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在日本“装嫩”,雷军黯然失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1:28 1

摘要:笑不活了,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霸总商战吗。亲自穿着猪猪侠衣服和自家二维码体验线下地推,日本人看了都震惊。京东市场部:我有一个好想法!真正的国际化,不需要高端广告,甚至都不用翻译,只需要让老板穿上猪猪侠T恤到处乱走,简直天才。这真是质疑雷军,理解雷军,超越雷军了.

1

你以为的霸总商战:花100亿做空对家,各种高端金融战术。

现实中的霸总商战:给对家发财树浇热水、捏烂对家的包装、在网上“口水战”、甚至亲自穿猪猪侠衣服......

没错,这个穿猪猪侠衣服的,就是前段时间网友说跟猪猪侠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强东。

看之前:能有多像?

看之后:一模一样。

刘强东本人也很满意,终于有人懂他了!于是便大摇大摆的穿着京东和猪猪侠联名的T恤上衣行走在日本京东街头,网友第一眼都差点没敢认。

图源:小红书网友

等到刘强东走过去后才发现,后面竟然还贴着京东的二维码。

图源:小红书网友

笑不活了,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霸总商战吗。亲自穿着猪猪侠衣服和自家二维码体验线下地推,日本人看了都震惊。京东市场部:我有一个好想法!真正的国际化,不需要高端广告,甚至都不用翻译,只需要让老板穿上猪猪侠T恤到处乱走,简直天才。这真是质疑雷军,理解雷军,超越雷军了.....网友调侃东哥这是要出道二次元了。也有不少网友惊叹,京东外卖的广告都打到日本来了,难道是要进军日本市场了?对此京东客服表示,目前京东外卖配送服务只针对国内,国外配送服务暂时没接到通知。那刘强东在日本穿猪猪侠T恤就真的验证了那句话,“梗还是要本人来玩比较好笑”。

而这件售价39元的联名T恤,也在上线两周内销量就突破2万件,成为了年轻消费者的“社畜战袍”。

2

这场“猪猪侠狂欢”,其实从起源就充满了戏剧性。前段时间,京东正式宣布进军外卖行业。然后某一天,一名网友突然发现给自己送餐的人竟然是刘强东本人,于是刘强东身穿京东外卖工服送餐的照片一时之间火爆网络。毕竟谁能想到千万身价的总裁会亲自体验送外卖呢?本以为故事到这里要开始走温情路线了,突然画风一转,有才的网友发现东哥的造型与国产动画《猪猪侠》主角一模一样,甚至连配色都一样。于是网友纷纷开始p图玩梗,那憨厚的神态简直像猪猪侠转世。

就算是亿万富豪上班也是一样的两眼无神,看起来命很苦的样子。

评论区瞬间被“求联名”刷屏,甚至有网友P图将刘强东与猪猪侠合成“外卖侠GGBond”。

随后猪猪侠官微立马下场发文“猪猪外卖,使命必达”。

图源:猪猪侠官微官方下场后更是将网友的情绪推至巅峰,网友都开始喊话京东快接住这泼天的流量!京东也不负众望,反应能力堪称教科书级别。立马官宣联名并坐实了“猪猪侠”的外卖员身份,同时推出了联名T恤等周边,也就是刘强东身上的这件,直接把全民玩梗变成了自家生意。

图源:京东当友商还在砸钱营销的时候,京东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用户自传播。而这件T恤的购买者既是消费者又是行走的广告载体,这种“裂变式营销”成本几乎为零。加上猪猪侠作为陪伴两代人的国民 IP,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拥有广泛粉丝基础。京东此举巧妙地将用户自发创造的网络梗转化为品牌资产,可谓完成了IP流量的完美收割。

3

在这场战役中,刘强东本人成了最大变量。从亲自送餐到日本遛弯,他不断强化“京东服务”的品牌亲民形象。加上“老板变骑手”的反差营销,比明星代言更致命。数据显示,京东外卖自上线以来,日单量在4月24日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对美团与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果说雷军用“Are You OK”的梗打开了小米市场,那刘强东就是用“猪猪侠&外卖侠”重塑了京东的形象。

当刘强东穿着39元的T恤出现在东京街头时,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京东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品牌调性,而是要像猪猪侠一样,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超级英雄”。但,尽管势头凶猛,京东外卖仍面临硬仗。大家应该也清楚,最近不管是京东美团,还是淘宝饿了么,都开始在这场商战中内卷,甚至都把重点放在了奶茶咖啡的赛道上。于是社交平台上就涌现了一大批“受害者”,拼尽全力也无法抵抗低价奶茶的诱惑,只能一天好几杯的喝。

以前大家总说哪家奶茶太贵了,希望有人能把价格打下来。现在整个奶茶界都变成了“蜜雪冰城价”,有1块钱买到的一点点、2块钱的沪上阿姨、3块钱的古茗。就是不知道大家的钱包、体重和健康还好吗?

看到这些价格真的让人很恍惚,总觉得耳朵旁边好像有画外音:“我重生了,重生到了奶茶只要1块钱的世界......”虽然很欣慰现在的茶饮回到了小时候的价格水平,但有时候也希望京东、美团、饿了么,能不能换个方向再卷卷?可以进军一下火锅披萨烧烤麻辣烫烤肉吗,真的喝不动了。最后,回看这场营销,没有天价广告费,没有明星代言,有的只是一个51岁企业家放下身段,用最笨的方法,做最实在的生意。商业的终极竞争力,从来都是对消费者有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