时间点动态监测(如每3个月一次),可提前6-12个月预测复发风险,为治疗调整提供窗口期。
总之,长生存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揭示了免疫治疗从“粗放式应用”向“精准化分层”转变的必要性。未来,需通过多组学动态监测、治疗强度精准调控及联合策略创新,将“长生存”从亚组现象转化为可预测、可干预的临床结局,最终实现晚期肿瘤“治愈”目标。
医学界:基于CameL-sq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中国晚期鳞状NSCLC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相较于传统化疗或进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方案在生存获益、安全性及药物可及性方面具备哪些独特优势?未来是否可能进一步改写国内外指南?
周建娅 教授
基于CameL-sq研究的亮眼数据,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鳞状NSCLC治疗中展现出多项核心优势,其循证证据强度及临床价值已具备进一步改变国内外临床实践的潜力。
首先,该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了5年OS率。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达27.4个月,较单纯化疗组(15.5个月)显著延长,5年OS率达27.8%。其次,该方案实现了深度缓解与持久应答,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 64.8%[2],意味着接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尤其是完成2年固定周期治疗的患者5年OS率高达84.3%,印证了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在安全性及治疗经济学方面,卡瑞利珠单抗也展现出显著优势。CameL-sq 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整体不良反应可控,在长期随访期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卡瑞利珠单抗年治疗费用显著下降,且医保适应症覆盖晚期鳞状及非鳞状NSCLC全人群,显著提升了治疗可及性。
在指南改写及临床实践变革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展现出显著的潜力。目前国内2025版《CSCO NSCLC诊疗指南》已在IV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化疗III期研究生存数据汇总表格中更新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两项III期临床研究的5年OS率数据,其优势包括针对中国人群的高级别证据以及PD-L1全人群获益特性。在国际上,CameL-sq研究的5年OS率数据同样为国外指南中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提供了更多关键循证医学证据。
综上所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不仅在晚期鳞状NSCLC中刷新了五年OS率的亮眼成绩,更以高循证等级、优效经济学特征,为全球指南修订提供了“中国方案”参考。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肿瘤创新药物正在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型之路上越走越远。
医学界:近十年,NSCLC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发展迅猛。CameL及CameL-sq研究已经揭示了免疫治疗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的长生存潜力。未来,在免疫联合治疗(如双免、联合抗血管靶向)、耐药机制破解或新型生物标志物开发方面,哪些方向可能成为下一个突破点?中国学者应如何更好地引领这一领域的全球创新?
周建娅 教授
在肿瘤治疗领域,联合治疗策略的突破性探索与耐药机制的生物学新认知正在推动精准医疗的革新。通过深化双免甚至多免疫检查点协同机制、探索免疫治疗与ADC药物的“精准增效”模式以及创新时序性联合治疗策略等探索,可能显著提升抗肿瘤疗效。同时,对耐药机制的研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与表观遗传调控的交互作用,以及克隆进化驱动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及其与肿瘤细胞的交互作用,在耐药发生中也发挥关键作用。此外,新型生物标志物预测体系的构建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多组学整合预测模型的开发和动态监测技术的临床转化,为治疗方案优化与疗效预测提供了更精准的评估工具,形成了从联合治疗创新到耐药机制解析,再到个体化诊疗的完整研究闭环。
其中,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首先,中国学者能够立足本土资源优势,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中国每年新发NSCLC病例众多,拥有全球最大的临床队列资源。CameL系列研究从方案设计到指南改写全程本土主导,成为国内多中心研究的标杆。其次,中国学者正在逐步主导国际标准制定,输出“中国方案”,为全球肿瘤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最后,国家政策正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整合学术研究、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中国学者正在NSCLC治疗领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专家简介
周建娅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核查专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参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
Zhou C, et al. Camr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Cam-chemo) as first-line (1L) therapy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sqNSCLC): 5y update from the phase 3 CameL-sq trial.2025 ELCC. 12P.精彩资讯等你来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更多医疗资讯,点击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