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从文旅观光入局的低空场景服务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3:08 1

摘要:赵敏:蜜蜂低空创始人,曾任“一招”联合创始人&CEO、“一早”创始人&CEO,餐饮连锁企业“蓝衫客文化传播”及本地生活营销服务商“来客”创始人;擅长垂类行业服务、平台型产品架构,拥有丰富的2C营销2B服务经验。

作者 | 狄娜

责编 | Rachel

来源 | 图像低空产业观察

题图 | 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

受访者

赵敏:蜜蜂低空创始人,曾任“一招”联合创始人&CEO、“一早”创始人&CEO,餐饮连锁企业“蓝衫客文化传播”及本地生活营销服务商“来客”创始人;擅长垂类行业服务、平台型产品架构,拥有丰富的2C营销2B服务经验。

新兴蓝海,机会无限。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蓄势待发,正不断上演着跨界突围的戏码。

2024年3月,一家名为“蜜蜂低空”的企业悄然诞生。短短6个月内,这家公司签下了全国23个省、110多个5A/4A景区,覆盖1.2亿年客流量,平均季度执飞超1.2万人次,单机创造增收超百万,迅速成为低空领域综合场景服务的一匹黑马。

比耀眼成绩更令人意外的是,蜜蜂低空的创始团队并非来自航空航天或硬科技领域,而是深耕教育行业近20年的老将。“双减”风暴之后,这支团队在谷底嗅到了新机遇。“我们擅长从0到1搭建平台,从流量获客到用户生命周期管理,这种能力可以跨行业复用。”创始人赵敏坦言。

低空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飞行器,还有让飞行器产生价值的操作系统。从在线教育到低空经济,看似跨度极大,却暗藏一条清晰的商业逻辑:以运营效率撬动产业变革,用数据复用打通商业闭环。

然而,低空经济的复杂性远超想象。空域申请涉及跨省协调,机型适配需兼顾场景需求,政策红利与商业化落地之间仍有鸿沟……如何突围?蜜蜂低空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答案:以文旅入局,推出“零成本联营”模式,即景区出场地和流量,蜜蜂承担设备与运营风险,双方按票房分成。

这种轻资产打法迅速撕开了市场缺口,而真正的杀招还藏在细节里:将空域审批、机组匹配等环节模块化,实现场景落地周期从45天压缩至72小时;同时通过景区流量沉淀用户数据,为电网巡检、支线物流等B端场景埋下伏笔。

眼下,蜜蜂低空已完成天使轮融资,在低空经济的大考中成功拿到了入场券。在赵敏的构想中,文旅只是切口,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成为平台型生态服务商;它正以运营能力为支点,力争在低空经济的万亿蓝海中织就一张覆盖多场景的“数据之网”。

1

从教育到低空:一场“基因复用”的跨界实验

圆象科技:选择“蜜蜂”做企业名,背后有哪些深层含义吗?

赵敏:蜜蜂聪明勤劳,本身也意味着“链接”。同时,“蜜蜂”也是国产的第一架固定翼的超轻型飞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并制造。我们认为,“蜜蜂”代表了团队的精神和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所以选择了这个名字。

圆象科技:在低空经济尚未爆发的时间点开始布局,蜜蜂出于怎样的考虑?

赵敏: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政策红利和技术积累已形成叠加效应。我们判断,市场正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爬升期,政策推动下场景应用将迎来爆发窗口。而目前各地场景开放和培育,正好验证了我们的判断。蜜蜂的初衷是行业技术依赖数据,数据来自商业化。商业为数据提供规模基础,数据为商业提供技术变量,所以我们用运营能力填补场景空白,让飞行器从实验室走向真实需求获得商业数据。

圆象科技:以教育行业的背景进入低空领域,有何优势?曾经的百亿级流量经验,对低空应用场景有什么切实帮助吗?

赵敏:教育行业的本质是运营效率竞争。我们曾覆盖3.2亿用户,管理过5800万付费用户的生命周期,这种能力具有跨行业延展性。低空经济处于爆发前夜,政策明确但商业化落地薄弱,需要快速试错和规模运营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的长板。

在线教育教会我们如何用流量和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最小商业闭环。而低空经济缺的正是闭环。我们把在线教育“流量-转化-复购”的精细化运营方法论迁移到低空,首选流量集中的A级景区落地低空观光,进行场景需求的验证——用户行为数据帮助我们优化飞行频次、机组数量、定价策略,甚至推动上游供应链改进机型设计。同时,我们将潜在客户沉淀在私域流量实现复购等提升用户生命周期贡献。例如,我们在新疆魔鬼城会进行差异化定价,并通过运营将转化率提升至1.5%,客单价达599元,单机季度营收破百万。

圆象科技: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哪里?

赵敏:认知重构。低空行业涉及军方、民航、地方政府等多方协调,初期连“找谁审批”都可能卡住项目。但我们发现,教育行业积累的To G能力(如与公立校合作)意外成为突破口——地方政府需要新兴产业布局,景区需要二销项目,我们提供的是“风险可控的增量”。

圆象科技:您提到“与其等待技术完美,不如先让产业转起来”。这种“务实主义”的初衷是什么?

赵敏:低空长期陷入“技术焦虑”:eVTOL载重不足、续航短,导致商业化难落地。但我们发现,现有技术已能满足部分场景需求。例如北航固定翼蜜蜂飞机虽非“酷炫”的eVTOL,但其低固投、易转场特性在景区场景中效率远超行业均值——单机日执飞60架次,是传统模式的3倍。务实主义的本质是“最小可行性验证”:用成熟技术打通商业闭环,产业转起来后,资本、政策、技术自然会形成正向循环。

2

场景选择:文旅“破冰”,其他场景多点齐发

圆象科技:为何选择文旅作为低空商业化的第一站?

赵敏:文旅有三大优势:一是天然流量池,景区年客流过亿,无需额外获客;二是付费意愿强,“来都来了”的心理让游客愿意为新鲜体验买单;三是环境隔离,飞行安全更易管控。此外,景区多为国资背景,政策响应速度快,适合快速铺开场景。

圆象科技:在与景区的谈判中,有哪些意料之外的环节?

赵敏:景区谈判中我们发现,景区最关心的不是技术参数,而是低固投、划责任、保安全。为此,我们设计了“轻基建”方案:例如在内蒙古野狼谷,我们利用草皮作为临时起降点,72小时完成项目落地,最终用零投入联营分成模式打动景区。

圆象科技:从45天到72小时上线周期,您认为标准化场景运营的核心壁垒是什么?

赵敏:壁垒在于“模块化组装能力”。我们将景区观光拆解为产品设计、空域审批、设备调度、人员培训等标准化模块,快速配置组装响应需求。例如,空域审批原本需多部门协调,我们可以将审批时间从2周压缩至48小时。再如,景区运营需兼顾淡旺季,我们可以将设备调度至海南、东北等地,实现全年无休运营。团队把握政策、拓展渠道和高效运营的能力,难以短期复制。

圆象科技:“单机季度百万营收”背后是否存在侥幸,如特殊时间节点因素的加持?

赵敏:成绩的可持续性已得到验证。以重庆巫溪红池坝和河北塞罕坝为例,我们在非节假日通过运营,平日执飞架次稳定在40次/日,客单价约499元。此外,我们为景区提供“90/120天短租”模式,将飞行器根据旅游高峰期转场飞行,进一步拉升利用率。

圆象科技:使用北航固定翼有人机而非eVTOL,是主动规避技术风险还是成本考量?

赵敏:两者兼有。eVTOL尚处适航认证阶段,而北航固定翼飞机已获民航局认可,无需额外审批。成本上,固定翼单机运维成本仅为eVTOL的1/3,说服景区的关键是“安全第一、效率优先”——蜜蜂固定翼40年安全运营0事故,日执飞达60架次,且票价更低(499元 vs 1500元)。景区要的是营收,而不是炫技。

圆象科技:为什么没有选择纵深文旅,而是布局多元场景?布局已经进行到了怎样的阶段?

赵敏:文旅是现金流入口,但电力巡检、物流配送才是规模化的未来;多点齐发布局不是为了分散风险,而是通过跨场景数据互通,构建更强大的调度中台。目前,我们已对接1500家产业链企业,并启动了“低空智联”生态计划。

圆象科技:除了低空观光之外,多元场景中哪个可能率先规模化?

赵敏:应急、巡检和支线物流都在快速规模化。以电力巡检为例,传统人工巡检成本高、危险性强,而无人机巡检效率提升10倍以上。我们在山东的试点项目中,验证了电力场景需求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复制。目前已有多家省级电网公司接入我们的平台,今年有望覆盖更多区域。

圆象科技:有观点认为低空经济市场形态尚不明朗,您的观点呢?

赵敏:以文旅场景为例,我们覆盖的1.2亿年客流量中,1.5%的转化率即可支撑9亿元收入,单一这个市场需求和商业闭环已经得到验证。但我们认为这只是起点——真正的闭环在于数据复用:每次飞行积累的数据,正在训练我们自建的AI调度模型,未来可赋能电力巡检、物流配送等多个场景。目前,平台撮合交易额已突破千万级,一年内有望过亿。

3

平台野心:从“场景运营商”到“生态规则制定者”

圆象科技:蜜蜂低空如何构建平台壁垒,并发挥平台属性的最大价值?

赵敏:壁垒在于“数据+生态”。我们通过文旅场景积累的用户行为数据,训练出需求预测模型;通过电力、物流场景获取设备工况数据,优化飞行器调度算法。这些数据反哺平台,形成“越用越智能”的飞轮效应。生态上,我们引入无人机厂商、场景方、服务商,扮演“低空版滴滴”角色——平台抽佣仅5-10%,但通过提供流量、金融等增值服务,利润率可达30%以上。

圆象科技:如何看待头部飞行器厂商自建场景运营团队的可能性?蜜蜂低空的“护城河”是什么?

赵敏:厂商擅长造飞机,但缺乏场景运营基因。大疆也曾尝试自建农业植保团队,最终转向合作模式。蜜蜂的护城河是“跨界整合能力”,首先是数据:飞行器厂商需要我们的场景数据改进产品;其次是流量:我们能为厂商提供精准销售线索(如景区采购需求);最后是关系网络:政府、景区、电网等B端客户更信任中立平台而非厂商。我们认为,会形成“厂商专注技术,平台主导运营”的分工格局。

圆象科技:如果未来三年低空经济未达政策预期,蜜蜂低空有Plan B吗?

赵敏:我们的Plan B是“轻资产赋能”。即使低空应用延迟,我们仍可通过数据服务盈利——例如向厂商出售飞行器性能优化报告,或向景区提供客流分析工具。此外,团队流量能力可迁移至其他领域,如文旅直播、户外装备电商等。但我们对政策充满信心:全国已有45个城市启动低空经济规划,这不是未达预期、而是超越预期。

圆象科技:蜜蜂低空可以成为标准或规则制定者吗?如果可以的话,可能是哪些标准或规则?

赵敏:目前我们在推进一项标准:低空运营SOP:包括空域审批流程、设备维护规范、应急预案措施等,已被多个景区落地低空观光项目采纳;未来,蜜蜂低空希望牵头制定“低空经济场景成熟度评估体系”,成为多个行业公认的“场景价值标尺”。

圆象科技:您对低空行业还有哪些预判?

赵敏:需要时间沉淀,人类对它的畅想也比较受限。但低空经济的底层需求是真实的——景区需要二销、电网需要降本、物流需要提效。谁能用运营能力将需求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谁就能穿越周期。

本文图片由蜜蜂低空提供

来源:飞行邦2016

相关推荐