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世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眼睛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只是外表,如果能够看透这些外表,了解事物的本质,就能变得极其强大,轻松地处理各种人和事。正如电影《教父》中的那句话所说,那些能在半分钟内了解事物本质的人与那些一生都生活在幻觉中的人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世界的本质就是各种假象。
这个世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眼睛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只是外表,如果能够看透这些外表,了解事物的本质,就能变得极其强大,轻松地处理各种人和事。正如电影《教父》中的那句话所说,那些能在半分钟内了解事物本质的人与那些一生都生活在幻觉中的人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下面就来帮大家揭示世界的实情,看看下面几种描述能理解到第几层认知。在诸葛亮的"空城计"故事中可以看到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和策略。
·第一层是诸葛亮自己,尽管明知城中无人,但他仍能保持冷静,制造出城池安全的幻觉。
·第二层是司马懿,他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但他明白他们两人的命运是相连的,所以选择手下留情。
·第三层则是更深一步的心理战术。诸葛亮意识到司马懿已察觉他的计谋,但依然继续保持镇静,因为他知道司马懿不会贸然行动。
这个故事也可以这样解读:第一层是诸葛亮在进行策略性战术,第二层是司马懿察觉诸葛亮在策划,而第三层是诸葛亮意识到司马懿已看穿他的计划,但他了解司马懿不会对他采取行动。
这种心理战术的核心在于两位对手都明白他们的真正竞争不在战场上,而是在远离战场的政治角逐中,这是一种极高程度的默契和策略,展示了策略和心理战术的最高层次。
在日常事务处理中也存在三个不同的交流和认知境界。
·第一层是清楚对方在撒谎,第二层是对方也明白我们意识到他们在撒谎,而第三层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对方明白我们察觉到他们的谎言,但仍然容许对方继续撒谎。这种情况反映了一种更高水平的社会和交流技巧,即在知晓对方不诚实的情况下仍维护沟通的均衡。
这种策略不仅是在个人层面上的交流技巧,而且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当然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大家都在相互欺骗、套路,这真的合理吗?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个现象,可以引入一阴一阳为之道的概念。在社会中,存在两套秩序。
·一套是显而易见的秩序,它引领大众平稳地过好生活,减少过多的思考。
·另一套是隐秘的秩序,它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规则和相互间的默契。
隐秘秩序相对于显而易见的秩序而言是为少数人所专享,不为外界所了解的。这个秩序包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智慧和策略,这些智慧通常不会在大众中传播。我们日常在培训课堂、短视频或大众书籍中接触到的内容,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平定人心的安慰剂。而那些关于帝王术、绝学宇宙之谜、真相的深层智慧永远不会在普罗大众之间广泛传播。
当然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彼此讲述假话、空洞的话,这真的合理吗?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引入"一阴一阳为之道"的概念。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两套秩序。
·一套是显而易见的秩序,它引导大众平稳地过好生活,避开过多的思考。
·另一套是不为人知的秩序,它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规则和相互间的默契。
不为人知的秩序相对于显而易见的秩序而言是为少数人所专有,不为外界所了解的。这个秩序包含着一些深刻的知识和策略,这些知识通常不会在大众中散播。我们日常在培训课堂、短视频或大众书籍中接触到的内容,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的鼓励性话语。而那些关于帝王术、罕见知识、宇宙秘密、实际情况的深刻知识永远不会在普罗大众之间广为传播。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碰触心灵鸡汤,而真相却似乎总是远在天边?这是因为真理和真相自古以来就一直被在少数人的手中。能够意识到这两套秩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这种意识意味着理解世界不仅仅是看到的外貌,还有更深层次的构造和力量。
显而易见的秩序是那些明显表面上的规则和原则,主要以道德展开。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往往只是口头讲过和承诺,而真正的行动却稀少。相反,隐蔽的秩序则存在于表象之下,是关于实际利益的隐藏游戏规则。在这个秩序中人们更加重视实际行动而非语言上的表达,在此处才是真正的语言。所谓"洞察表象看本质"意味着要穿越显性秩序观察背后的隐性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社会上表面上的公平和正义往往只是一种幻象,而社会的实际本质可能是一种"弱肉强食"的现实。
所以有句话说"明白却保持沉默"意味着虽然你可能已经看清了隐性秩序,但最好是默默地利用这些知识而不是公然讨论,因为一旦说出口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或挑战。
表面上的秩序往往是外在的伪装规则,是大家彼此竞争的口头声明和肤浅的行为。如果你完全依赖这套秩序行动很可能会一无所获,甚至受到他人的讥讽。反过来隐蔽的秩序才是事物的真实核心,你可以直接利用这套秩序,但如果你试图公然解释或透露就会损害这两套秩序互补的结构,从而可能遭到惩罚。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有些事实是不能公开讲述的,一旦你说出来可能会迅速引起灾难,因为这会扰乱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正如佛陀所说"禁忌之言不可说"。要想精确预知事情的发展或者深刻理解一个人不能仅仅依托表面上的秩序,而必须参照隐蔽的秩序。
隐蔽的秩序的存在主要依赖于利益关系,因此这种分析方式也被称为利益分析法。所谓的利益分析就是在遇到每一件事时快速地将其拆解为不同的利益方,然后通过分析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预测其可能的行为。关键的是不要被他们表面上的善良道德言论所蒙蔽。
需要了解的是一个人的未来和运气,表面上看似由个人才能和机会决定,实际上则更多取决于他与谁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我们通常所看到的那些著名人物往往是背后利益团体操纵的"傀儡"。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能迅速识破许多之前难以解释的事情。
比如有些人口中总是挂着伦理道德,表面上看似奉献无私,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关注的是如何获得利益。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在外部展现自己内心所缺乏的东西,这种展现往往是对内心缺陷的一种弥补。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得漂亮的人,这些人往往内心隐藏的计谋更为精细,他们的真实目的和表面言论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关键的是不要轻信一个人嘴里说的话,相反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实际举动。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表面一套内心又是另一套,这种伪装的行为在社会上往往能让他们混迹更好。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诚努力工作的人常常感到受损,因为他们通常遵守的是表面上的秩序,而表面上的秩序往往只是一种口头上的规范,但在真实行为上却往往得不到实现。
同时那些直言不讳的人在社会中常常遇到障碍,这是因为他们不慎暴露了隐藏的秩序的事实。在社会相处中很多时候明智的行为是认识并适应这种表面与隐藏秩序的差异。在这两套秩序的并存下,我们常常能够明确地辨认出某些事物的伪装本质,但仍然选择忽视甚至加入其中将伪装表象延续到底。
比如在很多场合我们都深知自己和对方都在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但双方都理解这些话只是礼节,仍旧会郑重其事地进行这种表面的交流。这种行为模式形成了一种普遍认可的社会秩序,人们在其中相互交流维持着彼此的外在关系。
实际上世界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些构造出来的各种虚幻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停地遇到各种造假行为,财务、收视率、电商刷单、直播数据、粉丝量等,甚至奶茶店排队也可能是一种虚假现象。
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商业本身也是建立在各种虚假之上,公司通过广告、包装、促销活动以及电视和电影等手段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目的是为了利润增加。在这种环境中资本本质上也是一种使用假象来实现增值的手段。
索罗斯会说世界经济史是基于假象和谎言的剧集,要获得财富关键在于识别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大众意识到前退出。
来源:闲看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