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政协的关心帮助,让我不出校门就联系上了家乡的好企业好岗位。”5月9日,来自山东烟台理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在和巴彦淖尔一家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后兴奋地说。
“感谢政协的关心帮助,让我不出校门就联系上了家乡的好企业好岗位。”5月9日,来自山东烟台理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在和巴彦淖尔一家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后兴奋地说。
小陈的求职经历是巴彦淖尔市政协创新“委员送岗”,让政协履职有温度、见实效的生动剪影。
深入高校举办招才引智活动。
今年4月23日,在山东烟台读大学的小陈,从网上看到巴彦淖尔市政协将在4月25日举办专场招聘会的信息。由于人在外地无法参加招聘会,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巴彦淖尔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的电话,表达了想回乡就业的愿望。
招聘会当天,小陈通过微信收到了巴彦淖尔市政协发来的15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包,这让他感到惊喜之余,让回乡就业变成了现实。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该市政协紧紧围绕中心履行职能,多措并举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助力,为就业工作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连日来,巴彦淖尔市政协联动旗县区政协先后举办“委员送岗”系列招聘活动4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涵盖现代农牧业、生物科技、电子商务、食品加工、酒店管理等。活动累计服务求职者3000余人次,收到简历65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60余人。
为群众家门口提供就业岗位。
家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小王,大学本科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0年毕业后在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去年辞职后回到家乡。通过政协专场招聘会,成功应聘巴彦淖尔市精诚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电气设计师岗位。
“很开心,通过招聘会找到满意的工作,离家近且薪酬待遇都不错,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小王说。
招聘会现场,政协委员们所在的企业,除了提供优质岗位外,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职,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有的委员化身“就业宣讲员”,向前来求职的学子发放宣传资料,耐心细致地解答工作内容、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各类问题,并向有意向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有的委员现场连线企业高管,为学生们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云端面试通道,大大提高了求职效率;有的委员参与现场直播带岗,通过线上平台向社会推介企业招聘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
“政协十分关心委员企业,提前深入了解我们的用工需求,当得知我们急需酒店管理的人才后,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校企对接,及时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巴彦淖尔市政协委员、内蒙古云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墨感慨地说,“在政协的引领下,我们要输送好岗位,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为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巴彦淖尔市政协将履职触角延伸至民生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离群众很近,委员就在身边”的履职承诺。巴彦淖尔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彦淖尔市政协将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不断深化“委员送岗”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宽就业服务渠道,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沃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促就业主题协商调研座谈会。
除了为青年人才和巴彦淖尔发展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政协积极组织开展“挖掘乡村振兴就业创业潜力,促进城乡就业创业良性互补”协商调研,探索引导城镇剩余劳动力投身高标准农田、防沙治沙、新能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助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的独具特色的就业创业新路子。“全市今年预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60万亩,总投资约40亿元,将拿出10%—15%的资金用于以工代赈。全市这类项目还很多,对就业的需求拉动很大。”巴彦淖尔市政协委员刘永生说。
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政协系统在助力稳就业、保民生系列活动中,已累计支持200余名农牧民工返乡创业,扶持经济主体80余家,吸纳就业人数800余人。(巴彦淖尔市政协供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梅刚
通讯员:陈改雁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