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溺水谁之过?别让学校和老师成‘背锅侠’!家长社会需共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9:34 1

摘要:暑假本是孩子的欢乐时光,但每年因溺水消逝的幼小生命,总让无数家庭陷入深渊。悲剧发生后,舆论场上常掀起一场“问责风暴”——学校是否做了安全教育?老师是否巡了河?

夏日戏水隐患藏,稚子安危牵四方。

莫将责任单肩扛,家校共筑防护墙。

暑假本是孩子的欢乐时光,但每年因溺水消逝的幼小生命,总让无数家庭陷入深渊。悲剧发生后,舆论场上常掀起一场“问责风暴”——学校是否做了安全教育?老师是否巡了河?

教案是否齐全?这些追问看似合理,实则将防溺水变成了一场针对教育的“道德围剿”。当全社会都在质问学校时,谁又看到了家长缺席的监护、社会缺失的防护?

安全教育≠无限责任:学校的边界在哪里?

某地小学的防溺水主题班会记录厚达30页,从“六不准”口诀到自救演练无一遗漏;班主任每周在家长群转发警示案例,假期前甚至挨家挨户签订责任书。然而,一名学生仍在周末野泳溺亡。事后,教育局彻查学校台账,家长质问“为什么没每天打电话提醒”。

“教育能点亮知识的灯,却照不亮每一处无人看守的河滩。”

学校不是保险箱,教师更非“全能保姆”。安全教育重在培养意识,而非签订“生死状”。若将假期监护强加给学校,无异于让老师成为“云端巡河员”——鞭长莫及,徒增形式主义。

监护缺位之痛:家长岂能“隐身”?

云南某班主任曾吐槽:暑期要求家长每日报平安,5名家长连续一周“已读不回”,打电话竟被告知“在打麻将,没空看孩子”。更荒诞的是,某地家长骑车不戴头盔被交警处罚,反手投诉班主任“没教交通安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若连这道墙都坍塌,社会又如何填补漏洞?”

安全教育需要家校接力:学校播种规则,家庭浇灌习惯。若家长对防溺提醒充耳不闻,对危险水域视而不见,再完美的教案也挡不住悲剧的发生。

社会之责:别再让“警示牌”成为摆设

浙江某水库旁,“禁止游泳”的标语早已褪色,防护栏锈迹斑斑;社区承诺的“暑期安全员”迟迟未上岗,孩子们却把这里当作“冒险乐园”。反观日本,公共水域标配救生圈、报警器和巡逻员,民间组织甚至开设免费游泳课,用疏导代替围堵。

“安全不是靠追责实现的,而是靠共建守护的。”

与其事后追问“学校做了什么”,不如问问“社会还能做什么”——是完善救援设施?是开放公益泳池?还是动员志愿者织密防护网?

是学校的课堂,教会孩子敬畏自然;是家长的手掌,托起孩子远离危险;是社会的臂膀,筑起生命的安全港。

防溺水从来不是某方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全员登台的协奏曲。

当溺水事件发生时,愤怒的矛头不该刺向早已尽职的教师,更不该让教育沦为“背锅”的牺牲品。唯有家长扛起监护之责,社会补全防护之网,学校回归教育之本,才能真正守住孩子的生命安全线。

“江河无情人有情,家校社同心方可行。别让每一次追问都变成推诿,而要让每一份责任都化作守护生命的力量。”

来源:曼文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