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历史之旅(8.2-11),读懂帝国兴衰与现代社会塑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22:36 3

摘要:这个由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演变而来的语言,随着大英帝国殖民扩张与美国全球崛起,成为 70% 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作为现代世界的重要塑造者,

英国的影响力早已渗透进人类生活每一个维度。

当我们用英语发送邮件,

出门搭乘高铁通勤,在绿茵场挥洒汗水,

甚至只是查看手机时间,

都在不自觉地触碰着英国留下的文明密码…

或许,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看似熟悉的国度。

# 语言的霸权与文明的扩张 #

莎士比亚戏剧到哈利・波特系列,英语早已超越语言工具的范畴,成为全球文化传播的载体。

这个由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演变而来的语言,随着大英帝国殖民扩张与美国全球崛起,成为 70% 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 科技革命的星火燎原 #

瓦特改良蒸汽机,让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斯蒂芬森火箭号机车重新定义了时空概念,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机开启视听新纪元。

这些改变人类命运的发明,都诞生于英国这片创新沃土。即使在当代,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依然在量子物理领域引领世界,帝国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持续推动着科技革命。

从左至右: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火箭号机车、贝尔德发明的机械电视机

# 制度文明的全球辐射 #

从《大宪章》确立的法治精神,到光荣革命奠定的君主立宪制;从议会制民主到现代政党制度英国的政治智慧为全球 167 个国家提供了制度范本。

这种制度创新不仅塑造了西方政治体系,更通过殖民体系影响了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治理模式。

# 体育精神的全球共鸣 #

现代足球规则诞生于 1863 年的伦敦,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至今保持着最古老大满贯赛事的荣耀,橄榄球世界杯的奖杯以英国橄榄球运动先驱韦伯・埃利斯命名。

这些发源于英国的体育项目,早已超越竞技范畴,成为全球共同的精神图腾。

# 殖民遗产的双重性 #

当我们翻开世界地图: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印度的维多利亚车站、加拿大的议会大厦,这些殖民时代的建筑遗产诉说着帝国的兴衰。

英国的殖民统治既带来了现代文明的火种,也留下了边界争端、种族矛盾等历史遗患,这种矛盾性构成了理解当代世界格局的重要线索。

英国殖民地版图

可以说,人类刚刚过去的300年是一部由英国主导的历史

她编织了现代世界的经纬,从制度、语言、科技到文化……如同隐形的丝线般贯穿全球文明的脉络。

然而,今天的英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脱欧后的连锁反应,暴露出一个曾傲视全球的帝国如何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挣扎。经济增速跌入低谷、社会撕裂加剧,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正在经历从规则制定者到全球棋盘边缘势力的艰难转型…

这个暑假,我们将邀请权威英国史专家同行,或许只有在这片土地上直面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读懂一个她的“过去与现在”,才能更好地书写未来。

【在历史中旅行・世界文明史系列】

英伦历史之旅第①期

2025. 8.2 — 2025. 8.11

Chapter 1

英国游学|与谁同行

赵秀荣 / 教授

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日内瓦大学外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英国史;英国近代社会史

赵教授现任人大教授、博导、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等职。2005-2006年于英国华威大学访学;2007-2008年于哈佛大学访学;2012-2016任瑞士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2017.09-2018.02在伦敦学院大学高等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相关著述较多,仅列出部分代表作。《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近现代西方相关思想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16至18世纪中叶》(参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史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西方历史文献选读——近代卷》(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年 9月);《地球的转型——自然在现代世界形成和解体中的重要性》(译著);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此次游学赵老师将全程随行,并特别为本次行程准备三场讲座

1.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2.《英国宪政确立的历程及其影响》

3.《英国脱欧的影响及启示》

Chapter 2

英国游学 / 行程亮点

1 专家课堂:英国史权威导师全程授课

特邀人大英国史研究专家赵秀荣老师全程带队授课,赵老师曾在英国长期访学旅居,将以第一视角梳理英国历史中的关键节点,并用三场分享会解读古今英国,以历史洞见当下。

2 实地寻访:探索英国千年历史与社会发展进程

以历史脉络为线索,从古罗马遗迹到中世纪教堂城堡,从近代贵族庄园到英国最美乡村,完整串联英国社会发展进程,读懂英国何以从蕞尔岛国演变成人类现代文明之源。

讲座:3场专题讲座系统梳理历史与社会背景。

考察:20+英格兰与苏格兰文化遗产、古迹、博物馆、画廊等,实地触摸历史脉搏。


3 深度思索:城堡X庄园X教堂——三大史诗地标背后的文化象征?

精选英国最具历史符号意义的三大建筑群——城堡、庄园、教堂,解读建筑细节中的权力象征,分析城堡-庄园-教堂背后所代表的军事-经济-文化三重稳定模型,窥见英国社会结构及其背后的制度与精神

从左至右:博丁安城堡、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查茨沃斯庄园

4 限定体验:专属席位感受全球顶级军乐盛典——爱丁堡皇家军乐节

来自苏格兰一年一度的限定传统体验。我们将安排【专属席位】,亲临爱丁堡城堡脚下,观赏千名风笛手、鼓手、军乐队与舞者组成的盛大阵列表演,感受《勇敢的心》般的热血风笛与战鼓交响。

5 6-16人小团,专业团队原创设计线路,舒心住宿、当地美食

英式早茶、惠灵顿牛肉、皇家奶油鸡、炸鱼排、约克郡布丁、哈吉斯、

苹果布丁……在这里尽情打开你的味蕾吧。

往期游学花絮

Chapter 3

英国游学|线路安排

报名咨询

添加获取日程安排及航班建议

如以上时间不合适,可独立定制本行程

Chapter 4

英国游学|行程主题

NO.1

何以英国

从孤悬海外蛮族割据的小岛,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英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国家制度的古今之变。

然而,英国的崛起并非偶然,是宗教改革、制度创新、经济转型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大宪章》

1215年,英格兰贵族迫使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不仅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更催生了议会制度的雏形——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王国大会,该机构要求国王在征税等事务上需获得贵族同意,这为后世的议会制度奠定了基础。

14世纪,英国的巡回法官将地方习惯法整合为全国通行的判例体系,形成独立于王权的司法传统。这种“法律至上”的理念,使得英国在后世多次变革中避免了欧洲大陆那样的的血腥冲突。伦敦塔内关押过无数政治犯,便是王权与法律博弈的缩影。

伦敦塔

16世纪,以亨利八世的《至尊法案》为起点,英国开启了宗教改革,切断了与罗马教廷的千年纽带,将教会置于王权之下,奠定了现代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石。而宗教改革更催生了国家认同的觉醒,从此英文版的《圣经》开始被传播,礼拜仪式上英文了取代拉丁文。

英国宗教改革示意图

17世纪的英国内战和查理一世的鲜血,差点把英国推入革命的深渊,但最终英国人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1688年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终结君主专制传统,确立了议会主权。次年的《权利法案》将人身保护、言论自由等原则法典化,标志着现代国家制度的诞生

如果说以上的这些变革从制度层面为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那么从17世纪开始殖民扩张和全球市场开拓,又为技术革新提供了需求和资本。接下来,便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到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推动了生产机械化,而煤铁资源的开发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示意图

19世纪中叶,英国以蒸汽机和纺织机铸就了"世界工厂"的霸权,其钢铁、煤炭与棉布产能占据全球工业总值的40%。与此同时,殖民网络与自由贸易政策如触手般延伸,铁轨、蒸汽船与电报线将整个地球串联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人类社会被纳入一个由英国主导的全新体系……

这将是一次【走进英国历史深处的游学】:

国家肖像画廊

那些油彩斑驳的面孔,从克伦威尔的铁甲到丘吉尔的雪茄,无声讲述着权力在议会中的更迭。

伦敦塔

阴森的囚室里,安妮·博林在此被斩首,伊丽莎白一世在此戴过镣铐,都是王权与法治千年博弈的见证。

多佛尔海峡的白崖

,迎接过罗马军团和诺曼征服者的战船,也曾在二战时用高射炮织成防空火网。

走进坎特伯雷大教堂背后那废弃的圣奥古斯汀修道院,聆听宗教改革对于后世的回响。

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回廊里,十六位首相的足迹与八百年的学术传统交织。

行至此处,你会突然读懂:

英国的力量不在于坚船利炮,而在于它早将暴力革命转化为议会桌上的唇枪舌剑……

左上:国家肖像画廊;右上:伦敦塔;左下:白崖;中:圣奥古斯汀修道院;右下: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

NO.2

中世纪穹顶下的文明嬗变

从封建岛国到现代文明先驱,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要追溯这一进程的文化根源,必须回望中世纪的英国。

中世纪的英国风俗画

从罗马人撤离之后,英国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其间诺曼征服,十字军东征,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的动荡,以及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带来的基督教传统变革,共同塑造了英国历史。可以说,英国的现代性正是在这些历史事件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英国的核心精神形成于中世纪。

基督教是中世纪英国社会的“核心纽带”,教会与世俗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基督教堂作为这种精神力量的具体承载,在英国社会中发挥着宗教、政治与社会的多重功能,不仅是信仰的场所,更是英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见证。这些教堂不仅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无论是早期的罗马式风格还是后来的哥特式建筑,都代表了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巅峰。所以透过教堂,我们能直观地触摸到中世纪英国的核心脉络

左:罗马式达勒姆教堂;右: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始建于1042年,最初由“忏悔者”爱德华修建,是英国王权与宗教交织的缩影。自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此加冕以来,它见证了几乎所有英国君主的登基仪式。教堂内安葬着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匠,以及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文学大家,是英国“荣誉的塔尖”。其哥特式建筑与拉丁十字形布局,融合了历代君主的扩建与装饰,展现了王权与宗教的共同意志。

坎特伯雷大教堂

而坎特伯雷大教堂则是宗教冲突与殉道精神的标志。从公元597年由罗马传教士奥古斯丁建立后,这里成为英国基督教的发源地。12世纪,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因反对亨利二世的世俗干预而在此遇害,引发全欧洲的震动。这一事件直接激化了政教矛盾,也为后来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埋下伏笔。他的墓地成为中世纪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无数朝圣者跋涉至此。如今的地下室仍保留着贝克特遇害的痕迹,彩绘玻璃仍记录着贝克特殉道场景。

温切斯特大教堂拥有欧洲最长的中世纪教堂中殿。这座诺曼式建筑曾是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首都的核心,地下墓室保存着早期撒克逊统治者的遗骸,以及19世纪发现的《温彻斯特圣经》——英国现存最完整的中世纪手抄本之一。教堂还见证了英国土地制度的转型: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后,教会资产通过账本记录的土地交易逐步转化为私有产权,这些羊皮纸档案被视作现代产权制度的前身。

左:温切斯特大教堂;右: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是英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统一性典范。其尖塔高达123米,是英国现存最高的中世纪尖塔,尖顶所采用的飞扶壁技术,也启发了19世纪火车站的钢铁骨架结构设计。教堂内保存的1215年《大宪章》原件是英国法治传统的关键物证,其中“王在法下”原则至今仍被英国最高法院引用。

这些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传承着英国社会的记忆与文化。英国史学之父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记录了早期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朝圣者的故事描绘了中世纪社会的众生相,而莎士比亚的戏剧、牛顿的科学探索,乃至现代奇幻文学如《魔戒》《哈利·波特》中对中世纪元素的运用,无不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浸润。从建筑到文学,从法律到艺术,中世纪教堂的遗产持续塑造着英国和世界的文化基因。

NO.3

城堡与庄园的千年演变

看英剧《唐顿庄园》时,我们会对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生活的庄园和府邸叹为观止。庄园阔大,从大门到主楼需要驾车,而他们的府邸更是豪华得如同宫殿。

如今的英国乡野与城市之间,依然散布着一座座历经沧桑的城堡与庄园,它们不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中世纪至近代英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成为英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军事要塞到政治中心,从贵族居所到文化瑰宝,城堡和庄园共同勾勒出英国历史的复杂图景

城堡,是在中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建筑形式。11世纪诺曼人入侵之后,把城堡这种建筑形式带到了英国。而城堡集家居与军事要塞等特点于一身,同时又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和权力的象征,逐渐成为一种中世纪英国贵族热衷的建筑。英国在中世纪建设了大量的城堡。

其中,博丁安城堡(Bodiam Castle)便是典型代表。这座14世纪建造的城堡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四面环水,方形结构与圆形塔楼的设计融合了拜占庭技术,旨在抵御法国的入侵。内部布局清晰:大门内是杂役的居所,小教堂、家臣房间、厨房与大厅依次排列,甚至拥有20个厕所,可见当时城堡内人口规模之庞大。攻防一体的设计使其成为中世纪城堡建筑的典范

16世纪,火药和火炮替代了冷兵器,骑士和城堡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战争也大大减少,英国社会进入富裕的黄金时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新贵族们迅速崛起,庄园成为贵族权力与艺术追求的载体。英国各地的贵族掀起了大造庄园府邸的热潮,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布莱尼宫

布莱尼姆宫便是这一转变的典型。这是英国唯一非王室所有的“宫殿”,因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而得名。1704年,马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在多瑙河畔的布莱尼姆村击败法国军队,安妮女王为此赠予土地与资金,建造了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宫殿的立面长达240米,采用科林斯柱廊与三角山花装饰,内部悬挂着提香、鲁本斯的油画真迹。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便出生在这里

《傲慢与偏见》电影中的查茨沃斯庄园场景

查茨沃斯庄园始建于1552年,是德文郡公爵家族的世袭宅邸。庄园历经数百年扩建,融合了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风格,内部收藏大量欧洲绘画、雕塑及中国瓷器。其花园以18世纪造景师兰斯洛特·布朗的设计闻名,梯级瀑布与皇帝喷泉成为园林史上的杰作。《傲慢与偏见》中的彭伯利庄园的原型就是这里,2005年电影版也在此取景。历史上,苏格兰玛丽女王曾被软禁于此,近代家族成员与肯尼迪家族的联姻也为其增添了传奇色彩。

再多的文字都道不尽这次游学的独特魅力。

来历史现场吧!聆听赵教授讲述跌宕起伏的英国史话,为你勾勒一幅气势恢宏的世界史诗画卷。

📍目的地:欧洲|英国

🚶出行时间:2025.8.2 - 8.11

🕙占位截止时间:6-16人团,额满即止

电 影

《花样年华》

《Jewels in the Jungle》

书 籍

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东方出版社,2005年;

陈哲衡:《西洋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赵秀荣:《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纪录片

影片

《城堡——不列颠的筑防历史》 (Castles: Britain's Fortified History) 2014

《诺丁山》(Notting Hill) 1999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2010

/ 联系方式 /

添加获取日程安排及航班建议

如以上时间不合适,可独立定制行程

/ end /

游学精选

高加索三国( 8.2-11):在亚欧的夹缝中,探索多元文化和壮美自然

走进古波斯的荣耀(7.14-24)|史诗级目的地,环游世界怎能少了伊朗?

和梁永安一起游学意大利(7.19-27):回望文艺复兴,探寻现代文明觉醒火种

到北陆山海风光间(6.25-7.1),体悟禅与日本美!

和陈浩武同游蒙古国(7.19-26),探访最初与最后的游牧帝国

游学英国(8.2-11)|英伦历史之旅: 帝国兴衰与现代社会塑造

与张宏杰同游新加坡、印尼(7.5-12),邂逅南洋古韵与失落的文明

来源:学人schola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